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06篇
综合类   730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391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技术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提升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技术水平为目标,从生产经营模式、物料特性、加工成套设备、脱壳工艺等方面系统考虑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技术路线.初步提出技术路线为:积极探索种用花生生产经营模式;选育适合机械化脱壳的品种;选择适宜种用的花生脱壳加工工艺;集成种用花生脱壳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992.
为给河北区域的黄连木优良种源筛选、培育利用提供参考,对来自河北、河南、山东、江苏4省的13个黄连木种源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源黄连木幼苗的苗高、地径、总根长、主根长、根系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等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性状及根干质量、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总生物量、根冠比等生物量数据,分析不同生长指标与种源地环...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秸秆、EM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生物菌肥和土壤调节剂及其配施处理虽然对番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提高了番茄坐果率,其中“秸秆+EM+调理剂”配施处理明显提高了番茄第一至第四层花穗的坐果率,分别提高达24.07%、16.86%、15.34%和13.50%。试验各处理可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其中“秸秆+EM+调理剂”配施处理的效应最大,其净光合速率最大值比对照增高15.64%。试验各处理均提高了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 “秸秆+EM+调理剂”配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秸秆、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可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4.
为深入揭示烟台市海岸线40年时空变迁及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采用Landsat MISS,TM,ETM+遥感数据,对烟台市4个时期海岸线进行了长度提取,以海岸线向陆地延伸5 km作为研究范围,结合地形图和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运用监督分类提取了1973年和2014年两个时期土地类型,分析了土地利用现状和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景观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了货币化计算评估。结果表明:(1)1973—2014年海岸线总体长度呈递增趋势,40年间净增了55.976 km,其中人工岸线增幅最大,而基岩和淤泥质自然岸线大幅减少;(2)40年间总土地面积净增了95.661 km2,主要是填海造陆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湿地、林地和水体等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减少;(3)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服务总价值损失了158.636万元,其中湿地、林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最多。自然湿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以及大力保护耕地是导致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太湖渔业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2015年太湖捕捞与养殖渔业产量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近10年太湖渔业资源演变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2006—2015年太湖年捕捞量持续上升,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小型鱼类产量比重大,占47%左右;渔获物构成中,湖鲚是产量最高的品种,渔业资源小型化、单一化趋势明显;养殖渔业以围网养蟹为主,面积缩减至3 000 hm2,产量自2008年大幅度下降以来,目前趋于稳定状态。但养殖户小农思想浓厚,养殖规模效益差,缺乏合理的经营制度安排。针对太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安排角度,提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优化鱼种放流制度以及推进经营制度创新,为实现太湖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探讨黄瓜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类活性与果实氮化物含量的相互关系,为黄瓜氮素的高效利用和品质优化提供依据。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黄瓜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和结果盛期果实氮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375 kg/hm~2施氮情况下,随施氮量增加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的活性逐渐升高,处理间差异显著,施氮量超过375 kg/hm~2其酶活性增加不明显且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间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津优35号、园丰元6号、永昌9618,博特202,其中津优35号与园丰元6号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与永昌9618和博特202差异显著。果实中氮化物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施氮量为375 kg/hm~2时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及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增加到450 kg/hm~2时3种氮化物含量均下降,而硝酸盐含量持续增加;在525 kg/hm~2时含量最高,津优35号硝酸盐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博特202与之相反。相关分析表明,果实中硝酸盐含量与NR和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GPT和GOT无显著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含量与4种酶类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间果实氮化物的差异是氮素吸收同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选择氮素吸收同化能力强的品种,既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又可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森林抚育经营活动对人工林地表层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以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区杨树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森林抚育3 a后,设置了3个不同抚育强度处理水平,进行了野外取样和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抚育强度对杨树人工林表层土壤水分及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均随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大小关系为:中度弱度对照,其中对照0~10 cm层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它2个处理水平(P0.05);3个处理水平土壤0~10 cm层土壤初渗速率、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前36 min入渗量和前36 min平均入渗速率均显著高于10~20 cm层(P0.05)。3个处理水平土层0~10 cm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均显著高于10~20 cm层(P0.05),且均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中度抚育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弱度抚育(P0.05)。土壤0~10 cm层和10~20 cm层全氮质量分数随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中度抚育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98 g·kg~(-1)和0.597 g·kg~(-1)。因此,森林抚育对杨树人工林林地土壤表层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同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进一步优化下沉式日光温室结构,采用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与直立式南墙日光温室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斜坡式南墙对日光温室室内温光条件和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阴、晴天2种天气条件下,处理温室比对照温室气温和地温提高,特别是晴天更明显有利于气温和地温的提高。在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1.63℃、0.93℃和2.58℃,而在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比对照温室仅提高0.27℃、0.24℃和0.15℃。在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0、5、10cm深处最高地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3.59℃、2.90℃和1.33℃,最低地温也比对照温室分别高0.88℃、1.07℃和1.34℃,平均地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1.71℃、1.80℃和1.34℃。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可以缩短南立墙在地面的太阳阴影宽度,增强了温室南部区域的光照强度;在晴天测量时段内,处理温室平均光照度比对照温室增加达40.25%。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黄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摩尔分数和蒸腾速率也均高于对照温室,其中比对照净光合速率最大值提高13.88%。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提高,也促进了越冬茬黄瓜前期的生长发育,其中处理温室内黄瓜结果数比对照温室提高达40.00%。综上,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能改善室内的温光条件,更有利于越冬茬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9.
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可以实现大豆品种的快速、高效、无损鉴别检测。高光谱图像数据量大、波段数量多,这导致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有一定难度,故需应用波段选择方法进行数据降维。目前,面向品种识别的高光谱图像波段选择算法大多数都是以分类性能作为算法的评价标准,忽略了算法的稳定性。该文针对大豆品种识别问题,研究基于邻域粗糙集理论中的依赖度、一致性和信息熵等属性选择准则的高光谱波段选择算法,以Jaccard系数为稳定性度量指标,研究算法的稳定性随数据集扰动和子集大小的变化情况。针对波段选择算法的稳定性度量与分类模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一问题,不能盲目追求高的稳定性而忽略特征子集的分类效果,提出当波段子集大小相同时采用Pareto最优解来评估算法综合性能;当波段子集大小不同时,采用兼顾分类性能、稳定性和子集大小的综合评价函数(PSN)评估算法性能。研究结果对获取综合性能最佳的波段子集有一定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小麦品种‘沧麦14’以综抗丰产节水为选育目的,以‘沧2004-93’为母本,‘衡7229’为父本有性杂交,经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抗逆育种技术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寒、抗旱、抗倒、丰产稳产的突出特点,适宜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冬麦区种植。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886.5 kg/hm2,穗数591万/hm2,穗粒数34.8粒,千粒重45.0 g。介绍了‘沧麦1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