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解哈尔滨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5月对其进行了春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0目12科34种。其中水生昆虫19种,占总物种数的55.88%;软体动物9种,占26.47%;环节动物4种,占11.76%;甲壳动物2种,占5.88%。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步行多足摇蚊(Polypedilum pedestre)、黄色多足摇蚊(Polypedilum flavum)和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研究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7.44±103.28ind/m2和229.61±517.29g/m2。3种生物指数的分析结果如下: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4.11±1.8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83±0.48,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35±0.66。影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的主要水体理化因子为磷酸盐和氧化还原电位。通过典范对应分析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组成和密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水体理化因子为酸碱度,而对生物量影响最大的为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32.
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土肥对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肥管理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作为推进我国保护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型农业,该文对砚山县种植作物的土肥管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3.
微生物菌肥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作物的生产实践,烟草育苗基质环境较为简单、稳定且可控,宜于微生物的定殖,有利于微生物菌肥发挥其作用。采用不同添加量(5%、10%、15%)的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肥和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菌肥及其组合物均匀拌入苗床育苗基质的方式,研究了2种菌肥的不同添加比例和其组合菌肥对红花大金元(Honghuadajinyuan)和云烟85(Yunyan 85)在田间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微生物菌肥在烟草育苗基质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参考。结果表明:苗床添加不同用量菌肥改善了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5田间成熟期农艺性状,具体表现在增加了2种烟草的株高、节间距、茎围和叶面积系数;同时不同程度提高了2种烟草的经济性状,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尤以改善中上等烟叶比例和产值效果显著。总体看来,红花大金元以添加15%EM菌肥或胶质芽孢杆菌菌肥,云烟85以添加10% EM菌肥或胶质芽孢杆菌菌肥时烤烟的促生效果较好,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在石灰(岩)土(黄色石灰土)和在其基础上发育的水稻土(淹育水稻土)上分别种植云烟97、NC71、K326,研究烤烟生育期内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烤烟根际微生物数量在生育期内先升后降,在旺长期或现蕾期达到峰值。石灰土中烤烟根际放线菌数量较多,水稻土中烤烟根际细菌、真菌数量较多。石灰土上K326团棵期—现蕾期的根际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尤其是在现蕾期较云烟97、NC71分别高出26.19%、26.99%。水稻土上NC71的根际细菌数量最多,且在旺长期—成熟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石灰土中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土中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从土壤微生物角度看,石灰土种植K326具有优势,水稻土种植NC71更好。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石灰土上种植烤烟应注意增施有机肥,而在水稻土上应以提高氮、磷转化利用效率为主。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生后出现窒息或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的102例高危新生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102例中,通过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2例,脑内出血23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4例,脑室扩张8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阳性诊断率为76.5%。结论颅脑超声可对新生儿颅脑疾病作动态观察,且有快速方便、无放射损伤、可反复应用及廉价等优点,可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3种海洋贝类重金属污染及食用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常见海产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3个不同养殖区域内水煮加工后的牡蛎、缢蛏和血蚶体内的Cd、Cr、Cu、Pb、甲基Hg和无机As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利用体外生物可利用度分析贝类中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和转化情况,并采用生物质量指数(Pi)和靶标危害系数(THQs)对贝类食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牡蛎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高,且Cu、Cd是牡蛎的主要污染因子。Pb和Cd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达到4.6675和1.0601,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达7.6552,说明部分贝类达到重度污染。体外生物利用度模型表明,贝类中的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下不能完全溶解,其生物利用度在1.1975%~69.5775%之间。采用THQs值评价贝类中金属元素总量和体外消化模型后的含量,以金属总量进行评价时,77.78%贝类样品的THQs值大于1.0;以体外消化模型后的金属元素含量评价时,3个养殖区的牡蛎和象山缢蛏的THQs值大于1.0,表明长期食用牡蛎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并且各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依次为Cd无机AsCuPb甲基HgCr。本研究结果为评价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龙池杜鹃属的31个种32个样品的研究发现,杜鹃叶片氮含量为1.1097%(大白杜鹃)~2.1412%(紫花杜鹃),磷含量为0.0910%(露珠杜鹃)~0.1693%(美容杜鹃),N/P为8.0958(云锦杜鹃)~17.9160(云南杜鹃),LMA为0.0716 mg/mm2(云南杜鹃)~0.2339 mg/mm2(云锦杜鹃)。N/P与LMA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5764,P<0.01),表明杜鹃叶片越厚,叶片N/P越低,植物相对生长速率越快,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越强。  相似文献   
38.
广元市元坝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动态聚类法对广元市元坝区58个植烟土壤样品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元坝区各植烟乡镇土壤养分分布很不平衡;土壤pH值偏高,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锰和氯含量大多不能满足烤烟生长需要,在生产上应注意通过施肥调节。58个土样养分综合得分可分为4级:Ⅰ级养分综合水平最高,得分值为2.2546~5.3471,占28.07%;Ⅱ级与Ⅰ级各养分差异不大,占31.58%;Ⅲ级得分值为-3.8801~-0.9169,占29.82%,其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硫含量显著低于Ⅰ级;Ⅳ级得分值为-8.1080~-5.0492,占10.53%,其交换性镁、有效铁、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有效硫含量显著低于Ⅰ级。  相似文献   
39.
震后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SPSS11.5 for Window和ArcGIS9.2平台上,对地震灾区一个典型代表区域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总量平均值为2.51×107CFU/g干土,三大类微生物中细菌所占比例最大,为总量的84.50 %,其次为放线菌和真菌;水平方向上,区域内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垂直方向上细菌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放线菌和真菌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灾区搭建临时帐篷和建造板房等对土壤造成的压实对区域内土壤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区域内水田、旱地、林地三类生态系统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因子中只有有效磷与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0.
西昌市耕地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王昌全  薛国祥  蔡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01-2705
采用GIS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昌市耕地土壤耕层有效钼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耕层土壤有效钼含量为( 0.27±0.15 )mg/kg,其空间分布呈带状,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较好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6.1%,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受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海拔高度对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貌类型中土壤有效钼含量为平原>丘陵>山地,平原与山地之间土壤有效钼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原与丘陵、丘陵与山地之间无显著差异;成土母质也是影响土壤有效钼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