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1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在环丙沙星抗生素压力下突变频率及在耐药发展过程中靶位基因突变、外排泵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差异。选取临床分离的印第安纳型、肠炎型和鼠伤寒型沙门氏菌的敏感菌株,在环丙沙星压力下诱导耐药突变,分别获得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耐药突变株。分别检测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突变株的突变频率、靶位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和外排泵调控基因ramR-ramA突变及外排泵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母株在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存在情况下环丙沙星药物的蓄积浓度,以确定母株是否存在外排泵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环丙沙星压力下,印第安纳型沙门氏菌较肠炎型和鼠伤寒型有更高的突变频率,易获得耐药株;印第安纳血清型菌株耐药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靶位基因gyrA发生单突变,协同外排泵外排作用增强而获得高水平耐药;肠炎型沙门氏菌耐药性获得主要是由于靶位基因gyrA发生83和87位双位点突变,并随着gyrB和parC基因的多位点同时突变而获得高水平耐药,耐药性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外排泵作用参与;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抗生素压力下不易发展成耐药菌,耐药性发生主要是由于靶位基因gyrB发生突变,而伴随parC基因突变及微弱的外排泵作用导致耐药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12.
中兽药代谢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说国内中兽药发展水平,并结合实验室相关研究,得出中药代谢及动力学须与中医的传统理论结合,体现多组分的药效特点,将有助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相似文献   
113.
动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药学专业是应我国动物药业发展需求而创办的新专业,准确定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该专业的基础和关键。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确立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广适应"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目的,构建了兽医学和药学知识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4.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基因芯片的制备,信号检测及其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5.
人工合成抗菌药--磺胺类及二氨嘧啶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杖榴  肖田安 《中国家禽》2002,24(12):33-34
1发展简史 1.1磺胺类 磺胺类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的细菌性感染作全身用药的第一类化学治疗药.在青霉素使用之前,磺胺类是抗菌化学治疗的主要药物,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好的医疗记录.在发现磺胺以后十年时间里,就有超过5400种同系物被合成和研究(到目前已有8000种以上),但有医疗价值的不过20多种.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报道以国内新近研制的畜禽专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乙基环丙沙星(Enrof-loxacin),进行对实验性感染猪链球菌病及水肿病的药效学研究(230头猪)。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乙基环丙沙星对兰氏C群类马链球菌(C_(55120))和猪大肠杆菌(O_(5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8及0.05μg/ml。肌注给药对猪链球菌病和水肿病的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乙基环丙沙星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25、2.5、10mg/kg)用药60(每天2次)对猪链球病的治愈率分别是50%、95%及95%,而链球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70%;乙基环丙沙星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25、2.5、10mg/kg)用药3d(每隔12h给药一次)对猪水肿病的治愈率分别是85%、90%及90%;而大肠杆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90%。  相似文献   
117.
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上大量应用,对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促进生长、提高畜牧业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动物使用抗菌药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一方面造成动物疾病防治屡屡失败;另一方面大量的动物源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如是病原菌则直接导致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如是非病原性耐药菌则可能在人体肠道中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病原菌而引发疾病。因此,食品动物源耐药菌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8.
喹乙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促生长剂,对一些敏感致病菌有防治作用。国外主要用作猪、犊牛的促生长添加剂,而我国更多地用于禽的饲料添加剂,并作为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某些疾病的防治药物。由于家禽对其敏感、安全范围小,近年来,因为误用或混料不均匀引起的家禽中毒屡...  相似文献   
119.
中兽药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说国内中兽药发展水平,并结合实验室相关研究,得出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紧密结合将有助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测定了恩诺沙星的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测定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摇瓶法和振荡法测得25℃时恩诺沙星的水中溶解度分别为161.33mg/L、243.28mg/L、202.56mg/L,说明思诺沙星属于难溶于水的化合物。3种方法中,药典法测定费时短,但结果偏低;振荡法和摇瓶法测定所需时间较长,但结果较为准确。采用摇瓶法测得25℃时,恩诺沙星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为4.45,说明恩诺沙星有一定程度的亲脂性,较易在生物体内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