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20篇
  23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猪病防控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为:以病毒病为主、环境、毒株变异、多病混合等,结合这些难点给出了应对措施,旨在更好的对猪病进行防控,进而促进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2.
根据当今社会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应用特色植物种质资源,结合2016上海(国际)花展"精致园艺、美丽家园"的主题,从植物种类、主题创意、景观布局、水循环系统、季相表现、色彩配置、造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师范大学景点"水清木华、师风海韵"雨水花园的构建特色。探讨了将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植物造景、生态型自洁水循环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对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为了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超强抗寒品种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的抗寒机理,本研究采用TCA(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低温胁迫(4℃,7 d)前后的叶片总蛋白,对蛋白提取方法、IPG(固定pH梯度)胶条种类等环节进行了优化,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了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5叶期叶片总蛋白质组分的表达差异模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蛋白质提取液(含DTT,二硫苏糖醇)和PVPP(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的蛋白质平均浓度较改进前高3.42μg·μL-1,除盐时间较改进前短1.14 h;同时,含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的蛋白提取液获得的蛋白质种类丰富,凝胶图谱中可检测到661个蛋白点,较改进前可测蛋白点数(587)提高11.2。采用17 cm p H 4~7的IPG胶条的电泳能更好地分离蛋白,得到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组图谱。利用PDQuest 8.0软件分析比较了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低温胁迫前后的蛋白组表达谱,发现低温胁迫前后共有15个质变的蛋白质点,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点可能与低温胁迫的响应有关。进一步对质变的蛋白质点进行了质谱分析,鉴定出11个与低温胁迫相关的蛋白质点,这些蛋白包括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糖代谢相关的蛋白、物质运输相关的蛋白和逆境响应相关的蛋白。而且,低温胁迫处理前后,‘陇油7号’叶片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在冬油菜抗寒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分离群体中各22个高、低淀粉极端类型材料构成选择性基因型作图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130个AFLP标记和13个连锁群(父本7个连锁群,母本6个连锁群),在绵粉1号遗传图的第2连锁群上检测到E1M7-2可作为淀粉的临近QTL。  相似文献   
95.
该文主要研究了低分子量(500~10 000)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的关系.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为单体,异丙醇为链转移剂,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用粘度法测得粘均分子量.实验制备的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均聚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以分子量在2 000~10 000之间为最佳.得出了各反应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影响的趋势及程度,初步讨论了其分散机理.并将用此法合成的分散剂在抄纸工艺过程中加以应用,得到的抄纸板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6.
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10份白菜型冬油菜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种环境选育的材料,其半致死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2018-FJT、DT-7、DT-9与MXW-1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6.04℃、-15.98℃、-15.63℃、-15.04℃;材料CT-2360、CT-2380、CT-2400、CT-2420、CT-2440、CT-2460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32℃、-11.6℃、-11.42℃、-11.44℃、-12.97℃、-13.28℃。依据半致死温度,10个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FJTDT-7DT-9MXW-1CT-2460CT-2400CT-2380CT-2420CT-2440CT-2360。抗寒性的形成与育成环境的纬度和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选择抗寒性及产地不同的4个材料CT-2360、MXW-1、2018-FJT、DT-7进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 000μmol·L~(-1) 5-azaC处理能显著抑制幼苗的根生长,4个材料的根长较对照减少93.14%~95.06%;低温下5-azaC处理对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强抗寒性材料DT-7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显著(P0.05);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材料的SOD、POD、CAT活性均上升,以低温处理5d最显著(P0.05),其中2018-FJT的SOD活性增幅最高,为45.85%,DT-7的POD活性增幅最大,为460%,CT-2360的CAT活性增幅最显著,为321.02%。HPLC分析发现常温下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的甲基化水平为77.48%,高于其他3个抗寒性强的材料;经过5-azaC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证明抗寒能力受DNA去甲基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97.
利用60Co-γ辐射诱变籼稻骨干恢复系川恢907(R907),从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份淡黄叶突变体pyl3 (pale yellow leaf mutant 3)。为揭示pyl3突变体淡黄叶表型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该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表型鉴定、主要农艺性状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pyl3突变体整个生育期表现淡黄叶表型;与野生型相比,pyl3在苗期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成熟期pyl3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性状指标均显著下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pyl3突变体的表型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InDel标记M4和M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2 Mb。进一步基于BSA全基因组重测序和Sanger测序分析发现,pyl3突变体在定位区间内编码Mg-原卟啉Ⅸ螯合酶CHLI亚基的基因编码区第1 034位碱基C突变为碱基T,导致编码的第345位的半胱氨酸(Cys)突变为酪氨酸(Tyr)。pyl3突变体中携带的CHLIpyl3是已报道黄绿叶基因chl9/chli的新等位基因。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yl3突变体中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CHLI基因调控水稻叶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三种速生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分析比较了不同树龄3种速生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树种对物理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三倍体圆叶毛白杨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三倍体裂叶毛白杨次之,中林-46最差;方差分析表明,3种杨树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②树龄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不大,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杨树木材的密度已趋于稳定,但力学性能有上升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抗截切强度和抗弯强度受树龄影响较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
高山杜鹃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启动与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等方面总结了近几年高山杜鹃的组织培养现状,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认为组织培养是进行高山杜鹃的快速繁殖生产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解决市场上高山杜鹃供不应求的现状,还有利于高山杜鹃的引种和育苗.  相似文献   
100.
畜牧场污水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莉  蒲德伦  苏军 《畜牧与兽医》2000,32(Z1):141-144
从牧场污水污染的基本现状出发,阐述了牧场污水治理的常见方法、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的立法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