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节水高肥效的生产最优灌溉和施肥技术,以陕西关中3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施氮量、施肥方式,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模式和施肥量对淀粉粘度性状有一定影响,而施肥方式对淀粉粘度性状没有影响.在冬灌1水+春灌1水模式下,峰值粘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灌水模式.随...  相似文献   
22.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中贮藏蛋白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簇毛麦染色体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利用A-PAGE、SDS-PAGE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技术对12个易位系及7个附加系的贮藏蛋白进行鉴定。将簇毛麦的一条ω-醇溶蛋白基因定位于1VL。结果表明:易位系T1DL·1VS可用来改良小麦品质;定位于簇毛麦1VS染色体上的高分子谷蛋白在小麦中表达不稳定;其他材料醇溶蛋白组成发生改变较小,可能对面筋相关品质影响不大,在育种工作中不会引起面筋相关品质下降;易位系材料中的小麦醇溶蛋白的质量分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3.
在200kg/hm2施N条件下,对17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干物质、果聚糖、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GY)、籽粒氮产量(GNY)及籽粒氮含量(G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积累的模式相似,在叶片、茎秆和植株中分别于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积累到最大值。在开花前,茎秆是贮存果聚糖的主要器官,叶片是氮的主要贮存器官,而在花期后,籽粒成为贮存果聚糖和氮最多的器官,其次为茎秆。从乳熟期至成熟期,随着干物质、果聚糖和氮在营养器官中积累的降低,GY、GNY和籽粒果聚糖积累快速增加。在多数取样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果聚糖积累与GY和GNY呈极显著正相关,与GNC呈负相关;成熟期植株氮积累与GY呈显著负相关,与GNC显著正相关;在花期后,叶片和茎秆氮积累与GY和GNY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4.
小麦新品种西农583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强筋,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干热风,综合抗性突出,成熟黄亮等特点。  相似文献   
25.
小麦高产品种籽粒灌浆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黄淮麦区13个具不同产量结构特征的高产品种(系)为试材,探讨了籽粒生长3个阶段的持续时间、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其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的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在籽粒生长各阶段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籽粒灌浆速率,特别是第2阶段灌浆速率对籽粒增重有重要影响,是籽粒增重的决定因子;千粒重与第2阶段灌浆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第2阶段灌浆速率显著增高是大粒品种的重要特征。饱满度在65%以上籽粒饱满,在45%以下籽粒秕瘦。  相似文献   
26.
董剑 《中国种业》2013,(2):65-65
西农351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弱冬性,抗寒、抗旱性好,株高78cm,叶片深绿上挺,秸秆坚硬,抗倒性好,冬季分蘖偏多,成穗率高.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蛋白质16%,容重818kg,湿面筋36%,稳定时间5.8min,为优质面条小麦.品种审定后,通过在渭南市临渭区进行试验、示范,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和使粮农增收,农技人员从整地、施肥、播种、病虫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整套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7.
克隆普通小麦3个基因组供体种的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 AIP2(ABI3 interacting protein 2),预测、分析其功能,阐明其保守区域在不同材料间的变异,为其进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普通小麦 AIP2基因的研究以及利用该基因改良穗发芽性状奠定基础。以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AA,2n=14)、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SS,2n=14)、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DD, 2n=14)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 AIP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基因结构及功能,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从小麦3个供体种材料中成功克隆 AIP2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非常保守,均为969 bp,编码323个氨基酸残基。3个供体材料间 AIP2氨基酸序列仅存在7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AIP2蛋白含有锌指环家族典型的锌指环结构域,进化分析发现, AIP2基因在植物中非常保守,推测该基因在禾谷类作物中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相似文献   
28.
董剑  杨华  赵万春  李晓燕  陈其皎  高翔 《作物学报》2013,39(8):1386-1390
为明确普通小麦中国春–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对农艺特性和加工品质的效应, 于2008-2010年在陕西杨凌连续2个生长季对这2个易位系和CS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加工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SDS-PAGE法对簇毛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染色体臂定位。结果表明, 这2个易位系的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同, 但比CS晚1~2 d, T1DS?1VL其他农艺性状与中国春相似, T1DL?1VS的春季单株分蘖、千粒重和单株粒重显著高于中国春;2个易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中国春无显著差异, T1DS?1VL的Zeleny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仪质量指数显著降低;相反, T1DL?1VS的这些性状值显著提高。说明T1DS?1VL易位系对小麦的面团强度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而T1DL?1VS易位系显著增强面筋强度。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 簇毛麦的1VS和1VL上均含有簇毛麦的HMW-GS基因Glu-V1, 但该基因在T1DL?1VS中的表达可能强于在T1DS?1VL中。  相似文献   
29.
优质强筋小麦陕253的面包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面包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面包硬度、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弹性、回复性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陕253面粉加水量及和面时间的最佳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添加剂组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水量及和面时间对陕253面包加工品质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且不同参数对加水量及和面时间反应趋势不同.添加一定量的改良剂可以改善面包的品质,但添加量过多对面包品质有负效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陕253面粉最佳加水量为小麦粉质量的62%,最佳和面时间为9 min;添加剂最优组合为卵磷脂1.3%、谷朊粉4%、小麦胚芽粉5%.  相似文献   
30.
三个小麦新品种萌发期和幼苗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鉴定西农538、西农556和西农558三个小麦新品种的抗旱特性,以抗旱性不同的三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晋麦47、小偃22和西农979为对照,通过在不同梯度的渗透胁迫(5%,10%,15%,20%PEG-6000)处理下,测定这6个品种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CAT)等指标,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模拟隶属函数等方法对这6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不同梯度的渗透胁迫处理下,各单项指标对不同品种抗旱性的影响不同,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2)通过主成分分析,5%和10%PEG胁迫下将12个单项指标转化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15%和20%PEG胁迫下将12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4种胁迫梯度下其累计贡献率依次达到了92.61%、92.96%、88.74%和93.12%。(3)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将这6个小麦品种分为三类:西农538与对照品种晋麦47为强抗旱型;西农558与对照品种小偃22为中等抗旱型;西农556与对照品种西农979为弱抗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