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01.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6组实验饲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75、150、300、600和1 200mg/kg的肌醇,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1±0.24)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8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醇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全鱼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饲料中肌醇的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肌醇含量增加,胭脂鱼幼鱼增重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均在300 mg/kg组时达到稳定;饲料肌醇对全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肌肉脂肪含量在300 mg/kg组时显著低于未添加组;饲料中肌醇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显著性影响;饲料中肌醇(150 mg/kg)不足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补充310.3 mg/kg的肌醇时,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  相似文献   
302.
<正>河蟹养殖是昆山市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借助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优势,相比其他河蟹产地昆山市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走上了"高大上"路线:"高"是指投入高、品牌高端、价格高;"大"是指放养大亲本河蟹培育出来的大规格扣蟹、养出的成蟹规格大;"上"是指河蟹品质优、以只论价、上档次。随着河蟹养殖水平的逐步提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养殖高效典型,2018年昆山市巴城镇新开河村养殖户姚木生10亩池塘共收获河蟹3257只,产量859.5千克,销售收入653090元。雌、雄蟹平均规格264克/只,平均亩  相似文献   
303.
为确定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成鱼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L),实验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料C/L比例分别为1.53、2.36、3.55、5.58、9.85、21.82。投喂初始质量为(218.33±11.03) g的吉富罗非鱼成鱼56 d。结果显示,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C/L比例为3.55时最高,显著高于C/L比例1.53、9.85和21.82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在C/L比例介于2.36~5.58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53和21.82组(P0.05)。随着饲料C/L比例的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成活率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随饲料C/L比例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随C/L比例升高而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LU)含量则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分别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与碳水化合物水平及脂肪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的C/L比例分别是4.19、4.15和4.11。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C/L比例为4.11~4.19。  相似文献   
304.
牛鹏飞  王燕春  蒋明 《猪业科学》2022,39(8):108-109
缩宫素即催产素,是一种垂体神经激素。缩宫素能够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主要用于动物引产、催乳、产前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产后出血等。而卡贝缩宫素是一种缩宫素的长效九肽合成类似物,其临床和药理性质与天然缩宫素相似,相比于传统缩宫素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更长,收缩频率更高、也更温和。当前,卡贝缩宫素主要用于人药,针对治疗和预防产妇分娩乏力及产后出血。随着技术的进步,卡贝缩宫素开始应用于母猪,主要用于缩短母猪产程及产仔间隔、减少因产程过长引发的死胎率升高、促进母猪排乳以及产后早期使用促进子宫复旧等。  相似文献   
305.
SKIP(SKI-interacting protein)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青花菜为材料,在克隆SKIP基因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其在生物(寄生霜霉菌、野油菜黄单胞菌)、非生物(NaCl、PEG6000)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青花菜SKIP基因全长为1 836 bp,没有内含子;BoiSKIP编码611个氨基酸,具1个SNW/SKI结构域,位于推导蛋白质序列的188-347处;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69.22 ku,理论等电点为9.15,平均亲水性指数为-1.12,为亲水性蛋白质。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芸薹属植物的SKIP聚为一组,支持率达100%,BoiSKIP与甘蓝SKIP的关系最近,它们处于同一分支。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BoiSKIP的表达受NaCl和PEG6000的诱导,表达量分别在诱导24、12 h达到最大;BoiSKIP受寄生霜霉菌和野油菜黄单胞菌的诱导,分别在处理24 h和72 h达到最大值。青花菜SKI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为后续开展该基因在抗逆反应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6.
炭疽病是浙江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 subsp.jasminoides)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并威胁该珍稀物种的生存。为明确引起浙江七子花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以病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真菌,在确定致病性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法对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叶片中共分离到3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证实仅1个菌株(QZH)能引起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与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一致。多基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菌株QZH与果生刺盘孢菌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并具有较高的支持率。综合形态学特征与多基因鉴定鉴定结果,确定引起浙江七子花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果生刺盘孢菌。浙江七子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后续开展该病害的有效防治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7.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5) g杂交鲌的外部形态特征、消化道、各部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呈z字型盘旋,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胰腺组织在肝脏中成弥散性分布。(2)杂交鲌肠道系数为0.94±0.09,口咽腔长/头长比值为0.21±0.05,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3)杂交鲌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者的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相互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食道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最长,分别为(522.59±34.06)μm和(3 489.5±114.38)μm;后肠最短分别为(163.94±4.76)μm和(1 937.37±64.32)μm。(4)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内呈不均匀分布,食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内...  相似文献   
308.
以养殖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采用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胃含物情况。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为86.87%,其胃含物以浮游植物和碎屑为主,其中胃内主要的食物成分是小球藻(Chlorella)和裸藻(Euglena),后肠中则以隐藻和颤藻为主;铜锈环棱螺胃内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23门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等88属组成,其中真菌类群主要由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5门和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曲霉菌属(Aspergillus)、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50属组成。研究结果可为铜锈环棱螺饵料生物学和生态食物网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开展其人工养殖提供基础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09.
苔藓植物园林景观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和  蒋明  张力 《广东园林》2010,32(1):31-34
中国是世界上苔藓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很少被应用于园林造景。本文简要介绍了苔藓植物在宏观和微观园林景观上的应用,苔藓造景的优势以及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在苔藓园艺方面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