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兽医物理疗法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冷、矿物质和机械等)作用于动物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兽医专业临床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治疗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理疗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32.
外源性H2S在诸多方面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性作用,本研究通过预试验确定了外源性H2S的给药时间和剂量,将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P组)、低剂量组(LP组,7 μmol/kg NaHS)、中剂量组(MP组,14 μmol/kg NaHS)、高剂量组(GP组,28 μmol/kg NaHS)。在盐酸氯胺酮麻醉前20 min,3个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7、14、28 μmol/kg NaHS,观察外源性H2S对大鼠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干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剂量组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心率和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但呼吸频率呈先减慢后加快趋势,且这些变化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3.
小型猪麻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小型猪和人在比较医学上同源关系较近,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极其相似.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老年病学、血液学、营养学、内分泌系统、皮肤、牙科、眼科、放射生物及免疫学研究中常用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詹纯列等,2000;张德福等,2004).随着人类医学器官移植学科的飞速发展,可供移植的器官明显不足.基于此,近年来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逐渐增多,由于异种器官来源广泛,所以异种器官移植开始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Grehan等,2005;Liu等,2007).  相似文献   
34.
犬、猫四肢骨折后骨不愈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车祸、动物间争斗、高空跌落等原因造成的犬、猫四肢骨骨折的病例逐渐增多,其中相当部分病例需要进行骨折内固定治疗,而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有一些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畜术后出现骨愈合不良,其主要表现为延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讨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对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用14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肌肉注射小型猪复合麻醉剂(0.15 mL·kg-1),并在注药前及注射药后5、10、30、45、60、80、100、120 min进行无创血压、心率(HR)的监测;并同步采取前腔静脉血样,采用放免法检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Ⅱ)和醛固酮(ALD)活性/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无创血压、HR主要是在注药后5~10 min及80 min时出现明显的改变(P<0.01或P<0.05).PRA、AⅡ和ALD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HR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以SBP、DBP、MAP表现得明显.由此可以得出:PRA、A Ⅱ和ALD参与了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引起的小型猪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可能是该复合制剂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6.
犬气管萎陷症是指支撑气管的环型软骨变扁平或气管内膜增厚,使气管换气不畅所引发的一类呼吸道疾病,通常认为此病为一种先天性疾病,在兽医临床上本病以往较为少见。近年来,在临床门诊中也逐渐增多。笔者在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上海爱侣宠物医院实习期间曾遇到12例犬气管萎陷症,现将此病的诊疗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文章对物理疗法在牛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在牛病诊疗工作中更好地运用物理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骨折并发症是指由于骨折本身,或是在其愈合过程中,或是在对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全身和(或)局部的异常现象[1].可根据并发症影响的范围分为全身性并发症和局部性并发症两大类,又可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9.
Ca2+,Mg2+-ATP酶,也称Ca2+泵或Ca2+-ATP酶.脑Ca2+,Mg2+-ATP酶主要功能是消耗ATP酶提供的能量将细胞内Ca2+泵至胞外或泵入胞内内质网,通过调节并维持神经元细胞胞浆Ca2+的低稳态,在维持神经系统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40.
研究噻环乙胺麻醉下大鼠不同脑区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变化,探讨噻环乙胺中枢麻醉作用可能的机理。Wista大鼠128只,随机抽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随机均分为5个试验组,分别用于测定L-Enk、M-Enk、β-EP、dynA和OFQ的含量;每个试验组又随机均分为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脑区内源性阿片肽的含量。结果显示腹腔内注射噻环乙胺25mg·kg-1后,麻醉组大鼠大脑皮层和丘脑内L-Enk、M-Enk、β-EP和dyn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OFQ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海马内L-Enk、M-Enk和β-E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dynA和OFQ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脑干内M-Enk、β-EP和dyn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OFQ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L-Enk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上述各脑区内L-Enk、M-Enk、β-EP、dynA和OFQ的含量均恢复显著(P0.05);麻醉全过程中,小脑内5种内源性阿片肽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提示噻环乙胺对不同脑区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全麻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噻环乙胺中枢麻醉作用,可能与增加大脑皮层和丘脑内L-Enk、M-Enk、β-EP和dynA,海马内L-Enk、M-Enk和β-EP和脑干内M-Enk、β-EP和dynA的含量,同时降低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内OFQ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