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不同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致毒的温度效应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以韭菜迟眼蕈蚊为供试虫源,采用定量滴加法,在8、16、24℃条件下测定了5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毒力的温度效应,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均表现为正温度效应,其中吡虫啉的正温度效应最明显,24℃时的毒力是8℃时的4.66倍;其次为辛硫磷、噻虫胺和噻虫嗪,三者温度效应基本一致;而甲维盐温度效应最小;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50mg/L的处理剂量下,噻虫胺处理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5.2%,防效最高,分别比同剂量处理的辛硫磷、吡虫啉和噻虫嗪处理高14.5%、24.8%和28.2%;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噻虫胺以100mg/L和50mg/L灌根处理最好,处理25d后的防效达100%和95.2%,显著优于200mg/L辛硫磷的防效(84.2%);吡虫啉100mg/L、噻虫嗪100mg/L的处理,防效分别达93.7%和96.9%,均优于辛硫磷200mg/L和100mg/L的处理;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韭蛆防效高,其中以噻虫胺表现优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持续控制作用大,环境友好,十分适合田间防治韭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情报资料工作》1998年—2010年共13年的题录及引文数据分析研究,区别于传统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形象生动地对该期刊做了分析与评价。分别绘制了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和引文知识图谱并深入的分析与解读该刊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征。  相似文献   
53.
B型烟粉虱危害对烟草叶片光系统I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亮  谭伟  薛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9):3988-3995
【目的】研究B型烟粉虱取食危害对烟草光系统II的影响,为明确烟粉虱对寄主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烟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使用JIP-test分析技术进行参数分析,研究B型烟粉虱危害烟草后对烟草的局部虫体叶和系统叶光系统II(PSII)的影响。【结果】B型烟粉虱危害烟草后虫体叶和系统叶上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和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表明处理烟草植株的局部叶和系统叶的原初光化学反应受到较大的伤害。B型烟粉虱危害烟草后虫体叶和系统叶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均受阻,放氧复合体受到严重破坏。B型烟粉虱危害烟草后系统叶的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和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掉的能量(DIo/RC)增加,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TRo/RC)下降;B型烟粉虱危害的虫体叶中ABC/RC没有变化,DIo/RC增加,TRo/RC 下降。B型烟粉虱危害烟草后虫体叶和系统叶的单位面积反应中心数量(RC/CS)均明显降低(P<0.05),而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1-qP)却明显升高,分别较各自对照升高了69.83%和142.58%(P<0.05)。【结论】B型烟粉虱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烟草叶片的光系统Ⅱ(PSII),主要是由于PSII反应中心的失活和关闭以及对PSII电子传递的抑制,电子传递中受抑制的位点包括放氧复合体和QA到QB间的电子传递过程,同时B型烟粉虱危害影响了烟草叶片光系统的能量流动,且烟粉虱对烟草叶片PSII的影响具有系统传导性。  相似文献   
54.
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猪肉消费的变化趋势,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并对我国地方猪保种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5.
基于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梅山猪保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猪是我国太湖流域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以繁殖力高和肉质鲜美闻名于世。为探究这一珍贵遗传资源的保种现状,本研究利用4家梅山猪保种场的143头梅山猪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对现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保种场群体有效含量均处于严重威胁状态,群体有效含量(Ne)小于65;中梅山群体具较高的多态标记比,小梅山群体具较高的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小梅山与中梅山2类型间存在较大遗传分化,群体分化指数(Fst)为0.111,遗传距离(D)为0.287;2个小梅山保种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弱(Fst=0.055,D=0.239),而2个中梅山保种场群体间则达到中等程度遗传分化(Fst=0.127,D=0.273)。本研究利用测序数据首次全面揭示了现有梅山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关系,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梅山猪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56.
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成虫诱导开启JA信号途径、烟粉虱若虫诱导开启SA信号途径、烟粉虱诱导的SA信号途径具有系统传导性、烟粉虱诱导了寄主植物新的防御途径4个方面综述了烟粉虱取食诱导寄主防御信号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烟粉虱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高通量测序分析凡纳滨对虾育苗期水体菌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育苗期正常苗池水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实验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水体细菌16S rDNA V4区,比较幼体在无节V期(N5)、溞状Ⅱ期(Z2)、糠虾Ⅰ期(M1)与仔虾Ⅰ期(P1)时的水体菌群特征。结果显示,水体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随幼体发育先降后升,而Pielou均匀度指数除在N5时稍高外,在其余阶段都很接近。育苗期间,变形菌门为水体绝对优势菌群(50.0%~88.0%),尤其红杆菌科从N5到P1阶段分别占24.2%、61.6%、43.3%和51.8%;拟杆菌门在各期丰度均9.7%,其中腐螺旋菌科以5.3%~16.9%优势分布于后3个阶段;放线菌门在后3个期都为优势类群,并以微杆菌科为主,丰度分别达5.6%、37.6%和10.8%;而疣微菌门只在P1时表现为优势(5.3%)。苗池水体核心菌属主要由洛克氏菌、海命菌、栖东海菌、亚硫酸杆菌和2个分类未定属构成。可见水体菌群呈高度多样而动态变化,且N5菌群明显区别于后3个阶段。育苗期间水体主要环境因子总体波动较小,对优势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度分布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健康苗池水体菌群随幼体发育和饵料投喂而明显更替,其中核心菌群的潜在功能对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稳定起重要作用,可为对虾育苗益生菌与健康苗池指示菌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粘虫板对葱地种蝇成虫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黄色、深蓝色、浅蓝色和银灰色4种颜色粘虫板对葱地种蝇成虫的诱集效果,于大蒜田葱地种蝇成虫发生期,在田间摆放上述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每日检查粘虫板诱集成虫的数量,比较不同颜色、不同摆放方式和喷布诱集物质粘虫板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4种颜色粘虫板对成虫的诱集效果以深蓝色最好,浅蓝色次之,黄色和银灰色效果差.粘虫板在大蒜行间高立放和低立放的诱杀效果均好,且差异不显著,而平放的单面诱集效果优于立放的单面诱集效果.在蓝色粘虫板上喷布10%蜂蜜水能显著增加对葱地种蝇成虫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59.
水产养殖用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层平板法以不同细菌为宿主测定了八个厂家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噬斑含量及噬斑分离物的宿主裂解范围;以三对靶向不同类群蛭弧菌类生物的特异引物对各产品及其噬斑分离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两株代表性蛭弧菌分离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通过构建蛭弧菌科进化树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被检测的绝大多数蛭弧菌类生物制剂质量不合格,仅两个样品被蛭弧菌科特异引物检测为阳性,被双层平板法证实有噬斑出现。其中一个样品JSF中存在两种形态和宿主范围不同的噬斑分离物,且不同宿主菌计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两种噬斑分离物JSF1和JSF2,分别属于蛭弧菌科的噬菌蛭弧菌(类群1)和未定种的类群5。但另一样品的噬斑分离物则被证实为非蛭弧菌类生物。  相似文献   
60.
李屹  薛明  张浩 《农村电工》2005,13(5):23-23
2004年,县城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启动,一、二期农网改造使用的概预算软件已不适用于县城电网工程;在省电力公司对各地(市)的县城电网概念设计审查完毕后,由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牵头,会同河南省定额站,结合县城电网的实际情况,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省定额站、南阳市电业局农电工作部联合开发了河南省县城电网预决算软件(以下简称“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