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发病情况某鸡场共饲养商品肉鸡 1 5万只 ,全部为外调鸡苗。新城疫 10日龄首免 ,32日龄二免。鸡群初期生长良好 ,1月龄成活率为 98 4%。二免后因气温下降 ,鸡群出现轻度呼吸困难 ,喘鸣音。采食量减少 ,精神萎顿 ,软颈 ,后出现下痢 ,排黄绿色粪便等症状 ,并陆续死亡。从 40日龄开始 ,死亡数量猛增日死亡率在 1%~ 1 5 %之间 ,用禽喘灵、红霉素治疗未见好转。2 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 10只 ,均见肌胃和腺胃交界处粘膜充血 ,腺胃乳头环状出血 ,粘膜潮红 ,肌胃粘膜皱襞充血、有出血斑 ,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 ,回肠上有枣核样突起的坏死溃疡灶 ,扁…  相似文献   
52.
河南省平顶山市某种兔场的家兔自2002年10月3日开始发生以急剧下痢、水泻、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到11月5日,共死亡肉兔213只,占肉兔总数的21.5%;死亡毛兔74只,占毛兔总数的56%;全场总计死亡家兔287只,死亡率32.6%。经系统检查,确诊为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53.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54.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不同规模养鸡场不断涌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养鸡生产实践中,由于一些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常出现鸡的中毒性疾病,给养鸡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常见中毒性疾病的诊治知识,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黄、白痢是仔猪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也是影响仔猪发育和育成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危害日趋严重 ,成为当前养猪业的一大障碍。我们选择农户饲养管理条件中等、胎次、分娩日期相近的二元杂交母猪 (与约克公猪交配 )所产的仔猪 2 0窝 (窝产仔 8~ 13头 )共 2 0 1头。根据同窝仔猪采用综合预防技术或常规预防措施 ,随机分成试验 (综合预防 )组和对照 (常规预防 )组。每组 10窝 ,组间仔猪初生个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1 技术方法1 1 试验组综合预防技术消毒 :在母猪产仔前 3d内 ,将圈舍清扫、冲洗干净。用菌毒敌 ,按 1∶2 0 0…  相似文献   
56.
应用磷酸氢钙配制饲粮引起猪氟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猪配合饲料中 ,广泛应用磷酸氢钙 (CaHPO4·2H2 O)代替骨粉来补充全价日粮中的钙磷。磷酸氢钙具有稳定性好 ,利用率高 ,价格便宜等优点。但磷酸氢钙中氟的含量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即在 10 0 0mg/kg以下 ) ,否则一旦超标会引发畜禽中毒 ,经济损失巨大。笔者发现猪饲料氟中毒1例 ,现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月在平顶山市某新建猪场的后备母 (公 )猪 164头中发现有部分后备母猪跛行 ,病猪体重为 70kg左右。主要症状表现为跛行 ,拱腰 ,最后瘫痪。 1个月后全群 70 %种猪出现轻微跛行 ,5 0头后备母猪和 4头后备公猪严重…  相似文献   
57.
选用三元杂交仔猪20窝,按综合预防、常规预防分设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综合预防技术对仔猪黄、白痢预防效果及仔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分别为15.84%和9.9%,比对照组分别下降52%和61.92%(均P<0.01);总死亡率为2.97%(P<0.05);试验组60日龄仔猪日增重227g,育成率97.03%,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5%(P<0.01)和7.81%(P<0.05);每生产1kg仔猪耗用母仔饲料2.18kg,比对照组省料13.15%,可增加利润33.86%。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2022年从该地区25家养猪场无菌采集临床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死猪肝脏、肺脏、关节渗出液等组织病料175份,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培养、形态学观察、“卫星生长”培养、生化反应和PCR鉴定等方法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应用琼脂免疫扩散法进一步进行血清分型,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175份组织病料中检测出34株副猪嗜血杆菌,检出率为19.43%;分离菌在含有NAD和犊牛血清的TSA培养基上产生针尖大小、无色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长杆状、细丝状等多形态菌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菌落出现“卫星生长”现象,且无溶血,分离培养结果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特征。经PCR扩增测序,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在97%以上;共鉴定出4型14株、5型4株、6型3株、13型8株和未定型5株,分别占41.18%、11.76%、8.82%、23.53%和14.71%;34株副猪嗜血杆菌对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链霉素、土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