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危害棕榈科Palmae植物的一种重要入侵食叶害虫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单倍型在原产地和入侵地的分布特点,揭示椰子织蛾入侵我国的虫源信息。【方法】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分析16个地理种群共计172个样本,比较椰子织蛾印度种群和入侵地(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种群的遗传关系。【结果】片段长度为625 bp的172条序列共鉴定出12个单倍型,包含15个变异位点,构成2个明显的单倍型分支,其中一个分支由11个单倍型(IN1~IN11)组成,均来自印度种群,单倍型IN1是6个印度种群的共享单倍型,IN2~IN11为独享单倍型;另一个分支为单倍型HAP,由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种群共享;HAP与11个来自印度的单倍型IN1~IN11均存在4个变异位点。【结论】入侵地区的椰子织蛾种群来自同一基因型或者具有相同的入侵源;椰子织蛾种群入侵后受环境选择压力,在新栖息地产生新的突变或杂交。  相似文献   
12.
小蔗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许多国家将其列入检疫性害虫名录,主要危害甘蔗、玉米等作物。本研究基于小蔗螟分布记录,结合环境数据,采用MaxEnt软件对其在中国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小蔗螟在我国的高度和中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及福建等。影响小蔗螟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是最暖季平均降雨量和温度变化方差。阐明小蔗螟在我国潜在地理分布及限制其分布的环境变量,可为我国的检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霜梅蛾蜡蝉[Metcalfa pruinosa (Say,1830)]危害多种农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北美及欧洲,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或限定性有害生物,近年来该害虫已入侵韩国,但在我国尚无分布报道。本文对霜梅蛾蜡蝉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为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并提出预防建议,以期为口岸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脂饮食对大鼠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大鼠动脉血管张力的改变及内源性NO、PGI2的作用。方法:SD大鼠16只分为高脂饮食组和对照组,喂养5周后测定血清血脂浓度和胸主动脉环对云甲肾上腺素(NE,10^-8 ̄10^-4mmol/L)、乙酰胆碱(ACh,10^-8 ̄10^-4mmol/L)的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TC、LDL明显升高(P〈0.01和P〈0.05);胸主动脉环对NE或ACh的反应明显减弱(P〈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技术防治辣椒疫病,既环保又安全,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肥促进辣椒团棵大,开花早,挂果多,辣椒肉质肥厚,无疫病发生,防控疫病率100%;常规施肥区,辣椒疫病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个别猝倒,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死.20%茎基部黑杆枯死,中后期辣椒顶部25%坏死、20%软腐坏死,25%成片死亡,每666.67m2产干辣...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6kg左右的三元(杜×长×大)健康生长猪66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日粮按照NRC(1998)推荐营养需要量配制,试验组在NRC推荐日粮粗蛋白水平上降低3.8个百分点,试验期30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23.4g,提高幅度为4.6%(P〈0.05);料肉比降低了0.22,降低幅度为10.8%(P〈0.05);试验组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使用低蛋白日粮能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南美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观测果实及种子,测定种子的千粒重、种子含水量、种子活力和种皮透水性;研究不同梯度的温度、化学药剂对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观测种苗生长特性等。结果表明其胚乳丰富,千粒重较大,但含水量不高。种子活力受贮藏时间的影响较大,25℃贮藏30~60 d的种子发芽效果最佳,1年后将失去活力。KMnO_4和GA_3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萌发率,此外其萌发率还受浸种温度影响。本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南美星油藤植株繁殖性状,还能为南美星油藤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晓东  蔡波  孙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53-5254,5307
[目的]通过测定10种常见深海鱼体中砷的含量,并对海南省沿海居民经由饮食途径摄入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合理的饮食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利用混合液(硝酸+过氧化氢)消化样品,以盐酸作载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采用目标危险系数(THQ)的方法对海南省沿海居民食用深海鱼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10种深海鱼的砷水平在0.018 5~0.091 2mg/kg范围内,均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对无公害海产品中砷含量的限量标准(≤0.1 mg/kg),未出现超标现象。对成年人食用深海鱼的健康风险评估发现:海南省沿海居民长期食用带鱼、白鲳鱼、金线鱼、马鲛鱼、黄尾鱼、鲇鱼的目标危险系数大于1,存在健康风险;长期食用黄花鱼、石斑鱼、海肝鱼的目标危险系数接近1,有潜在的健康风险。[结论]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鱼种以减少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避免单一大量食用风险系数大于1的鱼种。  相似文献   
19.
以海南省热带兰3种主要栽培品种石斛兰(Dendrobium Sonia Earsakul)、文心兰(Oncidium Gower Ramsey'Gold 3')、蝴蝶兰(Dtps.Tailin Red angel'V31')为供试寄主,开展海南小囊螺(Microcystis hainanica Yen)、细钻螺(Opeas gracile(Hutton))和双线嗜黏液蛞蝓(Philomycus bilineatus(Benson))对不同品种热带兰及其器官的取食选择和取食量比较研究。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小囊螺和双线嗜黏蛞蝓的嗜食寄主为文心兰,细钻螺的嗜食寄主为石斛兰;而蝴蝶兰为非嗜食寄主。对于同一兰花品种,海南小囊螺喜食文心兰的根、茎,石斛兰的花;双线嗜黏蛞蝓喜食文心兰的根、花;而细钻螺喜食石斛兰的花,也常取食蝴蝶兰、根。取食量测定结果表明,单头取食量以双线嗜黏蛞蝓最大,其次为细钻螺和海南小囊螺。综合分析表明,海南热带兰园3种主要有害软体动物对于不同兰花品种的危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海南小囊螺和双线嗜黏蛞蝓对文心兰产业的危害最大;细钻螺对石斛兰的鲜切花及盆花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同时对蝴蝶兰生产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海口机场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从老挝入境旅客携带的2.79 kg大米中检出若干活虫,经海南检验检疫局隔检中心实验室鉴定为小竹长蠹(Dinoderus brevis Horn,1878),并得到国家仓储有害生物检疫重点实验室(苏州)复核确认。小竹长蠹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长蠹科(Bostrichidae),竹长蠹属(Dinoderus),主要分布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