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4篇
  26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在不同温度(20℃,25℃,30℃,35℃,40℃,45℃),不同TTC浓度(0.1%,0.2%,0.3%,0.4%,0.5%,0.6%)下,在0~12h内测定了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35℃的温度、0.1%的TTC浓度和3h的染色时间下,可获得最佳染色效果,可作为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72.
关于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不同小麦近缘材料光合特性,以二倍体节节麦、四倍体硬粒小麦、六倍体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为材料,在生育后期测定了其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等光合相关性状,并对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CO_2浓度、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黑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比其他三个材料高,六倍体小麦在叶面积上具有明显优势;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而二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对强光的抗性较强;六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对CO_2的利用率和抗逆性都较强;八倍体小黑麦的光合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的光合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二倍体小麦的光合速率受湿度的影响较大,四倍体小麦的光合速率受湿度的影响较小,六倍体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光合速率在高湿条件下变化较小。这说明不同小麦近缘种具有不同的光合特性,是小麦进行小麦高光合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明锥栗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年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盛果期锥栗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和不同土层主要养分的含量。【结果】叶片氮、磷、钾养分的含量随物候的变化均呈显著性差异,N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幼果期达到最高,为20.53 mg·g~(-1);K含量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幼果期达到最高,为7.17 mg·g~(-1);P含量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在新梢生长期最高,为1.05 mg·g~(-1)。不同深度的土层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在物候期内呈规律性变化,在0~20 cm土层氮含量起伏波动比较大,而钾和磷含量总体变化趋于平缓。锥栗叶片养分含量与不同土层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对N、P、K的需求量较大,建议此时追施氮磷钾复合速效肥,适当增加氮、磷肥;施肥的深度应为20~40 cm之间为宜。该研究结果可为锥栗科学施肥,提高锥栗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以塔里木河下游3个典型断面(喀尔达依、阿拉干、依干不及麻)1981―2001年胡杨年轮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无生态输水工程背景下该区胡杨年轮生长变化的特征,并通过构建趋势外推模型和GM(1,1)模型,求得胡杨树木停止生长的时间段。研究发现:该区胡杨年轮宽度值在该时间段内存在时空一致性,整体呈下降态势,除阿拉干断面外,其它两断面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年轮宽度突变年依次为:喀尔达依1988年、阿拉干1987年、依干不及麻1988年。结果表明:(1)两模型均通过了模型精度检验且精度较高。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胡杨完全停止生长时间段相对误差仅为±1.5 a和±2.5 a;(2)运用趋势外推模型得3断面胡杨年轮停止生长的年份分别为2022年、2027年、2018年,该区胡杨年轮完全停止生长的区间为2018―2027年;(3)运用GM(1,1)模型预测得3断面胡杨年轮停止生长的年份分别为2025年、2032年、2015年,胡杨年轮完全停止生长的区间为2015―2032年。本研究可为塔里木河下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了实现气吸振动式精密播种机在工作时在不影响播种效率的情况下自动定量供种,以维持种群厚度在合理范围内,实现连续播种,选用常优3号超级稻种子,对每盘448穴的育秧盘进行的播种试验表明:吸种高度不变时从第3盘播种后,每播种13盘需要两个种箱各供种约450g。根据播种过程,确定采用光电传感器计数播种盘数及由PLC控制窝眼轮旋转进行供种的方法。基于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选取型孔直径和个数分别进行了两因素和单因素仿真试验,建立了单列型孔的运种量与型孔直径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型孔个数为5、直径为64mm时可满足供种要求。同时,设计了实验装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加种后各盘合格率均在90%以上,达到预期要求,为气吸振动式精密播种机自动定量供种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促进绥阳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从县种植金银花的资源条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方面,分析了绥阳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该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在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技术保障、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8.
以‘华栗3号’锥栗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法系统研究了锥栗3种主要树形的枝类组成、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叶片质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开心形树冠整体光照条件良好,各层光照分布均匀一致,无效光区比例最低(27.78%),枝量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层,分别占全树的45.52%和36.04%;自然圆头形树冠光照相对较差,各层光照分布不均匀,无效光区比例最高(36.11%),枝量主要集中在中、下层,分别占全树的34.96%和40.11%;3种树形的长、中、短枝的比例变化不大,均以短枝为主,短枝比例分别占73.06%(小冠疏层形)、70.81%(自然圆头形)和66.47%(开心形).开心形树冠上层的叶片比叶重最大值为15.77 mg·cm-2,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和小冠疏层形;而自然圆头形树冠中下层的SPAD值显著高于开心形和小冠疏层形.开心形结果部位主要集中在光照条件较好的中、上部位,占单株产量的69.48%,而自然圆头形结果部位集中于相对光照强度急剧下降的下部,二者的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开心形树冠下层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分别为6.45 g、6.92%、0.62%和60.56%,均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自然圆头形.综上可知,开心形树形结构合理,光照条件好,品质高,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79.
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忽视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课程内容过于强调专业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心地位体现不足。梅西大学在新西兰大学中排名第五,农学专业是其传统的优势学科。其农学专业课程设置是将所有与农业相关的学科置于一个系统之中,注重综合性。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E-learning教学、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借鉴梅西大学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中国农业教育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充分认识并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教学手段;强调课程综合性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0.
选用‘华栗3号’为材料,采用异交、自交、不授粉及自然授粉4种授粉方式探究锥栗(Castanea henryi)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锥栗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35 d,异交、自然授粉的总苞和子房及自交、不授粉的总苞的鲜重均呈"慢—快—慢—快"的增长趋势,自交、不授粉的子房鲜重呈"慢—快—慢"的增长趋势,总苞和子房纵横径呈"慢—快—慢"增长趋势,果实成熟时总苞和子房大小均表现为异交自然授粉自交不授粉;不同授粉处理对锥栗座苞及落果的影响不同,异交、自然授粉经历了2次落果高峰期,自交、不授粉则经历了3次落果高峰期,落果最高峰均出现在花后90~105 d;不同授粉处理显著影响锥栗的结实率和空苞率,4种授粉处理的坐苞率、结实率大小均表现为异交自然授粉自交不授粉,空苞率大小表现为不授粉自交自然授粉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