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1 毫秒
31.
32.
为了揭示豆粕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的变化情况,为发酵豆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检测2批发酵豆粕在0、24、48h时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是2批发酵豆粕在24h和48h时共有的唯一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1%),它在发酵0h时相对丰度均值不足1%,但在发酵24h时的相对丰度均值为98.30%,48h时的相对丰度均值为89.56%。并且在发酵豆粕中检测不到有害真菌,证明发酵豆粕具有很好的安全性。2批发酵豆粕在3个时间点的真菌群落变化具有相似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相对丰度先不断上升,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不断消耗、钝化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并产生多种有益代谢产物,提高了发酵豆粕的品质。  相似文献   
33.
甲醛法测大豆蛋白水解度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一种适于豆粕固态发酵中大豆蛋白水解度测定的新方法。以脱脂豆粕为原料,以产蛋白酶的微生物为生产菌种进行豆粕固态发酵。微生物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成大豆多肽。通过新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并与文献所报道的常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水解度直接测定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不仅适于微生物固态发酵法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还普遍适用于其它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34.
为分析豆粕发酵过程中各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2批发酵豆粕中细菌的16SrRNA基因V3-V4高变区序列,比较发酵0、24、48h时细菌群落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发酵豆粕中的主要优势菌属(≥1.0%)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酸片球菌属(Pediococcus);随发酵进行芽胞杆菌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2批豆粕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相似,发酵后期细菌群落结构均趋于稳定;结果表明豆粕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