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353篇
基础科学   462篇
  262篇
综合类   2953篇
农作物   314篇
水产渔业   327篇
畜牧兽医   1690篇
园艺   598篇
植物保护   26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992.
[目的]应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实施监控,推动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基地准出制度的实施。[方法]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T)对采集的水产样品中可能残留的违禁药物氟苯尼考进行快速筛查。[结果]此方法氟苯尼考检测限能达到≤50μg/kg,能满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大大减少了基层对水产品安全检测的盲区。[结论]GICT是一种新型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可为水产品中的违禁药物残留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生境选择是动物对环境行为适应的重要内容,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目前大多数濒于灭绝的脊椎动物所面临的基本威胁。目前,针对高黎贡山地区羚牛的生态研究仍然较少,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龙江流域的羚牛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境选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羚牛对硝塘的利用强度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2)离硝塘的距离是影响羚牛生境利用强度的重要因子,其次为海拔梯度和平均海拔,离公路、水源和人便道的距离对羚牛生境利用强度影响不显著;3)研究区域设置的红外相机在硝塘中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最多,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再次验证了直接观察和痕迹观察的结果。因此,保护好独龙江流域的羚牛关键在于保护好硝塘以及附近连片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994.
马铃薯块茎淀粉组分(直链/支链淀粉比AM/AP)影响淀粉特性以及决定其在食品和其他工业上的应用。AM/AP的测定对其合理利用以及选育特异淀粉组分的专用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96孔板双波长法对马铃薯不同AM/AP比率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当测试样品AM/AP比率超过制作标准曲线的AM/AP比率(33.3%)时,测试结果明显高估直链淀粉含量。基于96孔板的碘染分析,建立了马铃薯AM/AP比率和最大吸收峰下波长的标准曲线:y=601.88x0.0215,R2=0.9999。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测试准确度和应用范围。利用该方法测试了198个马铃薯品种(系)以及高直链淀粉组分的转基因块茎,明确了收集的马铃薯品种(系)的直链淀粉组成范围为17.4%~33.3%。新建立的马铃薯淀粉组分测试方法为高效准确筛选遗传育种材料以及改良淀粉组分株系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探讨关键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在典型干旱区武威开展了关键生育期水分胁迫模拟试验,试验设置了CK(整个生育期供水充足的对照处理)、T1(拔节期持续干旱直至生育期结束)、T2(抽雄期持续干旱直至生育期结束)3种处理。结果表明,受水分胁迫影响,T1和T2干旱处理0—20cm和0—40cm土壤温度均高于CK处理,并且T2处理土壤温度高于T1处理;七叶期后,干旱处理剖面土壤含水量各层变化较大,至乳熟期,T1和T2处理土壤贮水量较CK分别减少了72%和57%;关键生育期的水分胁迫主要通过影响春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来影响最终的产量,T1和T2干旱处理产量分别减少了66.4%和54.2%,产量水平WUE分别减少了23.4%和13.1%。研究结果可为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干旱发生进行定量评估提供依据,为生态系统响应阈值的确定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作为污染区替代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了解桑树在重金属胁迫下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解释其生理学现象。本文以MnMTP1为目的基因,选取镉(Cd)吸收有明显差异的2个桑品种‘仙眠早’、‘浙葫芦桑’为试验材料,RT-PCR分析MnMTP1在2个桑品种根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nMTP1具有CDF家族的典型结构,与其他物种的MTPs同源性为63-69%;RT-PCR结果分析表明,MnMTP1基因在桑树根中的表达量在添Cd前后出现了明显变化,水培添Cd后,MnMT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仙眠早’中显著上调而在‘浙葫芦桑’中显著下调,与2个桑品种整株Cd含量的差异表现一致。试验证明,在受到Cd胁迫后,MnMT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桑树吸Cd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998.
为构建景天科多肉植物品种评价体系,筛选适宜宿迁地区引种栽培的多肉植物品种,从观赏质量、生态质量、繁殖养护难度、市场潜力4个方面构建景天科多肉植物品种评价体系,以株形、叶形、叶色、呈彩期、抗热性、抗寒性、抗病虫性、存活度、繁殖难度、养护难度、频度、销量、价格和价格浮动为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32种景天科多肉植物品种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14个评价指标中销量、抗热性、价格浮动、存活度、呈彩期权重值排在前5位,对景天科多肉植物品种综合质量影响较大;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将32个品种分为3个等级,评价等级为Ⅰ级的种类有8种,该类植物适合在宿迁地区引种应用;评价等级为Ⅱ级的种类有21种,引种应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评价等级为Ⅲ级的共有3种,不适合在宿迁地区引种栽培。运用层次分析法可有效地对景天科多肉品种综合评价分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栽培应用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幼龄茶园和未封行茶园是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本试验通过覆盖一种新型材料——防草布,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同时探究对茶园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覆盖防草布可以降低夏季茶园不同深层的土壤温度,同时可以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覆盖防草布对茶园行间杂草防治效果可达100%,比黑色地膜的93.5%高6.5%;覆盖防草布的防草成本仅为清耕除草的56.9%.覆盖防草布可以改善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茶树的生长,同时对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茶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以豫南地区42份茶树种质资源的茶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籽含仁率及茶籽仁的脂肪含量,范围分别在33.53%~71.60%、17.77%~38.39%。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茶籽仁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棕榈酸、硬脂酸、顺-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在2.64%~5.70%、0.21%~1.11%、7.33%~17.29%、0.09%~8.44%和0.01%~0.15%;相关性分析显示,顺-油酸与十三碳酸、十四碳酸和顺-二十碳二烯酸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反-油酸、顺-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除了水仙7202茶籽仁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为3.08∶12.16∶1,其余茶树种质资源茶籽仁中,这三类脂肪酸的比值均约为1∶2.69∶1.37。中黄1号、农抗早、迎霜、鄂茶11号、龙井43、中选8号、崂山3号和黄金叶8个茶树品种,不仅含仁率和脂肪含量较高,而且茶籽仁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丰富、均衡,可初步筛选出来作为豫南地区叶籽两用茶园的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