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研究兰花新入侵害虫康瘿蚊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危害特点,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观察康瘿蚊的危害特点,并采集虫样于室内饲养,在体视显微镜及解剖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康瘿蚊雌成虫体长1.2~1.7 mm,雄虫略小;复眼位于头顶,由10个小眼面组成;前翅长1.2~1.5 mm,半透明,后翅特化为平衡棒;雄虫阳茎顶端尖,向外延伸,超出肛下板,雌虫产卵器较长,长度大于腹部的1/2。老熟幼虫长可达2.2 mm,白色至淡黄色,蛆状。蛹为被蛹,长约1.2 mm,椭圆形。目前已记录康瘿蚊寄主植物共10科22种,已知分布危害地区有:中国(台湾)、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日本、柬埔寨、越南、美国、澳大利亚等。康瘿蚊雌虫通常将卵产于植株顶端幼嫩的花苞上,造成花苞畸形、变色、褪色等,使花苞不能正常开放而脱落。【建议】加强检疫,避免康瘿蚊通过切花等传入我国其他省(市);对已发生康瘿蚊危害地区应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其种群密度,避免其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32.
海南口岸从巴布亚新几内亚进境柿属(Diospyros sp.)木材中截获一种天牛,经鉴定为天牛新种——嘉氏萎鞘天牛(Epania gressitti Huang,ChenCai,2014)。本文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描述,增加雄性生殖器的形态描述,并编制近似种检索表,供检疫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33.
2014年9月,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高粱中截获18种杂草,其中有刺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黑高粱(Sorghum almum)、南美苍耳(Xanthium cavanillesii)、法国野燕麦(Avena ludoviciana)4种检疫性杂草,小苜蓿(Medicago minim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蓟罂粟(Argemone mexicana)、多刺曼陀罗(Datura ferox)等14种非检疫性杂草。黑高粱、南美苍耳为海南口岸首次截获,海南口岸首次截获的杂草共计6种。  相似文献   
34.
以4种植物为受体,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根水浸提液对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橡胶根水浸提液对萝卜、白菜、绿豆和柱花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但影响各不相同;在0.05g/mL浓度浸提液处理下,4种受体植物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均为负值;化感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萝卜白菜绿豆柱花草。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秸秆在防治杂草方面的潜力,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苦瓜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3种杂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苦瓜秸秆各部位的水浸提液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均有一定的化感效应,对其化感综合效应平均值均为负值;受化感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鬼针草、黑麦草和苏丹草。苦瓜秸秆在杂草防治方面的具有较好的前景,其除草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中对长小蠹是一种已在我国海南建立种群的外来有害生物,预测其在中国的潜在入侵分布区,可为阻断其传播和早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平台,对中对长小蠹在我国入境口岸的截获记录进行检索和统计。根据中对长小蠹现有分布记录,选取2组(5个环境变量和9个环境变量)相关性的气候变量,将中对长小蠹的本土生态空间与中国的生态空间进行对比,测试其在我国入侵过程中生态位保守性,然后基于2组环境变量在本土中美洲地区分别构建生态位模型,将其转移至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检测模型,并预测其在我国的适宜生态空间和潜在分布区。【结果】我国中对长小蠹的截获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口岸,从木制品进口中截获。生态空间比对发现中对长小蠹在我国与其本土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具有较大的重叠,其在我国的入侵过程中的生态位是保守的,然而与本土空间相比,我国所占有的生态空间存在较大的生态位空缺,表明中对长小蠹在我国的潜在入侵风险较大。在生态位模型预测中,与基于9个环境变量模型的预测相比较,基于5个环境变量的模型预测较为保守,基于2组变量的模型结果均显示中对长小蠹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中部、非洲中部、澳洲北部和亚洲中部以及东南亚地区。中对长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在海南、台湾、广东等地,此外云南和广西南部等地的适生性亦较高。【结论】中对长小蠹在我国海南、台湾、广东等大部分地区存在入侵风险。本次预测结果与当前分布范围一致,这些潜在分布区多聚集在沿海地区,贸易活动频繁,有利于该害虫在入侵地建立种群并扩散;这些高风险地区应开展预警与监测,防止其从海南向大陆扩张或二次入侵。综合潜在分布分析和截获记录统计,我国广东珠江三角地区入侵风险最高,需要密切监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红黏土介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升Topp模型精度。【方法】以云南红黏土为例,开展以干密度、含水率、温度为变量的介电特性试验,分析不同条件下红黏土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构建红黏土相对介电常数模型并对含水率进行预测。【结果】红黏土相对介电常数与含水率、温度、干密度呈正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程度依次为:含水率>温度>干密度。恒温条件下,Topp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当温度发生变化时,Topp模型拟合精度显著降低。【结论】不同温度条件下Topp模型拟合得到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与体积含水率(θ)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引入温度改进后的Topp模型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苯甲酸雌二醇(EB)对L广谷氨酸单钠(MSG)损毁弓状核雌性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MSG建立新生SD雌性大鼠弓状核损毁模型。造模大鼠于30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EB0.24mg/kg(MSG+EBL组)、0.48mg/kg(MSG+EBH组),隔天1次,共30次;停止注射后15d处死大鼠,检测体质量、脂肪湿质量、血脂、血清雌二醇(E2)。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脂肪湿质量/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都明显升高(P〈0.05),而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EB处理后大鼠的体质量、脂肪湿质量/体质量、TC、TG、LDL-C均显著回降(P〈0.05),而E2、HDL—C显著回升(P〈0.05);MSG+EBH组与MSG+EBI组比较,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对弓状核损毁的雌性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2011~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莲雾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苏昌和名门莲雾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底与6月中旬、5月初与6月中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 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莲雾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采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莲雾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莲雾正造果花果至收获期(3~6月)果实的被害率比防治前降低4.92%~4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