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68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0篇
  28篇
综合类   304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81.
从优良品种选育试验结果谈西藏冬青稞育种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2003年自治区农科所冬青稞优良品种选育试验品种及对照品种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西藏冬青稞良种选育试验品种产量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特性,提出今后冬青稞育种目标是产量和质量并重,主攻早熟、抗倒、越冬性能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682.
683.
分析总结了曹河水库1986—1989年(施肥前后)浮游生物的变化及其与渔业生产的关系。根据库内饵料资源状况,采取以养鲢为主的生产模式,并通过施肥来调节浮游生物的量,促进了渔业的高产高效。单产由每公顷135kg上升到1500 kg,增产约10倍。施肥量与水库浮游生物量及鱼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84.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气体不断的排入大气中,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出现。人们也更加的关注气候的变化。各个国家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就是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农业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产业,其在生产过程中会碳汇和进行碳的排放。若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其碳汇作用进行利用,发展低碳农业,能够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85.
甘薯AFLP分子标记体系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FLP是目前最常用的几种标记之一。本文以甘薯为材料,通过DNA提取、酶切、PCR扩增、凝胶电泳等系列程序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甘薯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的甘薯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程序如下:将4μl100ng/μl的甘薯DNA用EcoRⅠ酶、MseⅠ酶各5U进行双酶切,在37℃下酶切3h后再在65℃下酶切3h;然后加入10μl连接混合液在22℃下连接3h后在16℃下连接10h;取连接产物5μl,10μmol/LEcoRⅠ预扩引物和10μmol/LMseⅠ预扩引物各1.5μl,PCR缓冲液25μl,ddH2O17μl进行预扩增;取5μl稀释20倍后的预扩增产物,50ng/μlEcoRⅠ选扩引物和50ng/μlMseⅠ选扩引物各1μl,PCR缓冲液10μl,ddH2O3μl,进行选择性扩增。本研究为甘薯黑斑病和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分子标记克隆及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86.
调查了野老鹳草在安徽夏熟作物田间的发生情况,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揭示其在田间发生、演替的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间,野老鹳草的发生频度由23.08%上升到91.84%,在样地中的平均优势度由0.024极显著上升到0.559(P <0.01),这种演替主要发生在年降水量增加的皖南地区和人口密度上升较快的淮北地区.水旱连作田的发生频度显著高于旱连作田,农田作物连作模式成为影响野老鹳草发生频度的关键因子.而影响野老鹳草发生优势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则是最热月均温,低于28.7℃的水旱连作田中野老鹳草发生的优势度最高,而最热月均温高于28.7 ℃的旱连作田中该种发生的优势度最低.  相似文献   
687.
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杂草长期控制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否可以长期有效控制杂草危害,通过对江苏省48个样点共6种综合种养模式(稻鸭、稻蟹、稻虾、稻鱼、稻鳖和稻鳅/鳝共作)农田的杂草群落和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物种多样性以及杂草群落和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变化。结果表明,在综合种养模式实施1~3年,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均明显下降,其中稻鸭共作模式下两者均下降最多,其次是稻虾共作模式下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下降较多,而稻鱼共作模式下土壤种子库密度下降较多。实施4~5年,各种养模式下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均上升,草害加剧,杂草防控效果下降;其中稻鳅/鳝共作模式下杂草群落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常规稻田相比升幅最大,分别上升28.8%和25.3%;由于稻鳖、稻鳅/鳝共作模式实施均未超过5年,在实施4~5年时整体上杂草危害最为严重,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42.4%、12.3%、0.7%和31.5%、27.7%、38.1%。实施5年以上,稻鸭共作模式下阔叶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下降65.0%,但禾本科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和土壤种子库密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80.5%和66.6%,成为杂草群落和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群;稻虾共作模式下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17.8%和45.0%;稻蟹共作模式下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综合草情优势度较常规稻田分别上升22.7%、35.3%和29.0%。表明当长期实施同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时,杂草群落在单一的选择压力下会加快演替,杂草危害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不利于田间杂草的长效防控,建议实施针对耗竭土壤种子库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88.
RNA干扰又称转录后基因沉默,是一种能有效沉默或抑制目标基因表达的新兴基因工程技术。基于RNA干扰的生物农药被认为是未来植保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将极大改变人类防治农业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思路和策略。本文我们简单回顾了RNA干扰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RNAi生物农药的研究水平和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RNAi生物农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RNAi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9.
以甘薯生产中主要应用的亲本材料南瑞苕及其子代品种为材料,用建立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进行研究,筛选得到5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EATT、MCCA等,通过这5对引物构建出了南瑞苕的指纹图谱。用16对引物对47个与南瑞苕相关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统计DNA多态性条带后用UPGMA方法获得了聚类分析图,根据结果将47个品种分为5大类型,该实验结果为甘薯育种工作者了解各个品种的相互关系和进一步应用某一材料的优良性状选育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0.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抗性基因漂移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抗性基因漂移的条件出发,探讨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向近缘种杂草稻、野生稻以及伴生杂草稗草的抗性基因漂移,认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抗性基因向近缘种杂草稻和AA基因组的野生稻漂移的可能性最大,存在较高风险,向其他近缘种和伴生杂草稗草漂移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