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丹翘灌注液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丹翘灌注液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小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观察丹翘灌注液的抗炎和镇痛作用。40、20、10 g/kg的丹翘灌注液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棉球引起的肉芽肿增生;不同程度的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和福尔马林引起的舔足时间。结果表明,丹翘灌注液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狐狸是特种经济毛皮动物,狐皮在国际市场上被公认为"软钻石"、"软黄金",其市场价格也逐年上涨,狐狸养殖具有投资少、产出快、效益好的优势,是一种朝阳养殖业(聚焦三农,2010)。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犬科动物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相热型,消化道、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发病后期发生非化脓性脑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在以子宫内膜被嗜中性粒细胞(PMN)持续性的广泛浸润为主要特征,没有直观的临床症状,经常导致奶牛屡配不孕。在中国,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的比例达50.62%,且由隐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占其中的90%。由于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发病初期不易被观察到,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如何对其做出正确、及时的诊断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阴道内窥镜法、细胞刷法、活体组织诊断法、超声诊断法及白血球酯酶法等,但目前这些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本文对几种不同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为更早、更准确地诊断隐性子宫内膜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成年母兔耳部皮肤上皮细胞为核供体,对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融合、激活以及不同来源受体卵母细胞的选择等环节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电场强度对重构胚胎融合率、分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在培养10代后仍增殖旺盛,呈多角型,具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奶牛真胃扭转发生率不断升高,特别是初产牛最易发生,占患病牛的80%,给奶牛养殖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工作中也常遇真胃扭转病例,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治疗一例初产荷斯坦牛真胃扭转的过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狐狸是特种经济毛皮动物,狐皮在国际市场上被公认为"软钻石"、"软黄金",其市场价格也逐年上涨,狐狸养殖具有投资少、产出快、效益好的优势,是被人们看好的朝阳养殖业。细小病毒病是犬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以呕吐、腹泻、便血为特征。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常发于3  相似文献   
17.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纳米材料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纳米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概念及其核心技术、纳米药物毒性,并对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因该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因除了有细菌、真菌、支原体等一系列病原微生物以外,激素紊乱、遗传、疾病等奶牛自身因素以及营养、环境和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因素同样也会导致本病发生。因其病因因素较多,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从诱发该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和不当的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是生长激素(GH)的特定跨膜受体,对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该试验随机选择532只陕北白绒山羊,通过降落PCR (Touch down PCR)方法鉴定陕北白绒山羊GHR基因第一内含子存在的9bp插入缺失(InDel)情况并分析其与体重、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陕北白绒山羊GHR基因共出现II、ID、DD 3种基因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体重、髋宽、体高、荐高和胸深指标上,基因型ID或DD个体相比较II型个体更具显著性优势(P0.05),说明该位点等位基因D更有利于山羊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GHR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体重和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快速高效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用于防制奶牛子宫炎的乳酸菌菌株,本试验选取产后30~50 d的健康奶牛,采集子宫颈口处分泌物,利用MRS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初步筛选。纯化后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将具有乳酸球菌或乳酸杆菌典型形态的疑似菌株进行针对性生化鉴定。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扩增其16S rDNA全序列并测序,将所得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并检测分离菌株对山羊上皮细胞的黏附活性。结果显示,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13株乳酸菌,其中5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6株具有较强黏附上皮细胞的能力,7、12和23号3株兼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黏附上皮细胞能力。综上,本试验建立了健康奶牛子宫颈中乳酸菌的筛选方法,得到3株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乳酸菌,为制备微生态制剂提供了基础材料,对防制奶牛子宫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