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豆异黄酮属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还具有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抗真菌、抗溶血与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将对大豆异黄酮调控免疫机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肉鸭是一种广受消费者喜爱的禽类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逐步调整,促进肉鸭的快速生长,改善肉鸭胴体品质和肉质风味,同时保证肉鸭的健康、无药物残留,在肉鸭生产中变得日趋重要.为满足生产需求,肉鸭的营养与饲料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饲用抗菌素、β-兴奋剂、有机铬、有机胂制剂、L-肉碱、香味剂、酸化剂、酶制剂、甜菜碱、碘化酪蛋白在肉鸭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天南星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在动物肠道中进行吸收代谢,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衰老、神经保护、免疫调节及代谢调控等作用。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差,为提高姜黄素的利用度,通常将其制成多种制剂及配型(如膜制剂、纤维制剂、乳制剂、水凝胶制剂、胡椒碱、半萜类化合物、环糊精、葫芦巴膳食纤维和卵磷脂)。不同的制剂及配型可增加姜黄素产物稳定性,保障姜黄素的有效利用。家禽主要通过下丘脑 - 性腺轴负反馈调节机制来调控生殖细胞发育,实现繁殖调控。此外,家禽的繁殖性能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最大。光照刺激产生的褪黑素具有强抗氧化性,能通过缓解卵巢和睾丸组织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来抑制凋亡和衰老,保障下丘脑 - 性腺轴负反馈调节机制的稳定和氧化应激状态下的卵泡发育。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血清素是褪黑素的前体物质,可以影响褪黑素的生成;其次肠道微生物刺激肠上皮细胞中的传入神经直接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肠道内产生的雌二醇(E2)可以通过血液进入卵巢组织,并促进卵巢发育。研究发现,姜黄素可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在体内发挥功能作用,但姜黄素是否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来影响家禽的繁殖性能亟待探究。该文综述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代谢方式、产品研发利用以及对家禽繁殖调控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姜黄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不同形式和水平铜、铁、锌对生长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90头平均体重为27kg左右的生长猪,研究不同剂量和形式的铜、铁、锌的促生长效果。对照组为无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Ⅰ组),4个处理组水平分别为有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Ⅱ组);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Ⅲ组);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Ⅳ组);无机源NRC(1998)水平加上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Ⅴ组)。每处理3个重复。结果,生产性能各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的血铜水平极显著高于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余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血液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各组呈无规则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照组低于其他各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排出的铜、铁、锌含量则与日粮中的铜、铁、锌水平有关。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铜、铁、锌源,按照NRC(1998)标准铜、铁、锌需要量的一半所配制的日粮,并没有降低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而且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不大。但其粪中的铜、铁、锌排泄量减少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钙、磷水平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胫骨指标和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 080只1日龄岭南黄羽肉公雏,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正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添加磷酸氢钙;中钙、磷水平饲粮组(MP组)磷酸氢钙添加量降低50%,MP+2000、MP+4000组分别在MP组基础上添加2 000、4 000 FTU/kg植酸酶;低钙、磷水平饲粮组(LP组)不添加磷酸氢钙,LP+2000、LP+4000组分别在LP组基础上添加2 000、4 000 FTU/kg植酸酶。各组钙磷比保持在1.4∶1.0。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各植酸酶添加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MP组(P 0.05),且MP+4000、LP+4000组显著高于PC组(P0.05)。2) MP+2000、MP+4000组胫骨骨密度显著高于MP组(P 0.05);各植酸酶添加组胫骨脱脂脱水重显著高于MP组(P 0.05),LP+4000、MP+2000、MP+4000组显著高于PC组(P 0. 05); LP+2000、LP+4000组胫骨灰分含量显著低于MP、PC组(P0.05); LP+2000组胫骨磷、钙含量显著低于MP、PC组(P0.05)。3)各植酸酶添加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MP组(P0.05)。4) MP+4000组肾脏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P、PC组(P0.05)。5) LP+4000组粪钙含量显著低于MP组(P0.05),LP+2000、LP+4000组显著低于PC组(P0.05); LP+2000、LP+4000组粪磷含量显著低于MP组(P 0.05),MP+4000、LP+2000、LP+4000组显著低于PC组(P 0.05); LP+4000组钙代谢率显著高于PC组(P 0.05)。综上,低钙、磷水平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提高1~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胫骨脱水脱脂重,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中钙、磷水平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提高胫骨密度,上调肾脏Fgfr1基因的表达。仅考虑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胫骨指标及钙磷代谢指标,1~42日龄岭南黄羽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以部分或者完全代替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36.
1国外肉鸡营养与饲料研究发展动态2012年,国际上关于优质鸡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见3篇相关的研究报道。Laudadio等[1]研究了豌豆替代豆粕对珍珠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Rikimaru等[2]发现胆囊收缩素A型受体与日本本地鸡(Hina-dori)生长性能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可用于改善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7.
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铜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黄羽肉公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血清铜含量等的影响,以探讨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铜的需要量。选用43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9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组1(对照组)为基础饲粮组(铜水平为2.74 mg/kg),组2~6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6、32、64 mg/kg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6和32 mg/kg铜组显著提高试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16和32 mg/kg铜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32和64 mg/kg铜组肝脏Cu 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胸肌中Cu Zn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32和64 mg/kg铜显著降低了胸肌丙二醛(M DA)含量(P<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6、32、64 mg/kg铜显著降低了血清铜蓝蛋白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8、16 mg/kg铜组肝脏铜含量显著降低(P<0.05),铜添加水平对血清铜含量和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饲粮铜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16和32 mg/kg,加上基础饲粮铜水平为2.74 mg/kg,则该阶段黄羽肉公鸡铜需要量分别为18.74和34.74 mg/kg;以生长性能和肝脏Cu Zn-SOD活性为依据,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估测得到43~63日龄黄羽肉公鸡铜需要量分别为19.94和38.34 mg/kg。  相似文献   
38.
共扼亚油酸是最新提出的一种具有抵抗人类癌症、糖尿病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等作用的天然脂肪酸。有报道表明,共扼亚油酸具有降低动物体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饲粮中添加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育雏阶段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肉鸡生产中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1 200只1日龄清远麻鸡母鸡分成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3个处理组(NC、GLS及SI)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 mg/kg纳米铜、600 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 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30天。试验结束后,采集试验鸡血浆、空肠黏膜样品,测定血液抗氧化相关生化指标及肠道免疫因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饲粮添加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清远麻鸡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灵芝孢子粉显著提高了30日龄清远麻鸡的胸腺比例(P<0.05)。③纳米铜显著提高了清远麻鸡的空肠绒毛隐窝比(P<0.05)。④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均显著增加了清远麻鸡血浆和空肠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纳米铜显著增加了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P<0.05)、降低了空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血浆与空肠MDA含量(P<0.05)。⑤纳米铜组清远麻鸡空肠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灵芝孢子粉组清远麻鸡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肠中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清远麻鸡肉仔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均可改善抗氧化性能指标;纳米铜可提高空肠绒毛隐窝比,纳米铜与灵芝孢子粉可调节免疫因子分泌。其中纳米铜对抗氧化性能的调节作用最优,灵芝孢子粉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钙磷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胫骨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钙磷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 080只1日龄岭南黄羽肉公雏,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鸡):对照(PC)组(正常的磷酸氢钙添加水平,非植酸磷水平达到标准要求)、中非植酸磷(MP)组(PC组降低50%磷酸氢钙添加水平,非植酸磷水平减少1/3)、MP+2 000组(MP组+2 000 FTU/kg植酸酶)、MP+4 000组(M P组+4 000 FTU/kg植酸酶)、低非植酸磷(LP)+2 000组[PC组不添加磷酸氢钙,非植酸磷水平减少2/3+2 000 FTU/kg植酸酶)、LP+4 000组(PC组不添加磷酸氢钙,非植酸磷水平减少2/3+4 000 FTU/kg植酸酶),各组饲粮钙磷比保持在1.4∶1.0左右。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PC组相比,MP+4 000、LP+4 000组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各植酸酶添加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与MP组相比,各植酸酶添加组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P=0.088)。2)与PC组相比,M P+4 000、LP+4 000组胫骨折断力显著提高(P0.05); M P组胫骨脱水脱脂重、灰分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MP组相比,各植酸酶添加组胫骨折断力显著提高(P0.05); MP+4 000组胫骨脱水脱脂重显著提高(P0.05); MP+4 000、LP+4 000组胫骨灰分、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植酸酶的添加有升高胫骨钙含量的趋势(P=0.055)。3)与PC组相比,MP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MP组相比,MP+2000、MP+4 000、LP+4 000组血清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植酸酶添加组血清钙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54),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P=0.089)。4)与PC组相比,MP组肾脏克洛索蛋白、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MP组相比,MP+4 000组肾脏克洛索蛋白、Fgfr1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添加植酸酶对肾脏1α-羟化酶基因表达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低钙磷饲粮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可提高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促进矿物元素在胫骨的沉积,改善胫骨性能,调节血液和肾脏钙磷代谢,维持机体钙磷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