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细胞毒O/Akesu/58的非结构蛋白3D(NSP 3D)基因编码区,并定向克隆到pProexHTb原核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pProex-3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鉴定和Western-blot分析抗原性;以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豚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制备的豚鼠抗NSP 3D多克隆抗体与细胞毒天然抗原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大小为53ku左右;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 024以上;Western-blot分析表明,纯化后的蛋白能与FMDV感染动物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豚鼠抗3D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与细胞毒天然抗原反应,与阴性对照未见反应.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发表的牛Bac5 m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ac5,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进行IPTG诱导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采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出414bp去信号肽的Bac5基因片段,重组蛋白经ZPTG诱导和SDS-PAGE检测发现,在19ku附近有1条清晰蛋白条带,与理论预测值大小一致;对表达的Bac5重组蛋白(rBac5)处理后进行抑菌活性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rBac5对大肠杆菌(CVCC145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545)2种标准菌株和乳房炎乳的3种常见分离菌株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卫生质量监测检验体系的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以逐步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加工和消费。  相似文献   
14.
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肉类中之佳品,符合现代人类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屠宰猪弓形虫病多呈隐性或慢性感染,宰前检疫的重点应放在血清学检查上。用ELISA或IHAT试验能有效地检出本病,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抗体检出早、持续时间长、阳性检出率高的优点。宰后检验应着重检查肺、肝、淋巴结的病变。支气管肺炎、灶性坏死性肝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非化脓性脑炎是急性感染期的特征性病变。转为慢性感染的病猪,由于急性病损的修复,而代之以淋巴网状内皮系统细胞的明显增生。其淋巴结的肿大和“髓样变”是比较特征的。病猪肉的无害化处理,采用高温煮沸2.5小时或-25℃冷冻10天,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苯甲酸雌二醇(0.1mg/kgbw/d)、黄体酮(0.25mg/kgbw/d)和利血平(2.5mg/d)对6头不孕且不产奶的黑白花成年奶牛进行了人工诱导泌乳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牛均获成功,从开始挤奶后的第一个月起,产奶量均明显升高(P<0.05),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在用药期间,处理牛基本未表现明显的性行为,处理后12~17d,所有牛均出现行为上的发情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离和鉴定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相关蛋白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探讨CAT在毒性发挥中的作用,为揭示纳米铜对肝脏毒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DE技术和PDQuest 8.0软件在大鼠肝脏蛋白组中筛选纳米铜对肝脏毒性差异蛋白,经质谱鉴定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到下调的差异蛋白点6602和7702与肝毒性相关,鉴定均为CAT蛋白;其性质稳定,有一定亲水性,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含有过氧化氢酶活性位点64FDRERIPERVVHAKGAG80和过氧化氢酶亚铁血红素配合基位点354RLFAYPDTH362等功能位点;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是其主要的二级结构元件,并预测了其三级结构图;同源性分析表明,大鼠的CAT与其它8个物种有较高同源性,并构建了CAT 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论】纳米铜通过下调大鼠肝脏中CAT蛋白表达,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其发挥毒性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的蛋白质组表达图谱,试验通过构建大鼠纳米铜中毒模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取了大鼠纳米铜中毒组和对照组肝脏的蛋白质2-DE图谱,结合PDQuest 8.0软件分析发现200 mg/kg纳米铜组大鼠肝脏2-DE图谱中有27个蛋白质斑点表达上调,16个蛋白质斑点表达下调,共有43个差异蛋白质点。试验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大鼠纳米铜肝脏蛋白质组学,为在蛋白质水平阐明纳米铜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O型口蹄疫病毒蛋白酶3C基因在哺乳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蛋白酶3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进行表达,以RT-PCR扩增O型口蹄疫病毒蛋白酶3C基因,利用XhoⅠ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将3C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3C。PCR,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3C构建成功;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3C在BHK-21细胞中能够表达O型FMDV蛋白酶3C基因。该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O型口蹄疫空衣壳的体外组装以及O型口蹄疫空衣壳疫苗的开发建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