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为明确烟叶烘烤期霉烂病与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使用烘箱法、蒽酮法及流动分析法测定鲜烟叶水分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并统计烤后烟叶霉烂率与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霉烂率和病情指数随烟叶部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不同成熟度烟叶未熟至适熟之间烟叶霉烂率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适熟至过熟则呈相反趋势。处理间鲜烟化学成分以下部适熟和中部过熟内在协调性稍差,存在糖高碱低的现象。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霉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鲜烟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与淀粉、总氮含量呈负相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对霉烂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含水率、总糖、总氮、烟碱、淀粉、还原糖和含水率、总糖、烟碱、淀粉、总氮、还原糖。可依据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协调性有预见性调整和制订烘烤工艺,完善烘烤期烟叶霉烂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2.
应激是造成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抑制,制约断奶效果,进而影响其将来生产性能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免疫系统的发育演变特点着手,就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及当前对克服断奶应激所采取的种种措施,特别是饲养模式的改变对缓解应激的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3.
利用自动化加热排湿设备改造传统烤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烤烟烘烤工艺难落实的问题,把自动化密集烤房的自动加煤供热、自动通风排湿及控制系统加以改造后,组装到立式炉烤房上,改建成自动加热排湿烤房.试验结果表明,该烤房温湿度能完全自动控制,升温灵,控温稳,平面温差小,能准确落实优质烟烘烤工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使桔黄色烟比例提高13.51%,均价增加1.51元/kg,上等烟比例提高16.87%,烟叶的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3.25%和2.89%,淀粉降低0.70%,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同时还降低烘烤能耗成本32.02%.  相似文献   
194.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1982、2012、2018和2022年4个时期云南省大理州典型县域南涧县植烟土壤pH和有效磷时空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为该区烟田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82—2022年40年间,南涧县植烟土壤pH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速率为0.014个单位,4个时期土壤pH均属强空间自相关性;pH处于Ⅲ级烟田面积占比减少,其中东北部和西南部下降明显,Ⅰ和Ⅱ级面积占比增加,但仍以Ⅲ级面积占比最高。40年间土壤有效磷含量先上升再下降,其中1982—2012年为上升期,年均增加速率为0.34 mg/kg;2012—2022年为下降期,年均下降速率为0.76 mg/kg。1982、2018和2022年有效磷属强空间自相关性,结构因素占主导作用,2012年有效磷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44.1%),受结构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1982—2022年有效磷等级面积占比最高由Ⅲ级降至Ⅱ级,含量偏低区域集中在乐秋乡、宝华镇东北部及小湾东镇部分区域。总体而言,40年间南涧县植烟土壤pH呈下降趋势,西部烟田土壤pH整体偏低。有效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西部含量偏低,东北部含量偏高。整体上,南涧县应防控植烟土壤酸化,适当提高磷肥施用量,推广有机无机配施的管理措施,提升烟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5.
γ-氨基丁酸对猪生产性能及激素水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对猪的促生长效果及其与生长、摄食及代谢相关激素之间的联系。试验选用(34.0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到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按日粮添加水平设基础日粮组(0 mg/kgγ-氨基丁酸)、基础日粮 50 mg/kgγ-氨基丁酸和基础日粮 100 mg/kgγ-氨基丁酸3个处理,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对猪的促生长作用明显,但随生长阶段和作用剂量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试验3~4周,以100 mg/kg的效果较为突出。100 mg/kg组试验猪第3周(P<0.1)、第4周(P<0.05)及0~4周(P<0.1)的ADG和第4周(P<0.01)、3~4周(P<0.1)的ADFI以及0~4周(P<0.05)的F/G都明显超过对照组。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显著促进了试验猪体内生长激素(P<0.05)和褪黑素(P<0.05)的分泌,明显提高了小猪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P<0.1),这也与良好的生产性能吻合,但作用程度随试验阶段和激素种类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别。总的看来,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能够有效改善小猪生产性能,促进生长,但为获得理想结果必须考虑添加剂量与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6.
以云烟85的适熟中部叶(第9~11位叶)为材料,每隔4 h观察气流上升式四层密集烤房的顶层(第4层)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霉变状况,至相邻2次霉变烟叶数无增加(60 h),停止观察;每隔12 h用扫描电镜随机观察霉变烟叶主脉端口和表皮的超微结构,至60 h时终止。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的22.3 h左右,顶层烟叶开始发生霉变,于43.47 h左右暴发,其霉变率为29.2%,至56.7 h左右终止,霉变率达58.2%,经拟合,烟叶霉变率曲线符合"S"型曲线;0~12 h烟叶主脉端口破损,且有部分晶体产生,12~24 h晶体裂解,且出现菌丝,48~60 h时,霉菌迅速生长繁殖,表皮霉菌生长量最大;0~12 h,烟叶主脉表皮细胞的宽度缓慢收缩,且有微量的霉菌孢子萌发,在12 h之后快速收缩,12~24 h出现菌丝,霉菌快速生长繁殖期处于48~60 h,60 h表皮腺毛干瘪。烟叶霉变的发生时间处变黄中期和末期,防控烘烤过程中烟叶霉变的最佳时间应在22.3 h之前。  相似文献   
197.
苏欣悦  王晋峰  程晓梅  孙楠  蒯雁  范志勇  徐明岗 《土壤》2023,55(6):1380-1388
对云南省典型县域宾川县烟田土壤pH和养分含量40年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明确烟田土壤肥力演变特征,进一步为烟区土壤养分管理及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宾川县1982、2012、2018、2022年4个时期烟田耕层土壤养分变化,运用土壤综合评价法,克里格插值定量评价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及其时空变异特征。近40年来(1982—2022),宾川县烟田土壤pH(7.13~6.23)和有机质含量(35.30~27.71 g/kg)呈下降趋势,有效磷(12.11~50.71 mg/kg)和速效钾含量(158.66~321.03 mg/kg)呈上升趋势,碱解氮含量(119.03~117.00 mg/kg)无显著变化。IFI(0.49~0.62)呈上升趋势,均值由1982年的0.49(Ⅲ)增加至2022年的0.62(Ⅱ),其中平川镇、拉乌彝族乡、州城镇及宾居镇IFI增加幅度最大,当前高肥力区域主要分布于县东北部和南部,低肥力区域分布于西北部。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烟田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在因素由有机质变为速效钾。经过40年耕种管理,宾川县烟田肥力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但养分指标非均衡性和肥力空间不均匀性增加,应稳定氮肥钾肥,减少磷肥施用。  相似文献   
198.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稻谷加工副产品产量巨大,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可以作为能量原料替代玉米在畜禽饲料中适量使用。文章主要总结了稻谷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与玉米的营养价值对比、稻谷中的生物活性因子及其在家禽饲粮中使用的研究进展,为科学利用稻谷及其加工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9.
烟叶质量均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烟草业界的关注。为了对烟叶质量均质性进行科学计量,本文利用变异系数和倒S型函数模型,提出了均质性指数(homogeneity,H)的概念,建立了计算模型,比较了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高斯过程回归3种算法的预测精度,并用实例分析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H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的模型最好,其均方根误差为0.18,决定系数为0.999 9,当CV值为0.5%~80.0%时,相对误差最高的仅为3.3%,绝大部分情况下低于0.3%。在空间维度上,烟叶化学成分H值在自治州、县、烟站尺度分别为73.3、71.8、89.5。一般情况下,空间范围越广,H值越小、均质性越差。在时间维度上,烟叶化学成分年度间稳定。  相似文献   
200.
【目的】研究云南大理烟区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分区,为优质烟草生产中磷素管理和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在云南大理开展,该区年均烤烟种植面积3.23万hm2左右,分别于1999、2012、2018和2022年选取5个典型植烟片区的代表性烟田256、633、1244和2332块,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利用地统计学及GIS技术分析近40年5个时间段(1982、1999、2012、2018和2022年)大理5个植烟县域土壤有效磷时空变异特征,依据土壤有效磷含量现状进行合理施磷分区。【结果】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1982—2022年有效磷含量由8.09 mg/kg升高到43.92 mg/kg,升高了4.42倍。1982年有效磷含量均处“低”等级(<20 mg/kg),1999—2022年以“中等”为主(20~40 mg/kg),面积占比50%以上。近40年土壤有效磷块金效应由<25%上升至41.45%,表明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减弱,施肥等人为因素影响增强。根据当前有效磷含量,高磷区和极高磷区面积占比34.21%,主要分布于弥渡北部、祥云西部及宾川西南和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