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41.
以水稻二化螟为靶标,对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的防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较高,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其为害;药后21 d,白穗率控制在0.09%,虫伤株率控制在0.3%,残虫防效达86.0%.  相似文献   
4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发展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因此,试验、示范和推广安全、低毒、低残留、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生物农药,对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四川短尾Ju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短尾Ju(Anourosorex squamipes Milne-Edwards)是四川农田鼠形动物的优势种群之一。通过1993-1996年在四川省彭山县对该Ju的研究,报道了四川短尾Ju的生长发育、年龄结构、生境选择、取食范围,活动规率以及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该Ju个体生长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从幼体到成体平均体重增长37.4%,田间成体Ju所占比例为57.3%、幼体Ju占38.7%。老体Ju仅占4.1%。11月至次年2月,田间无老体Ju出现,这表明老体Ju难于越冬,说明该Ju的寿命最长不超过一年。该Ju喜在潮湿、背光、食物来源丰富的地方营巢,洞系结构简单,通常由洞口、洞道、巢室等组成,其活动高峰期为23时至次晨1时,该Ju食性较杂,主要食物为蝗蚓和昆虫,同时也危害各种种子、谷物类作物,四川短尾Ju生殖能力较强,4-5月其数量增长指数可达1.03-1.13。  相似文献   
44.
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及pH值对其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及pH值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供试的5^#土壤中解吸为负滞后作用,而在其余7种供试土壤中的解吸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滞后作用不但与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有关,而且也与土壤一水系统中除草剂的初始解吸浓度有关。供试4种土壤在pH较低的环境下对烟嘧磺隆的吸附能力较强,随着pH值的升高,其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5.
热力烟雾机在四川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热力烟雾机与常规手动喷雾器对水稻稻飞虱、枇杷梨黄木虱、柑橘全爪螨、大棚番茄白粉虱进行多点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力烟雾机表现出省时、省力、省水、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节省农药、对田间有害生物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更新和替代老式施药器械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46.
甲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甲磺隆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安全使用及对水资源的风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衡振荡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隆在8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运用数学模型对其在土壤的吸附-解吸特性及迁移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隆在5#土壤中未产生吸附,在其余7种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曲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吸附常数(KI-ads)在0.466~3.219 mg1-n·Ln/kg之间,其中在2#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线属S型等温吸附线,而在其它土壤中属L型等温吸附线;其滞后系数(H)在0.167~0.670之间,解吸存在滞后现象.此外,Kf-ads和解析常数(Kf-des)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粘土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平均滞后系数(Ha)与有机质含量和粘土含量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甲磺隆在土壤中具有较低的吸附值,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对水体存在风险.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和pH在吸附-解吸过程中均属支配因素.
Abstract: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sulfuron-methyl in soils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evaluating its safe use in fields and the risk to water resources.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the batch equilibration and HPLC techniques, furthermor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mathematic model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the shift of the herbicide in soi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of metsulfuron-methyl fitted for Freundlich model well, and the physical reaction made main contribution during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 The adsorption values (Kf-ads) of metsulfuron-methyl in 8 types of the isotherms of other types of soil resembled L-type isotherm. The results of desorption indicated that the hystersis phenomena appeared during the desorption process, and the hystersis coefficient(H)of the herbicides in the 8 soils studied varied from 0. 167 to 0. 670. Furthermore, Kf-ads and desorption values (Kf-des)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M% and clay content,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pH. Average hysteresis coefficient (Ha)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M% and clay content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pH.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metsulfuron-methyl in the test soils was low and un-reversible adsorption existed in the process, which would induce the substantial shift of the herbicide after being applied in the field. It could move to the underground or to underground water, thus imposing risks to the environm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including OM%, clay content and pH of soil, were the dominating factors during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相似文献   
47.
四川无农药污染茶叶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茶叶资源丰富,现种植面积 7.7万 hm2,年产量达 5万 t。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对茶叶的污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生产优质、无农药污染的茶叶已成为本省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 1四川茶区特点 1.1自然条件较好,茶区分布较广,但茶叶生产后劲不足四川茶区主要分布在边远高山区和丘陵区,产茶县超过 100个,主产茶县 20个以上。茶区大多远离城市、工业区,生态环境较好。但目前良种茶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40%,特别是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48.
家栖鼠对不同类型毒饵站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家栖鼠在竹筒毒饵站中取食量最大[1]。为进一步了解家栖鼠在农舍不同位置毒饵站中取食的差异,提高投饵准确性,2003年11月进行了家栖鼠对毒饵站在农舍放置位置的选择性的实验研究。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彭山县观音镇地处成都平原,年平均气温16!7℃,雨量充沛。大春以水稻为主,小春以小麦和油菜为主。主要害鼠有四川短尾鼩、褐家鼠、小家鼠等。试验在3个村进行。其中杨柳村和陈家村农户经济状况较好,农舍以楼房为主,相对集中;梓潼村农舍以平房为主,较分散,鼠害重于其他两个村。2材料与方法在观音镇…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1~3年不同年度对生降香黄檀生长过程中的树高和地茎生长的影响,通过摘花处理以及不同季度的施肥对幼林降香黄檀树高和地茎的影响试验。在不同季度测量幼林降香黄檀的高和地茎净生长量;摘花处理后和不同季度施肥处理后测量降香黄檀的高和地茎净生长量。实验表明3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净生长量均比1年生和2年生大;摘花处理后对降香黄檀的生长量比不摘花处理增长约12%;通过试验得出在二月初施肥最有利于幼林降香黄檀的生长。  相似文献   
50.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台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茵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