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红外技术在牧草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特点、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及其在国外牧草应用上的研究情况作一阐述,来推动近红外技术在我国牧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山西不同居群白羊草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山西不同居群白羊草抽穗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在绵羊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以安装永久性瘘管的杜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肉用绵公羊15只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不同居群白羊草抽穗期的DM和CP的降解率及降解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居群对白羊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太谷居群具有最高的粗蛋白质(CP)含量和最低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其次是原平和沁源居群。不同居群白羊草的DM和CP的降解特性不同,其中,太谷和原平居群72 h的DM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襄汾居群(P<0.05),太谷居群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46.39%,其次是原平和沁源居群;太谷和原平居群72 h同样有最高的CP降解率,显著高于降解率最低的芮城居群(P<0.05)。太谷居群的CP有效降解率最高,其次是方山和阳高居群,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太谷居群DM和CP降解率最高,优于其他居群。  相似文献   
43.
以山西地方优良种质--偏关苜蓿(Medicago sativa‘Pianguan’)为材料,采用20% PEG模拟干旱胁迫0, 24, 48, 72 h后,观测根、茎、叶各器官显微结构特征参数。利用单位干旱时间内各显微结构参数相对响应关系及干旱时间与干旱指标实测值关系,获取能够在显微结构尺度上定量评价植物体各组织对干旱胁迫响应关系的干旱指数:干旱响应率(RR)和干旱响应度(RD),旨在为干旱胁迫与细胞响应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结果表明:叶片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茎韧皮部厚度和筛管直径及髓腔直径、根直径和表皮厚度分别对干旱胁迫有相对较高的响应特征,其中叶片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茎髓腔直径的响应特征最高。综合响应率和响应度分析得出各器官对PEG的耐受性依次为根> 茎> 叶。  相似文献   
44.
不同株高的柠条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估测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整株挖掘法测量小株(0< h≤ 50cm)、中株(50< h≤ 100cm)、大株(h>100cm)3个株高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地上与地下器官生物量,分析其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并利用易测指标对其地上、地下和全株生物量构建估测模型,旨在揭示不同株高柠条的生物量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柠条地上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为老龄枝 >叶 >新生枝,随着株丛高度的增加,老龄枝生物量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而叶和新生枝生物量呈现降低趋势;柠条地下生物量随着土壤层次增加而呈降低趋势,3个株高柠条的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30cm,其中0~5cm所占比例最高,且同一层不同株高的柠条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不同;柠条地上、地下生物量呈幂函数生长关系,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高于地下生物量,随株高增大老龄枝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而叶、新生枝和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呈降低趋势。利用冠幅直径、高和冠幅体积构建的柠条地上、地下及全株生物量的模型较好,小珠和中株建立的估测模型为二次函数,大株建立的估测模型为幂函数,所筛选出来的3个株高最优生物量模型总相对误差(RS)范围为-3.9~-18.08,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范围为10.12~18.67,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5.
放牧对赖草群落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围封5年与自由放牧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进行整个生长季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动态观测,旨在了解放牧对赖草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围栏内外赖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放牧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围封样地(P<0.05),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不同;赖草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放牧显著降低群落地上生物量(P<0.05),在整个生长季放牧使群落盖度平均降低31.82%,群落高度平均降低36.37 cm;围封样地群落地下生物量在7月和9月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4148.4 和4359.27 g·m-2,放牧样地地下生物量在8月达到最大,为2559.28 g·m-2;群落地下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其中围封和放牧样地0~30 cm土层所占比例分别为75.64%和77.37%。适度放牧有利于促进赖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合理放牧降低草地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因此围栏封育能够促进赖草草地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转录因子CBF及其抗寒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植物的抗寒方面综述了转录因子CBF(CRT/DRE-binding factor)的发现、分类、结构、在植物抗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介绍了调控CBF和受CBF调控的其他分子的信息,较为系统地归纳了CBF研究的最新进展。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逆分子机制成为当前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转录因子是转录起始过程中RNA聚合酶所需的辅助因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自身无法启动基因转录,只有当转录因子结合在其识别的DNA序列上后,基因才开始转录。转录因子CBF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可以识别COR基因中的CRT/DRE(C repeat/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元件,从而启动COR基因转录,是植物抗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47.
盐胁迫对菊苣幼苗脯氨酸积累及其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康  刘艳香  董洁  周禾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1,19(1):102-106
以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菊苣幼苗体内脯氨酸代谢的影响,以期揭示菊苣中脯氨酸代谢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菊苣中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呈上升趋势;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但高浓度长时间处理后略有降低。研究表明,NaCl胁迫下谷氨酸(Glu)途径和鸟氨酸(Orn)途径对菊苣中脯氨酸的积累均有贡献,低浓度胁迫时P5CS起关键作用的Glu途径占主导地位,高浓度胁迫时δ-OAT起关键作用的Orn途径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8.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达乌里胡枝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山西的6个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为材料,通过测定干旱胁迫和复水后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在水分胁迫下和复水后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6个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Pn,TrGs值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光合作用减弱。其中沁水和沁源生态型的Pn下降速度快、幅度大、抗旱性差,阳泉和交口生态型的Pn下降速度慢、幅度小、抗旱性强;复水后抗旱性强的生态型恢复至正常状态的能力强,其WUE比抗旱性差的生态型高。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阳泉>交口>太谷>静乐>沁源>沁水。  相似文献   
49.
Na2CO3和NaHCO3胁迫下冰草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 (0,30,60,90,120,150 mmol/L)对冰草进行胁迫,测定冰草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2种碱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递增,冰草的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都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的碱胁迫对冰草生长有一定的补偿生长作用,碱胁迫下脯氨酸先于可溶性糖而累积, Na2CO3对冰草的胁迫作用大于NaHCO3。  相似文献   
50.
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0,12.5,25,50,75,100,150,200,300 mmol/L)对白羊草种子进行胁迫,测定其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耐盐指数和综合相对盐害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白羊草种子的萌发随着盐浓度的增高表现为低盐(12.5或25 mmol/L)促进、高盐(>25 mmol/L)抑制;在Na2SO4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