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水产养殖环境比较复杂,饲料和水中益生素的作用机理一直不是很清晰。主要从化合物的产生、黏附位置的竞争、影响免疫能力、改善水质等几个方面对水产养殖中益生素的作用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日粮添加脂肪对大体型猪的腰部肌肉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在活重为25 kg~160 kg阶段的猪日粮中分别添加动物油(TA)、玉米油(CO)和菜籽油(RO).活重为25~110kg,脂肪添加量为3%,从110 kg到屠宰,脂肪添加量为2.5%.日粮饲喂量是9%BW0.75.结果发现,日粮不同处理对腰肌重、pH、LL肌(longissimus lumborum)屠宰后45 min和24 h的颜色变化没有影响,对LL肌的水分含量、总蛋白和总脂肪含量无影响.饲喂RO的猪其LL肌总脂肪中的亚麻酸含量比饲喂TA和CO的高.以TBARS表示肌肉的氧化稳定性,与饲喂TA的猪相比,在饲喂CO的猪(强制氧化60min后)和饲喂CO和RO的猪(强制氧化300 min后)降低了LL肌的氧化稳定性.在不同处理组间,专业品尝人员对肉品的评价没有发现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以我们的添加水平,长期营养性的添加脂肪对大型猪腰部肌肉的品质和感官特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3.
饲料呼吸强度及金霉素对其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二氧化碳的产量可能是反映其中微生物活动状况的有效指标。本文参照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对饲料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 ,同时对金霉素影响饲料呼吸强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50mg/kg 或150mg/kg 的金霉素对饲料呼吸强度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 ,金霉素对饲料中的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随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玉米日粮和小麦日粮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测定非淀粉多糖酶与日粮离体消化能的剂量关系。5种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分别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甘露聚糖酶,在肉鸡玉米-豆粕和小麦-豆粕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 µg•g-1,分析NSP酶改善日粮离体消化能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两种日粮中5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离体消化能的测定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酶水解法。【结果】5种非淀粉多糖酶对离体消化能的调控效应显示规律性的“S”型曲线,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小麦-豆粕日粮的离体消化能提升程度较高,分别提高0.24和0.40 MJ•kg-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日粮的最佳酶谱为:木聚糖酶34 836.4 U•kg-1、β-葡聚糖酶6 762.0 U•kg-1、纤维素酶1 159.2 U•kg-1、果胶酶872.6 U•kg-1和β-甘露聚糖酶24 535.9 U•kg-1;小麦-豆粕日粮的最佳酶谱为:木聚糖酶65 405.5 U•kg-1、β-葡聚糖酶10 131.5 U•kg-1、纤维素酶980.0 U•kg-1、果胶酶501.6 U•kg-1和β-甘露聚糖酶5 141.4 U•kg-1。【结论】肉鸡玉米-豆粕日粮、小麦-豆粕日粮中5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改善日粮的离体消化能。  相似文献   
95.
菹草是一种富含胡萝卜素的眼子菜科水生植物,广泛分布在河北白洋淀湖区。就菹草不同添加方式对蛋鸭产蛋率和蛋黄颜色等蛋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蛋率方面,B日粮组(52.6%鲜菹草+47.3%基础日粮)和C日粮组(20%风干菹草+80%基础日粮)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比对照组(基础日粮)分别显著提高7.9%和4.2%(P<0.05);试验各组日粮蛋重、蛋形指数、蛋比重指标无显著差异;C日粮组蛋壳强度、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B日粮组蛋壳强度、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日粮组鸭蛋哈氏单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C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B日粮组和C日粮组蛋黄色度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76.5%和67.3%(P<0.05)。总之,采用避光风干制备菹草粉是有效保留其类胡萝卜素最为经济的干燥方式。蛋鸭日粮中添加风干菹草粉可有效提高蛋鸭生产性能,并显著增加蛋黄色度等蛋品质性状,上述结果为科学合理使用白洋淀菹草来实现常年生产天然红心鸭蛋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6.
饲用左旋咪唑对肉仔鸡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刚出壳的AA 商品代肉用公雏 378 只,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126 只分成 9 个重复。以玉米 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喂给三种日粮即无药组(1 组或对照组)、添加左咪唑(levam isole,LEV)10(2 组)和30m g/kg 饲料(3 组)。检测肉仔鸡每周体重、耗料量,4 和 6 周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及其免疫器官指数,以及外周血中 T 或B淋巴细胞对不同丝裂原的反应性。结果表明:(1)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30m g/kg 的 LEV 可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及其指数明显增加(P< 0.05);添加10m g/kg 的LEV 对免疫器官重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并不显著(P> 0.05)。试验证明LEV 对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42 日龄时3 组肉仔鸡外周血T 淋巴细胞对丝裂原 Con A刺激的反应性以及 B 淋巴细胞对丝裂原 LPS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添加30m g/kgLEV 会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3)随着日粮中 LEV 添加量的增加,肉仔鸡的增重速率和饲料转化率都有相应改善,添加 30m g/kgLEV 对二者的改善程度分别为 7.33% 和 5.15% ,?  相似文献   
97.
饲用金霉素对肉仔鸡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及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用1日龄AA商品代肉用公雏54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0只,分成12个重复(15只/重复),其中6个重复用作生产性能测定,另6个重复用于测定免疫学指标。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A组)、50(B组)、150mg/kg(C组)的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试验表明:(1)在肉久日粮中添加150mg/kg CTC,可以显著地提高肉伍鸡的增重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P〈0.01)  相似文献   
98.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DFM)在应用中存在着作用不明显,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如何增强并保持其应用效果己成为制约此类添加剂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高密度培养技术(HCDC,,high cell density culture)在现代发酵工业中己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多种优势:①可以提高菌体的发酵密度或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体的浓度,进而提高体积产率;②可以缩小生物反应器体积,减少生产设备投资;③强化下游分离提取过程,减少废水量。若将HCDC用于DFM的生产,可以显著提高发酵水平并相应增加终产品中菌体含量,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增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
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鸡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健康艾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 d和42 d屠宰取样,测定肉鸡血液、肌肉、肝脏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结果】1)抗氧化性能: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胸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MDA含量具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而T-AOC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腿肌T-AOC活性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75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肝脏CAT活性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MD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P<0.05)。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CAT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CAT活性呈线性增加(P<0.05),T-AOC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腿肌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75 mg·kg-1 氨气处理组腿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T-AOC活性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GSH-Px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2)肉质性状: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b*值呈线性降低(P<0.05),L*值呈线性升高(P<0.05);腿肌肉色L*值呈线性降低(P<0.05),肉色a*值和宰后24 h的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b*值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a*值呈线性降低(P<0.05),b*值与屠宰后24 h肉质pH值均呈线性升高(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宰后45 min腿肌pH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结论】鸡舍高浓度氨气可降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影响鸡肉品质,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具有时间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