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394篇
农学   366篇
基础科学   306篇
  227篇
综合类   2277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1449篇
园艺   429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茎瘤芥新品种涪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涪杂1号茎瘤芥母本是胞质雄性不育系96118-3A,父本是优良的茎瘤芥自交系920154。该一代杂种从出苗至现蕾150~155 d(天),属中熟类型。瘤茎近圆球形,加工性能好,品质优,适于四川盆地茎瘤芥产区种植,一般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最高可达4 000 kg。  相似文献   
82.
在饲料生产中,预混料是最核心的部分,预混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配合饲料的饲喂效果。为此,预混料设计者不但要使预混料营养价值全面合理,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原料(尤其要注意矿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又要尽量减少使用虽无害但可能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料。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预混料各原料间发生反应,使它们各自的生物利用率达到最佳,是提高预混料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3.
羊驼毛鳞片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羊驼(Lama pacos,Alpaca)是我国新引进的动物种,属于毛肉兼用的经济动物。羊驼属偶蹄目、骆驼科、南美洲驼属.其经济价值主要在于毛。我国对羊驼毛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国内有对小羊驼被毛物理性能的研究。我国羊驼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和繁育,已具一定的适应性,在我国气候、地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生产出一批被毛。羊驼90%以  相似文献   
84.
螺旋藻饲喂产蛋鸡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是呈螺旋形的天然细藻类植物,共有30余种,是一种较原始的藻类,已存活约35亿年。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以钝顶螺旋藻为主,它是属于蓝藻门,细胞壁中纤维素极低,是一种高效蛋白饲料资源,其粗蛋白含量在55%以上,且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另外还含有丰富  相似文献   
85.
本县工某养鸡户饲养的1200只育成蛋鸡,于80日龄开始发病。初见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排石灰样稀粪,跛行。  相似文献   
86.
phyA基因的克隆及其新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以黑曲霉菌株F246基因组为模板,对植酸酶基因phyA的成熟肽(分子长度为1347bp)进行了PCR扩增,再将PCR产物克隆入pMD18-T质粒,经DNA测序鉴定正确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30a^ 和pMG36e,成功构建了phyA基因2种新型表达载体。植酸酶phyA基因2种新型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获得大量、高活性植酸酶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在饲料生产中,预混料是最核心的部分,预混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配合饲料的饲喂效果。为此,预混料设计者不但要使预混料营养价值全面合理,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原料(尤其要注意矿物质中重金属含量),又要尽量减少使用虽无害但可能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料。比如,氯化胆碱容易吸湿而造成预混料易结块、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间易发生反应而造成维生素失效、微量元素易吸湿等。但是实际生产中又需要使用这些原料,因此如何控制预混料各原料间发生反应,使他们各自的生物利用率达到最佳,是提高预混料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8.
由于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自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促生长剂在动物饲料中应用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法规和措施,禁止和限制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与此同时,各国也先后开展了对于能克服抗生素种种弊端、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CSFV感染对西藏小型猪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方面的影响,将6头4月龄健康西藏小型猪随机分成2组,其中感染组4头,对照组2头。感染猪颈部肌肉注射CSFV石门株血毒(1×10~5TCID_(50)/头),对照组猪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CSFV接种后每天监测动物体温并观察临床症状,于CSFV感染后第9天剖杀全部试验动物,测定血液CSFV核酸载量,观察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并采集扁桃体、颌下淋巴结、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CSFV感染后第2天猪只体温超过40.2℃,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便秘等临床症状;CSFV感染后濒临死亡时猪血液中病毒含量最高达1×10~(8.9)Copies/mL,最低含量为1×10~(5.2)Copies/mL。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CSFV感染猪扁桃体间质、颌下淋巴结被膜和脾脏的淋巴滤泡周围可见大量出血及片状坏死,颌下淋巴结生发中心可见局部增生性变化,胸腺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猪血液CSFV核酸为阴性、病理和组织学切片未见异常。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CSFV感染西藏小型猪的动物模型,CSFV感染西藏小型猪后对扁桃体、脾脏、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造成损伤,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0.
本文通过介绍非洲猪瘟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基础诊断措施,从而探讨疾病的防制措施,为我区生猪养殖者提供初步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