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综述了近年来太空微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植物向地性和植物质体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对于太空微重力应用于植物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2.
对经由"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稗属4个农家种(大散穗、粳稗、拉林小粒稗和谷稗)进行了根尖细胞学研究,以未经搭载的种子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经过太空诱变处理后4个农家种有丝分裂指数比对照均有所增加;根尖细胞中均出现了微核、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等畸变类型。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4个农家种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3.
分别利用5个不同剂量(109、145、195、284和560Gy)的高能混合粒子场和60Coγ射线处理龙牧80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Melilotoides ruthenicus (L.) Sojak cv. Longmu 803)干种子,比较同一剂量不同处理方法间和同一处理方法不同剂量间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发芽势高于对照,发芽率低于对照;微核率略低于γ射线处理,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γ射线处理的株高和产量随着处理剂量的增高而降低,除109Gy外,均低于对照和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对植株的损伤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34.
空间环境对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2个不同基因型的紫花苜蓿品种的干种子,观察其细胞有丝分裂数和微核数与对照的差别。结果表明,空间环境促进了苜蓿种子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并有一定数量的微核产生;空间搭载还引起了紫花苜蓿发芽率和苗期致畸率的变化;同时在田间分枝数和鲜重产量指标上品种间变化不同。在细胞学和苗期变异上,肇东苜蓿对辐射敏感性大于龙牧803,在田间分枝数和鲜重产量上肇东苜蓿的损伤程度高于对照,大于龙牧803。  相似文献   
35.
对生产上常用的几个一年生牧草进行留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留茬高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很大,其中籽粒苋的最佳留茬高度为50cm,苦莫菜20cm,御谷15cm,菊苣5cm。  相似文献   
36.
^60Co-γ射线处理敖汉苜蓿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0、100、150、200、400、600 Gy六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敖汉苜蓿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以未处理的种子为对照。将试验的种子种在花盆里调查出苗率,并于2004年6月移栽到大田。2004~2006年连续三年对田间M1代植株的株高和生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六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均略低于对照;株高在处理间存在差异,其中,150 Gy剂量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400、100和600 Gy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剂量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生物产量在六个剂量的处理之间、处理与对照之间均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7.
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分析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过程,最后重点论述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8.
在经过高能混合粒子场和γ射线分别以109、145、195、284和560 Gy剂量处理的10组龙牧803紫花苜蓿M<,1>中,每剂量优选出该组中产量与其它株有显著差别的单株,取种子种植M<,2>,并将产量数据整理后进行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分析.结果表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过的紫花苜蓿遗传力高于相同剂量的γ射线处理,两种处理...  相似文献   
39.
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种子对龙牧803苜蓿M2代的抗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能粒子处理紫花苜蓿干种子,观测龙牧803苜蓿M2代在秋末冬初低温条件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Pro)、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LSSC)、叶绿素a含量(Chla)和叶绿素b含量(Chlb)。结果表明, 高能粒子处理在秋末冬初低温条件下M2代的抗寒性指标显著高于对照(P<0.05);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M2代叶片Pro含量、SOD酶活性、LSSC含量、Chl含量明显递减。低剂量辐照下M2代获得的抗寒性强于高剂量辐照,由此确定苜蓿的最佳高能粒子辐照剂量为145 Gy,其次是195 Gy。  相似文献   
40.
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诱导提高玉米苗期抗旱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诱导提高玉米抗旱性的效应。结果显示,在自然干旱胁迫下,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接种印度梨形孢的玉米幼苗比未接种的明显增加,差异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根干重、叶绿素含量等性状,接种印度梨形孢干旱胁迫处理的幼苗显著地高于未接种干旱处理,表明印度梨形孢真菌具有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作用,能有效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