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为鉴定临床上常见的3种沙门菌血清型,针对特异性基因invA(沙门菌属)、sdfl(肠炎沙门菌)、Stm4495(鼠伤寒沙门菌)和SPUL-2693(鸡白痢沙门菌)设计引物,利用标准菌株通过优化体系成功建立了沙门菌的四重PCR检测方法.结果 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下限:基因组为500 pg/mL,菌液为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比较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ic-CLEIA)与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dc-CLEIA)检测家禽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方法,采用二因子交叉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包被原浓度和抗体稀释度,建立ic-CLEIA和dc-CLEIA。结果显示:icCLEIA在0.05~5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3 5x+0.417 9(R2=0.994 6),灵敏度(IC50)为0.611 ng/m L,检出限(LOD)为15 pg/m 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1.79%和1.02%,家禽饲料添加样品回收率为91.9%~112.1%,变异系数小于10.5%;dcCLEIA在0.025~5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6 5x+0.334 1(R2=0.991 8),灵敏度(IC50)为0.372 ng/m L,检出限(LOD)为3 pg/m 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1.16%和1.20%,添加样品回收率为87.3%~119.3%,变异系数小于9.8%。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精确,灵敏度高,均可作为定量检测ZEN的有效手段;与ic-CLEIA相比,dc-CLEIA更适用于检测家禽饲料中的ZE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一个适于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基因打靶载体,并分析转化四膜虫的特性。【方法】以嗜热四膜虫组蛋白H4-I基因作为启动子,利用H4-I基因的5′和3′侧翼区作为同源臂,并且保留H4-I基因编码区的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GA,中间嵌入巴龙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eo,从而构建一个基因打靶载体。将该载体电击转化到嗜热四膜虫接合株体内,使其同源重组到四膜虫H4-I基因上。通过巴龙霉素抗性筛选、PCR扩增目的基因对抗性虫株进行鉴定。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抗性虫株形态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适于嗜热四膜虫的基因打靶载体,将其电击转化到四膜虫体内,抗性虫株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普通四膜虫,显微镜观察抗性虫株形态变小,大约是正常形态的1/20~1/30,抗性虫株表面光滑,未见纤毛。【结论】利用基因打靶载体将neo基因定向整合到四膜虫H4-Ⅰ基因内部,为今后在嗜热四膜虫体内表达外源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合成游离3,3',5,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的完全抗原FT4-BSA和FT4-OVA,将FT4-BSA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鼠,以FT4-OVA为包被原,利用ELISA方法确定抗FT4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敏感性。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出分泌抗T4单克隆抗体(T4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单抗。经检测,腹水单抗效价是1∶9.0×104,以此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是24.7 ng/mL;FT4单抗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交叉反应率是4.2%,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无交叉反应;经抗体类型鉴定,获得的单抗重链属于IgG1亚类,轻链属于κ型。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单抗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能够为T4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相关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对醛基苯甲酸(CPA)与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进行衍生化,得到衍生物CPAMOZ,并通过质谱法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然后采用混合酸酐法将CPAMOZ与载体蛋白偶联,采用紫外扫描(UV)法对偶联物进行验证。用偶联成功的人工全抗原(CPAMOZ-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8×104,对NPAMOZ的半数抑制量为26.55μg/L,间接竞争ELISA鉴定小鼠血清多克隆抗体,与NPAMOZ、CPAMOZ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44.8%,与AMOZ、对醛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醛以及同类其他三种药物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原药及其代谢物以及代谢物衍生物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01%。结果表明,制备的AMOZ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进一步制备AMOZ单克隆抗体和研制快速筛选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快捷、准确、高效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以副溶血弧菌种属特异性基因toxR和毒力因子tdh、tr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及相应TaqMan探针,并在toxR、tdh和trh基因的3个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HEX、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BHQ1淬灭荧光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建立一种基于Taq Man探针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本试验所建立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达到了10 CFU/m L,重复性试验中每组变异系数均小于1%;检测人工染菌的虾肉和贝类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亦达到10 CFU/m L,且整个检测扩增时间大约为1 h。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且耗时短,是高通量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建立免疫磁珠分离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PCR)技术相结合快速检测肉制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的方法。利用改良热酚-水法提取EHEC O157的O-特异性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s,O-SP)作为筛选抗原,制备抗EHEC O157 O-SP单克隆抗体。将PM 3-50纳米磁珠经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后,与抗EHEC O157 O-SP单克隆抗体结合,得到偶联量为150μg/mg的免疫磁珠。免疫磁珠的最高捕获量为13748.33 CFU/0.2 mg,在肉制品中特异性捕获的最低检测限为2.2 CFU/m L。根据EHEC 0157血清型的特异性基因rfb E(Gen Bank登录号:S83460)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将IMS与RT-PCR相结合进行检测EHEC O157。当肉制品中EHEC O157含量≥1 CFU/g(2.5 g样本),免疫磁珠能捕获,并通过EC肉汤培养基增殖3h后,RT-PCR即可成功检测,全程只需6-7 h。IMS-RT-PCR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在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了EHEC O157的检测限,在防范肉制品源性致病性EHEC O157传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快速检测致病性创伤弧菌两种毒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分别以创伤弧菌溶血素A基因(hemolysin gene A,HA)和多重毒素(repeats in toxin,RTX)毒力基因的保守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内、外引物。通过肉眼观察白色沉淀初步判断检测结果,通过琼脂糖电泳最终确定检测结果。LAMP检测创伤弧菌的两种基因的灵敏度都达到10 CFU/mL。特异性结果表明致病性创伤弧菌的结果为阳性,而其他几种常见弧菌和食源菌检测结果为阴性。在人工模拟样品检测中,LAMP结果显示,采用水煮法提取DNA,从样品处理到报告结果耗时1.5 h,鱼肉中创伤弧菌的检出限为1×10~2 CFU/g(RTX)和1×10~4 CFU/g(HA);采用同样方法提取DNA进行普通PCR,其检出限为1×10~3 CFU/g(RTX)和1×10~4 CFU/g(HA),耗时4 h。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创伤弧菌两种毒力基因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法简便等优点,适用于食品和养殖业中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猪流感病毒噬菌体抗体库,并筛选出猪流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单链抗体(scFv)。以猪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提取脾细胞总RNA,反转录后以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VH基因和VL基因,并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用柔性多肽Linker接头(Gly4Ser)按VH-Linker-VL方式将VH基因和VL基因拼接成scFv基因片段。将scFv基因和pCANTAB5E载体分别双酶切(SfiⅠ/NotⅠ)后连接,转化宿主菌TG1,经过辅助噬菌体M13K07拯救,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猪流感病毒为抗原包被96孔酶标板,经过3轮的亲和富集筛选,用Phage-ELISA鉴定阳性重组抗体。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库容约为4×106cfu/mL抗猪流感病毒的单链抗体库,并筛选出4株特异性抗猪流感病毒的scFv抗体,能够与鼠源阳性多抗进行竞争结合猪流感病毒,为抗猪流感病毒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研究抗猪流感病毒(SIV)单链抗体(scF v)的功能,以及抗体的放大生产和应用,在获得特异性抗体SIV scF v编码基因的基础上,建立该单链抗体的原核高效表达体系,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复性纯化和活性测定。通过PCR从重组噬粒中扩增抗scF v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scF v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过复性和纯化可获得可溶性的重组scF v,分子质量约为33 ku。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表明,复性后的scF v与包被在酶标板上的SIV具有特异的结合反应,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重组scF v可以与其他2株SIV国内分离株特异性结合,提示重组scF v可能针对的是该病毒的保守区域。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具有中和H1N1猪流感病毒活性的重组抗SIV scF v,为深入研究其功能以及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