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疱疹Ⅰ型病毒引起的牛结膜炎,生殖道炎、呼吸道炎、脑膜脑炎等症状的疾病。在西安市疫病普查工作中首次应用核酸探针对种公牛的精液与鼻拭子进行抽样检查,发现5头牛为阳性,其中4头牛的血清学反应也为阳性,可见此病在西安市已开始流行。由于核酸探针方法简单,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合于疫病普查工作,现将实验方法与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3.
波尔山羊是近年来各地广泛引种,进行繁殖育种和杂交的优质肉羊品种。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杂种羊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生长快、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成为养羊户的热门首选羊,给波尔山羊种羊饲养者带来了极高的利润,普通肉羊饲养户也从中获得了效益。  相似文献   
64.
应用PCR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PCR对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细胞培养毒的检测与细胞培养CPE、电镜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经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NZ—2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用此PCR方法扩增羊痘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舌病病毒,结果均为阴性。此方法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是可行的、特异的。  相似文献   
65.
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瘟病毒田间株XN株的E0蛋白基因,构建E0基因的重组质粒,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E0蛋白DNA序列与国内几株流行株的同源性高达99%,与CSFV-1、CSFV-2群猪瘟病毒的差异较大,该病毒E0蛋白191~227段DNA和氨基酸序列与国内流行株比较同源性相对较高,而与不同基因群CSFV国外流行株比较时同源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6.
禽脑脊髓炎(AE)在最近几年连续出现发病,对雏鸡和产蛋鸡都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现将AE与其它病的鉴别和免疫控制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7.
用表达的口蹄疫3A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试验,对口蹄疫病毒感染血清、免疫血清和其它非口蹄疫病毒血清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3A蛋白间接ELISA试验对口蹄疫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区分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猪血清和疫苗免疫猪血清。  相似文献   
68.
将3种检测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试验进行了比较。这3种间接ELISA试验检测田间血清样品的最低符合率为96%,最高符合率达98%:有2种间接ELISA试验可以检测到感染口蹄疫第10天后血清中的口蹄疫感染抗体.有1种间接ELISA试验可以检测到感染口蹄疫第14天后血清中的口蹄疫感染抗体;这3种间接ELISA试验检测12份已知口蹄疫阳性血清的试验结果吻合。研究表明.这3种间接ELISA试验方法对于检测口蹄疫感染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其中猪口蹄疫3A蛋白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在灵敏性、特异性和符合率方面更优于另外2种试剂盒。  相似文献   
69.
我国从1998年进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以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少大量流行病学和风险分析数据、资料的支撑,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存在目标过高、脱离现状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对动物疫病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确定其实际动物卫生状况是解决我国无疫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建设科学、合理、符合国际组织要求的无疫区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70.
为改进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方法,用5株标准菌株在96孔U型板上进行微量凝集试验,优选了反应及观察条件:每孔中加50μL菌体抗原(浓度为1.5×109-2.0×109个菌/mL)和50μLO抗原单因子血清(稀释度从1/10-1/80)混合,于37℃反应1.5-2h,阳性结果可在黑色背景上清晰观察到片状凝集。试验各株均与原血清型一致。用此法对17株来自山东某地的鸡大肠杆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O78为5株,O365株,O1314株,O703株,与以前用常规方法对该地区菌型鉴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