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8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日龄SPF雏鸡接种呼肠病毒NAU-8902株后,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关节炎、心肌炎、肠炎、肾炎、脾肿大、法氏囊萎缩和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与其他毒株不同的是,NAU-8902还能引起大部分组织的出血性变化。从人工接种雏鸡的跗关节、肝脏、脾脏、空肠、肾脏、法氏囊等回收到接种的病毒。其中以跗关节和脾脏内含毒量最高。  相似文献   
8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学诊断研究进展王川庆蔡宝祥陈溥言(南京农业大学,江苏45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于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79年传入我国,1989~1992年期间曾对我国养鸡业造成毁灭性打击〔1~4〕。此后,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  相似文献   
8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利用vero细胞增殖的IBDN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定量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体。该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同时,通过30份血清样品ELISA致价(ET)的对数值,(logET)与血清P/N值(待检血清OD也与阴性血清OD值之比)的线性回归分析,得直线方程y=3.0589+0.0739x(r=0.9174),从而血清样品的ET可通过血清单一稀释度的P/N值来计算。用不同抗原来源作ELISA表明,从vero细胞增殖的抗原比从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增殖的抗原可提高检测血清OD值近20%,表现出异源抗原县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5.
沙门氏菌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鸡白痢净化措施方面,如对种蛋和孵化房的消毒、种鸡群检疫.淘汰阳性坞、药物控制以及加强兽医卫生工作等常规办法,仍是控制和净化该病的有效措施。京沪等地不少种鸡场在采用甘盂侯等研究的鸡白痢净化工程计划几年来,已基本控制和消灭了该病。在鸡白痢血清学诊断方面,提出了几种新的方法,如间接血凝试验、单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及微量凝集试验等。并已建立以沙门氏菌属特异单抗HRP标记抗体为核心试剂的直接ELISA试验,为沙门氏菌检验和诊断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我国禽病研究成果及防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禽病研究成果及防治经验蔡宝祥,甘孟侯近两年来,我国养禽业持续向前发展,同样,禽病科学也得到长足的进步.我们就1994年10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禽病学分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上,收录的研究论文(全文和摘要共459篇)和学术交流的重点...  相似文献   
87.
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患鸡的法氏囊病料经氟利昂作用作杂蛋白,并经嵌油-酒石酸钾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细胞适应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后冻融、PEG沉淀纯化。电镜观察、吸光度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得到了完整形态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相似文献   
88.
本实验是用克隆化N_(70)型Lasota系新城疫弱毒疫苗简称N_(70)型疫苗)和法氏囊弱毒疫苗(简称IBD细胞苗),按一定配比对雏鸡联合饮水免疫。试验分4组:1组是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对14日龄雏鸡1次联合饮水免疫,间隔21天再用IBD细胞苗单独饮水1次,免疫后66天,免疫鸡HI抗体为2.2~3.8(Log_2),IBD琼扩试验4/5出现阳性;2组为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经二次联合饮水免疫,第一次在4日龄,然后间隔3周进行第二次联合免疫,免疫后61天HI抗体为2.2~6(Log_2),IBD琼扩9/10出现阳性;3组是N_(70)型疫苗和马立克疫苗对1日龄雏鸡联合免疫(皮下接种),间隔21天用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联合饮水免疫;4组为对照组仅于1日龄鸡注射马立克疫苗。试验进行二批,这二批试验鸡分别在80日龄和75日龄时,每组抽取10~12羽免疫鸡用新城疫强毒株攻击,结果保护均为100%;二周后再用法氏囊强毒株攻击,结果全部保护。试验表明,这两种疫苗同时免疫对新城疫免疫力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这两种疫苗联合饮水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正>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是鸡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流行迅速。此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国,我国北京,广州等地先后有发生本病的报道。1984年春,南京地区某鸡场一群一千余只2~3月龄的来航鸡,突然发生了—种以呼吸症状为主的疾病,在一周内有50%以上的鸡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曾用土霉素,链霉素防治无效,死亡率达10%以上。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病鸡表  相似文献   
90.
蔡宝祥 《畜牧与兽医》2004,36(10):50-50
罗清生教授是我国兽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校兽医系创办人之一,是一位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学习和纪念的老师。他是广东南海人,1898年出生,1919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去美国学习兽医的学者。1923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担任教授、系主任和农学院院长,解放前夕任中央大学教务长。1949年南京解放后,先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