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唐晓龙  廖超胜  李茂雅  李平  苟文龙 《草学》2022,(2):20-27,35
为有效利用青藏高原当地牧草资源解决冬季饲料短缺问题,对异燕麦(Helictotrichon virescens Henr.)的青贮发酵进行了研究.异燕麦在抽穗/开花期收获,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萎蔫,切碎,在小袋筒仓中抽真空,在室温(5℃~15℃)下储存60d.青贮饲料在不使用(CK)或使用本地乳酸菌(LAB)接种剂(IN...  相似文献   
62.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了16.13%,种子产量提高13.8%,比对照种子产量提高71.9%。  相似文献   
63.
高原鼠兔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是全面评价高原鼠兔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地位和角色的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格法,同步评价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家畜食物生产、水源涵养、碳固持、土壤养分物质循环和物种多样性维持等服务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接上期) 2.3 种草养牛技术 2.3.1品种选择 2.3.1.1 草种选择。牛为草食性大牲畜,食量大。适宜选择的草种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饲用玉米等一年生牧草,以及苇状羊茅、鸭茅、紫花苜蓿、皇竹草等多年生牧草。对于水源条件较好的良土良田,选用肉牛、奶牛喜食的饲用玉米、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与多花黑麦草轮作的种植模式。即9月中旬播种多花黑麦草,10月至第二年5月刈割利用,第2年4月底5月初最后1次后播种或移栽饲用玉米。  相似文献   
65.
为筛选出适用于西南地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用玉米(Zea mays)”轮作系统最佳种植组合,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饲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副因素为不同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测定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及后作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玉米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利用熵权法计算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轮作系统结果表明,前作单播燕麦(Y0),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为78 400株·hm-2(D1)时,后作玉米的总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前作组合为100%多花黑麦草+25%燕麦(M1)和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D1)组合下“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系统总饲草产量最高,可为西南地区的“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轮作系统推广可利用的组合。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采用摩擦处理、划破种皮处理、热水浸种处理、低温处理和浸泡处理5种物理方法处理武陵假俭草种子,比较了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3.30%、91.33%和68.03,分别比对照高50.71%、98.54%和86.34%;其次为划破种皮处理,该处理的发芽率可达88.67%;60℃热水浸种10min处理的发芽率为80.67%,比对照提高42.97%;-18℃处理50min和浸种处理12h也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效果(p<0.05),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8.67%和75.33%。综上所述,如需小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摩擦处理,提高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如需大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60℃热水浸种10min,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67.
为探究成都平原地区玉米(Zea mays)与拉巴豆(Dolichos lablab)间作的最佳比例及其对混合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德美亚一号'玉米分别与不同密度的'润高'拉巴豆进行间作,对适宜收获时期玉米的农艺性状以及混合饲草的鲜、干草产量和饲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混合饲草的鲜草产量增加部分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拉巴豆播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茎叶比等指标较玉米单播处理有所降低,混合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体外消化率和干鲜比等指标高于玉米单播处理.其中,52500株·hm?2玉米间作112500株·hm?2拉巴豆处理的混合饲草鲜草产量最高,为63711.86 kg·hm?2,与单播玉米处理相比净增收20081.69 CNY·hm?2,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将鲜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112500株·hm?2拉巴豆与玉米间作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83,此处理下混合饲草综合评价最佳.综合分析表明,在成都平原地区,52500株·hm?2的玉米与112500株·hm?2的拉巴豆间作处理是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的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