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食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简称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粪肠球菌ATCC2921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为质控菌株,对411株分离自鸡肉和凉拌菜的大肠杆菌进行了6大类共12种抗生素的药敏性检测.结果表明受试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98.3%)最高,其次是链霉素(71.3%)、奈定酮酸(68.4%)、阿莫西林(67.6%)、氨苄青霉素(61.8%)、环丙沙星(50.6%)、氯霉素(48.4%)、卡那霉素(40.6%)、庆大霉素(36.7%),所有受试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强,仅有11.9%(49)的耐药率,其次是头孢西丁(14.1%)和头孢哌酮(29.9%).247(60.1%)株分离菌表现5重以上耐药性,其中鸡肉分离株占236株.  相似文献   
92.
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将拿到“标准化”的市场“名片”。   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我国已累计完成农业方面国家标准1056项,农业行业标准1600项,各省市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6179项。标准范围从原来只涉及少数农作物种子和种畜方面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基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据悉,农业标准化实施,每年给我国新增产值总计达4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3.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5~12层中采集了16份土样和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14份土样和6份陶片中发现了稻的硅酸体,分别属于马家浜文化(B.C. 4500~B.C. 3800)和良渚文化(B.C. 3500~B.C. 2000),说明这个遗址及其周围从距今6000年左右起就已经栽培水稻了.对发现的稻硅酸体进行形状解析结果显示,伴随历史的发展稻硅酸体的长、宽、厚增大,形状系数b/a 减小;在4个形状特性的分布上看到同样的趋势,表明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稻的硅酸体有一个向大尺寸、尖长型方向变化的过程.根据稻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我们认为遗址早期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正在分化的多样性的群体,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走上大量栽培粳稻的道路.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云南省菠萝蜜主要种植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状况,以期为菠萝蜜园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调查分析了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15个种植园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的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养分含量,结合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在0~20 cm土层含量最为丰富;不同土层间除土壤pH、有效硼之外,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元素均有含量变幅范围、变异系数较大的表现。(2)86.67%土壤pH值小于6.5,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含量中上水平,磷素含量各种植园表现不一,差异明显。(3)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速效钾、有效锌、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效磷、有效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氮、锰、锌、铜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钙与土壤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云南省菠萝蜜种植园施用石灰或者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pH,增施有机肥、磷肥、硼肥,适当控制氮肥、钾肥、钙镁中量元素肥及铁锰铜锌微量元素肥的施入量,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轧钢棒材机械设备是棒材轧钢工程正常施工的基本条件,其往往代表着棒材轧钢技术的实际水平。为了确保棒材轧钢的生产效率,保障轧钢棒材质量,要重视棒材轧钢工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做好它们的日常维护管理,降低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文章从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轧钢棒材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轧钢棒材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用物种丰富度指数 S 值、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 值、Simpson 优势度 指数 D 值、Pielou 均匀度指数 Jsw、Alatalo 指数 Ea 值来综合评价河口热区肉桂人工林群落特征,阐明该地肉桂林植被 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该人工林的生态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口热区肉桂人工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 94 种, 隶属 45 科 84 属,物种组成以泛热带、热带亚洲等热带成分为主,毛桐(Mallotus barbatus)、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华南鳞盖蕨(Microlepia hancei)、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海芋(Alocasia odora)等为主要优势物种。整个群落及其各垂直层次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成熟林(15 a) 以下波动较大,随着林龄增加多样性指数变化趋于稳定,其中中熟林(20 a)的群落结构最稳定,幼林(5 a)群落较 不稳定。灌草层是该肉桂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抚育采伐的过程中保护好灌草层植被群落。  相似文献   
97.
对河口低热河谷区辣木林四季杂草种类、群落组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辣木林有杂草73种,隶属22科65属,其中外来入侵种19种,占杂草总数的26.0%。通过分析四季主要杂草的优势度得出,春、夏、秋季优势杂草主要是菊科的鬼针草(Bidens pilosa),禾本科的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十字马唐(Digitaria cruciata)、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等组成;冬季优势杂草主要有菊科的鬼针草、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野茼蒿(Gnaphalium affine)组成。其中,鬼针草为常年优势杂草,在四季杂草组成中外来入侵杂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以Iwao直线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结合3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对香蕉园斜纹夜蛾低龄(1~2龄)、中龄(3~4龄)和高龄(5~6龄)3个龄期幼虫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幼虫龄期密切相关,且随着虫龄的增长,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1~4龄幼虫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强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5~6龄幼虫空间分布型由聚集分布逐渐趋向于均匀分布,且个体间存在相互排斥。在此基础上,以中龄幼虫为依据,建立了香蕉园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n=(t2/D2)(1.978/m+3.5119)和最佳序贯抽样公式$T(n) = n{m_0} \pm 1.96\sqrt {n(1.978{m_0} + 3.5119m_0^2}$。  相似文献   
99.
100.
本文利用常规棉中棉所92号矮、密、早栽培模式作对照,用中棉所1206杂交棉简易栽培模式进行高产示范,免去定苗、化控、打顶和除草等措施。结果表明,杂交棉简易栽培模式棉花铃重较对照增加20%,成铃率提高10%以上,皮棉增产34.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