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69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42篇
  20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干旱区幼龄红枣节水灌溉方式优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塔里木盆地具有发展红枣种植的独特优势,也是对红枣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大的地区.采用干旱区最常用的滴灌、低压软管灌、微喷灌、沟灌4种灌水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红枣的叶温、地温、坐果率、产量、品质、气候特点和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在叶温、品质、适应气候、田间管理等主要的方面最优,微灌在坐果率和产量方面最优;干旱区幼龄红枣最适宜的灌溉技术是滴灌+花期微喷.  相似文献   
92.
不同工况下Y型网式过滤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网式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充分了解网式过滤器内部最初流场、滤芯网面流量分布情况,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网式过滤器3种入口流速(0.5、1.5、2.5 m/s)以及3种滤网目数(60、80、100目)对过滤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对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过滤器的水头损失集中在出口侧滤芯上,该部分水头损失占总损失的87%;水流在腔体内可分为出口侧加速区、出口侧减速区、堵头回流区和漩涡区4部分;滤网面流量分布严重不均,高流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出口侧,入口流速由0.5 m/s增至2.5 m/s过程中,网面最大与最小流量均相差3.3倍,滤网目数为60、80、100目时,网面最大与最小流量相差3.3、3.1、2.3倍,且滤网目数增至100目时,最大与最小流量位置向两侧偏移;堵头处死水区压力大、流速低,泥沙易于沉淀,建议扩大堵头容积以承接更多的泥沙;可以考虑增大腔体体积、改变腔体角度、在入口处设置导流片,从而改善流场分布;建议在滤网上增加环状片体,改善网面流量分布,从而提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以及过滤效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炉渣-煤矸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解决宁夏地区粉煤灰、炉渣和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大量堆积的问题.[方法]开展不同水泥掺量(3%、4%、5%、6%)及炉渣替代率(0%、25%、50%、75%、100%)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三轴试验和超声波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水泥掺量50%炉...  相似文献   
94.
CFD-DEM耦合模拟网式过滤器局部堵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滤器内部的流场不均导致使用时容易产生局部堵塞,堵塞分布受入口流速、颗粒粒径、流线轨迹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该文以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耦合模拟不同流量下Y型网式过滤器内部不同粒径的沙粒运动及分布,分析过滤器内部流态对沙粒运动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加以证明。结果表明,滤网两侧的压差占总压差的77%。网面流量呈阶梯分布,最大流量位于出口侧滤网上端,最低流量位于进口侧滤网中心,前者是后者的5.9倍;对于通过滤网的颗粒,入口流速越高,颗粒通过点越集中;对于拦截颗粒,当粒径接近孔径时,颗粒稳定附着在滤网,增加入口流速使颗粒向侧面滤网聚积并产生局部堵塞,粒径远大于孔径时,颗粒在内腔中不停运动,难以稳定附着在滤网;降低入口流速将提高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延长过滤器高效段时间,减少冲洗难度。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采用浇灌NaCl溶液方式,比较研究21个西瓜品种幼苗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不同程度地抑制供试西瓜品种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重;通过多项生长和生理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法分析,可将21个西瓜品种分为3类,其中丰收567、新三号、中原绿巨丰、豫农3号、超越者为耐盐性较强品种,山农1号、高抗八、祥研极品、超甜赞美、丽都皇妃、特早新星、翔发二号、西瓜4、西瓜9、中原黑巨丰、山农2号为耐盐性一般品种,抗丰三、春纪2号、先行者、双星世佳、超纯特大京欣为耐盐性较弱品种。  相似文献   
96.
根据老虎沟冰川流域2011年强消融期(强消融期指7-8月份)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老虎沟冰川流域径流及径流温度的日变化过程和径流、径流温度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老虎沟冰川流域7月气温在早晨8:00左右最低,17:00达到最高;7月冰川径流在10:00左右最小,在18:00左右达到最大值.7月流量最高值约滞后气温最高值1h左右,流量最低值约滞后气温最低值2h左右;降水对径流既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降水发生时,流量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冰川径流温度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一天晚上20:00左右到8:00左右,这段时间的冰川径流温度变化很小,且温度始终处于低值;从8:00到12:00径流温度持续升高,12:00左右径流温度达到日最高值;12:00到20:00左右径流温度逐渐缓慢降低.径流温度和气温之间有较一致的起伏关系,但是冰川径流某一时刻的平均温度起伏很小且温度低,最低温度为0.1℃、最高温度为0.9℃.  相似文献   
97.
以不同品种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采样,观察不同品种牛膝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主根根长、根粗、根干重、产量以及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牛膝根长表现为风筝棵>白牛膝>蒙古牛膝>核桃纹,根粗表现为白牛膝>风筝棵>核桃纹>蒙古牛膝,经济产量表现为风筝棵>核桃纹>白牛膝>蒙古牛膝,齐墩果酸含量表现为风筝棵>蒙古牛膝>核桃纹>白牛膝,由上可知,风筝棵的品质较优。不同品种牛膝根的干物质积累呈S形,最快积累时期是9-10月。  相似文献   
98.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五十年成就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建所50年来在遗传育种、种质资源、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国际交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并首次考证了建所以前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99.
可调宽窄行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与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一种新型高速可调宽窄行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的设计与关键件强度校核工作。该机构的整体结构设计主要采用逆向工程的设计方法,参考现有成熟机型的外形构造和材料选择等,初步设计优化后,完成基本的设计任务。通过分析移箱机构中关键件滑块的运动过程,建立起等效的弹簧减冲击模型,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滑块的最大载荷,再利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从而完成零件的强度校核工作。  相似文献   
100.
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猴头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周年生产要求的猴头菇菌株,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生产用种,以11株不同来源的猴头菌株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为筛选指标,观察各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以及工厂化生产条件下栽培出菇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的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指标有较大差别;其中0608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605菌株的产量最高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最适用于工厂化条件下;刺长猴头的畸形率最低、子实体颜色和菇型最好但其生长周期最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传统大棚式栽培对生产菌株的要求有很大差异,通过本试验的筛选0605菌株最适宜于工厂化生产;刺长猴头菌株可以作为工厂化猴头菇菌株育种的优良母本。其中0605菌株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度达到了0.2865 cm/天,生产周期可以控制在60天以内(采收两批子实体),产量达到了217.52 g/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