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长链脂肪酸钙的合成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奶牛饲料的能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通过提高奶牛饲料的精粗比和添加油脂来满足能量的需要都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提高精粗比易引起纤维素消化率降低、乳脂下降、瘤胃功能紊乱及酮病;在奶牛日粮中直接添加脂肪会妨碍瘤胃微生物的活动,降低纤维消化率。而脂肪酸钙由于其为固体粉末,在瘤胃中不溶解,只在真胃和小肠中才被水解,既可避免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又可使脂肪酸得以有效利用,提高饲料消化率;由于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22.
缓冲剂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葛蔚  柴超 《中国饲料》2001,(16):8-9
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代谢与其生产性能是密切相关的 ,目前的生产方式多采用饲喂高精料补充料以获得高产。但高精料补充料的摄入 ,会引起瘤胃内发酵类型的改变 ,并导致乳中乳脂含量降低 ,严重的还会使动物发生酸中毒、酮症、皱胃变位等一系列营养疾病 ,成为当前反刍动物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缓冲剂的作用 ,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1 缓冲剂的种类缓冲剂 (buffer)是一类能增强溶液酸碱缓冲能力的化学物质 ,近年来畜牧生产中多应用其防止反刍动物酸中毒和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目前国内外常用于反刍动物的缓冲剂有碳酸氢钠(NaHCO3…  相似文献   
23.
试验1,在饲料中添加氢醌、糊化淀粉包被的氢醌颗粒,并以空白作为对照,测定氢醌在不同贮存时间的荧光强度;试验2,将3%的氢醌颗粒和以上两种氢醌加到湿饲料中,测定湿拌料中不同形式氢醌的损失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氢醌在饲料中氧化变质加快,前6周氢醌的损失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第6周后氢醌和氢醌颗粒损失率分别为80.47%和53.07%,损失率的变化情况不明显(P>0.05);采用糊化淀粉包被氢醌显著减少氢醌在饲料贮存过程中的损失(P<0.05),与氢醌比较,包被的氢醌颗粒在2,4,6,8,10周损失率分别减少39.89%,42.23%,34.05%,37.73%,39.65%。在湿拌料中氢醌的损失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大的趋势,存放初期(40min之前),淀粉包被氢醌的损失率显著低于氢醌(P<0.05),包被能够减缓湿拌料条件下氢醌的损失速度,在湿拌料的存放后期(40min之后),包被也表现出损失率低的趋势,但统计差异不显著,氢醌经过糊化淀粉包被后可以减少在饲料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24.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用好人也是众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探讨造价工程师的性格特点着手,从人才管理方面介绍了一些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5.
以赤潮异弯藻为研究对象,设置氮、磷浓度分别为16μmol/L∶16μmol/L、64μmol/L∶16μmol/L、256μmol/L∶16μmol/L、256μmol/L∶4μmol/L和256μmol/L∶2μmol/L,以2,2′,4,4′-四溴联苯醚为多溴联苯醚的代表,研究氮磷比对赤潮异弯藻不同生长时期富集多溴联苯醚的影响,并分析赤潮异弯藻对2,2′,4′4-四溴联苯醚的富集与其总脂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延缓期,氮磷比对单位细胞的多溴联苯醚富集量没有影响,在对数期和稳定期,除256μmol/L∶16μmol/L条件下,富集量均明显增加,其中256μmol/L∶2μmol/L条件下富集量最高,在稳定期可达1.5fg/个。由于氮磷比导致赤潮异弯藻的总脂等生化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且赤潮异弯藻的富集量与其细胞总脂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磷比影响了赤潮异弯藻对多溴联苯醚的富集。  相似文献   
26.
土壤酸碱性和有机质含量对邻苯二甲酸酯纵向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优先控制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pH值为5.2、6.2、7.0、8.3、9.1,有机质含量为9.9、21.2、30.6、41.7、50.4 g/kg,采用土柱淋滤模拟实验,土柱上层为PAEs污染土(3 cm),下层为不含PAEs的清洁土(20 cm),研究了土壤酸碱性和有机质含量对PAEs纵向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为9.1时淋滤后污染和清洁土中4种PAEs总含量最低,总淋出率最高,可达98.0%;污染土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迁移不受土壤pH值影响,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在强碱性土壤中更易迁移;清洁土中各PAEs均是在pH为6.2时的含量较高,其中DMP和DEP在土壤底层含量最高,但DBP和DOP在土壤上层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9 g/kg时4种PAEs总含量最低,淋出率最高,达82.4%;不同有机质条件下污染土中DMP、DEP和DBP的迁移没有差异,DOP在低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更易迁移;总体上有机质含量为30.6~50.4 g/kg的清洁土柱DEP、DBP、DOP的含量更高,不易迁移.  相似文献   
27.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鲜麦秸营养成分、超微结构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将鲜麦秸分别用干物质重量的2.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组)、4%尿素(尿素组)、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组)厌氧处理40 d,分析其营养成分和扫描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崂山奶山羊为瘤胃液供体,通过体外产气技术进行48 h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处理后麦秸的体外降解率、产气量及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复合组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1),尿素组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半纤维素(HCEL)含量极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P0.01),与尿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组之间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扫描电镜下,不同厌氧碱化处理对麦秸结构的破坏程度表现为复合组尿素组碳酸氢钠组,碱液对麦秸组织的侵蚀力度表现为厚壁细胞薄壁细胞维管束。3)复合组干物质降解率(DMD)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1),复合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均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复合组DMD、NDFD、ADFD均高于尿素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48 h体外产气量及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或P0.01);复合组乙酸产量显著高于尿素组(P0.05),氨态氮产量显著低于碳酸氢钠组和尿素组(P0.05);3个组之间p H、乙酸/丙酸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2.5%碳酸氢钠+4%尿素复合厌氧处理效果优于碳酸氢钠、尿素单独处理,增加了麦秸CP含量,降低了NDF、HCEL的含量,提高了秸秆体外降解率、产气量、VFA产量,可作为改善低质粗饲料饲用价值的方法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9.
以6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瓜类蔬菜为试验材料,优化基因组DNA提取条件,用RAPD技术分析不同瓜类蔬菜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改良SDS法和改良CTAB法均能成功提取DNA,后者提取的DNA产量高,纯度较好,适合遗传多样性研究。用60条随机引物进行扩增筛选,有8条引物扩增条带清晰,呈现多态性,共扩增出94个条带,大小为200~3 000 bp。RAPD104软件显示:苦瓜与丝瓜、黄瓜、茭瓜、南瓜和佛手瓜的成对遗传距离指数分别为0.4393,0.4583,0.6000,0.5735,0.7306。NTSYS-PC程序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同属的南瓜和茭瓜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苦瓜与丝瓜;苦瓜与黄瓜亲缘关系较近,与南瓜和茭瓜较远,与佛手瓜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30.
营养因子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潮异弯藻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微量元素混合液和维生素混合液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数期和稳定期,4种营养因子中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影响的顺序为磷>维生素>氮≥微量元素;在衰亡期,营养因子中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影响的顺序为氮>磷>维生素>微量元素。在对数期,氮、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因子的最适浓度分别为880、18、10.55、0.32μmol/L;在稳定期和衰亡期,最适浓度分别为2640、108、21.1、0.96μmol/L。各营养因子在不同时期均对赤潮异弯藻的增殖具有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