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1.
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人民贫困的成因以及主要采用的扶贫模式。分析认为,生态农业扶贫模式最具优势,并通过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进一步分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巩固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一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让良好生态产品资源优势成为丽水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二是增进山区人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三是破解生态产品资源开发利用人才缺乏的困境,四是完善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的基础设施,五是有效衔接政府行为和企业力量,协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12.
邹朝文  蒋凡 《吉林农业》2011,(2):109-109
四川玉米主要分布在盆中丘区,其播种面积占全省一半多,产量占2/3,是四川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一大食料及加工品原料作物。玉米属于相对高产的作物。但由于川中丘陵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坡耕地所占比重大,农田设施较差,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季节性灾害频繁发生,常常造成减产。文章就影响玉米单产的自然、栽培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玉米生产调整布局、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实现高产高效目标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摩尔比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处理阔叶材和针叶材,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表明,MUF改性木材效果与木材本身结构和树种有关,结构疏松、孔隙大的木材,MUF改性效果好.改性后木材微观结构受到破坏,导致杨木和杉木体积收缩(ASE值为负).改性后松木、杉木、桉木和椎木的顺纹抗压强度(CS)分别提高了66.33%、43.18%、32.67%和13.28%,但处理材抗弯强度(MOR)降低.MUF改善了阔叶材的耐腐蚀性,处理后的木材甲醛释放量均小于0.26 mg·L-1.  相似文献   
14.
15.
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阐述生态产品价值形成过程。分析认为,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由生态系统和人类劳动共同创造,其使用价值来源于生态产品多种功能所产生价值的叠加;生态产品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通过在费用对效用关系上的复杂博弈并达到均衡价格后,通过交易实现的价值。根据生态产品交换方式,其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有生态权属交易、经营开发利用和生态补偿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1~3年不同年度对生降香黄檀生长过程中的树高和地茎生长的影响,通过摘花处理以及不同季度的施肥对幼林降香黄檀树高和地茎的影响试验。在不同季度测量幼林降香黄檀的高和地茎净生长量;摘花处理后和不同季度施肥处理后测量降香黄檀的高和地茎净生长量。实验表明3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净生长量均比1年生和2年生大;摘花处理后对降香黄檀的生长量比不摘花处理增长约12%;通过试验得出在二月初施肥最有利于幼林降香黄檀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锐劲特和Bt混配防治水稻抗性二化螟(1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尹勇  蒋凡  罗林明 《植物医生》2005,18(4):27-28
水稻是四川省的重要粮食作物.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虫害,常年发生面积200万hm2左右,虽经大力防治,每年仍造成粮食实际损失10万t左右.随着杀虫双、杀虫单等沙蚕毒素杀螟药剂在四川省多年大面积使用,水稻二化螟对其产生极高抗性.二化螟危害逐年上升,已成为四川省水稻螟虫优势种群.近几年田间实践表明,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667m2 30 mL对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可达25~30 d,但其防治成本较高,农民很难接受.  相似文献   
18.
茶银尺蠖又名白尺蠖、青尺蠖,属鳞翅日尺蠖蛾科。该虫在我省茶区均有分布,是茶园常见的暴食性害虫。大发生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每年茶银尺蠖在我省主要茶叶产区均有零星发生,但危害不大。2009年3月该虫在夹江县等地局部茶园大面积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季茶叶产量,而且导致部分茶树树势衰退甚至死亡,对夏茶及次年茶叶生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害虫, 2004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为 1706万亩( 1亩 =1/15公顷,下同),其中玉米螟发生面积达 5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 31.65%.一些地方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为 10%~ 20%,个别田块高达 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农户收入. 2003年广元市植保站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了"生物导弹 "防治玉米螟的生防新技术,通过在该市剑阁、苍溪等地试验表明,防效较好,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因此, 2004年四川省植保站在中江、简阳等 12个玉米主产县(市、区)应用该技术进行了防治玉米螟示范推广,以丰富玉米 IPM技术,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20.
徐翔  蒋凡  刘世荣 《植物医生》2007,20(4):31-32
鼠害是农业生产和农民身体健康的大敌。近年来,由于自然情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四川省害鼠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危害加重。全省每年因鼠害损失粮食达25亿kg,其中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