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170篇
  170篇
综合类   825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02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性腺决定着动物的性别分化,可以促进性器官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以及副性征的出现,同时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我国家畜去势术历史悠久,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猪的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去势方法因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去势猪被摘除了性腺,其睾丸、子宫和卵巢的发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性器官的重量及血清中睾酮和孕酮浓度也有所降低。去势猪由于失去了性激素对其生理和代谢活动的调节作用,因此变得性情安静,其生产性能也随之得到了改变。生产实践证明,去势猪不发生发情、爬跨等性行为,性情温顺,食欲变好,对所摄取的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而且饲料的利用率和屠宰率有所提高;公猪可以通过去势消除性激素产生的难闻气味,提高猪肉品质;非种用母猪去势,可人为去劣保优,有助于提高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品种质量。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大国,去势对猪的生产性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探讨去势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挖掘其中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推动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试验旨在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代谢机制。【方法】 选择1月龄断奶雄性关中奶山羊和24月龄体成熟的雄性关中奶山羊各6只,采集睾丸组织,使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对睾丸组织进行化学检测,通过多维和单维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不同代谢物进行化学检测、对比与鉴别,通过富集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关中奶山羊发育代谢中的潜在关键通路。【结果】 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组织中共筛选出33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显著上调137个,显著下调197个。对前36个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鉴定发现,分别为脂质和类脂质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未分类化合物和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四大类。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过程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与甘油磷脂呈最大正相关,羧基及其衍生物与甘油磷脂呈最大负相关。对不同的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出7条潜在的重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肿瘤中的胆碱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肿瘤中的中心碳代谢、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氨酰-tRNA生物组成以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结论】 本试验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了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机制,为今后哺乳动物睾丸的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了一种木材专家系统的设计思路,论述了专家系统在家具与装饰行业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专家系统在木材工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当地马尾松种的对比造林试验表明:在抗寒性方面,未经杂交的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抗寒性最差,加勒比松、湿地松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耐寒性最好;在树高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生长最快,湿地松加勒比松混合种与马尾松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最差;在树冠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冠幅最大,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较小。  相似文献   
95.
桑树新品种在山西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个参试桑品种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调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均优于对照种,尤其在产量方面表现极为显著,其中产叶量相对提高16.3%~45.7%,产茧量相对提高19.5%~54.6%。根据各品种的试验成绩、农艺性状及本地气候条件,综合比较,建议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桑品种为强桑1号、丰田2号、晋桑1号、晋选7号。  相似文献   
96.
选择1日龄健康樱桃谷SM3系商品代肉鸭18 490羽,随机分为网上(N组)和发酵床上(B组)2组进行饲养,监测冬季一个完全生长周期内(42d)鸭舍温度(T)、相对湿度(RH)及温湿指数(THI)变化,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商品肉鸭舍温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组和B组舍内平均温度均明显高于平均气温;N组舍内温度全部高于B组,N组平均温度比B组高8.32℃,差异显著(P0.05)。N组和B组舍内相对湿度均明显高于室外;N组舍内平均相对湿度比B组高2.47%,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期N组有16d处于热应激状态,B组有6d处于冷应激状态。结果提示,在北方寒冷气候下网上供暖养殖模式能为商品肉鸭提供更舒适的温湿度条件。  相似文献   
97.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机器人底盘田间适应性和行驶稳定性,面向我国山东地区小麦表型信息获取作业场景,设计了一种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的农业机器人底盘。根据小麦种植农艺需求和行驶地形环境,确定了底盘总体布局方案和主要技术参数。分别开展了底盘驱动部件、转向部件以及摆臂平衡部件设计,并进行了参数校核和元件选型。建立了关键部件ANSYS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摆臂平衡机构的应力形变分析和车架振动模态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摆臂平衡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车架能够有效避免因地形激励产生的共振。建立底盘ADAMS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进行纵向、横向稳定性分析和单侧凸起、凹坑越障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底盘横纵向稳定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摆臂平衡机构能够有效补偿单侧障碍造成的质心高度变化,提高了底盘的行驶稳定性。田间试验表明,机器人底盘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硬质地面直线行驶平均偏驶率为0.51%,田间地面平均偏驶率为1.13%。原地转向中心点偏移量为3.1mm,阿克曼转向最小转向半径为1.125mm。纵向翻倾角为34°,横向翻倾角为28°。单侧越障最大高度为160mm,单侧跨坑最大深度为160mm。  相似文献   
98.
利用陇东旱塬区冬小麦收获后夏闲期的耕地资源和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开展夏绿肥品种筛选试验。通过性状观察及田间生物量测定,从7个引进品种中筛选出饲油2号和陇黄3号2个品种,在9月底生物量鲜重分别达到19 362.0 kg/hm~2、14 140.7 kg/hm~2。第2年对初选出的2个绿肥品种进一步开展试验,并研究粉碎还田对后茬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油2号和陇黄3号至翻压还田时分别进入初花期和结荚期,折合地上生物量鲜重分别为29 644.3 kg/hm~2、14 000.7 kg/hm~2,干重分别为2 587.1 kg/hm~2和3 827.8 kg/hm~2。后茬小麦铜麦6号株高、穗长、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较未种植绿肥对照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4~2.2 cm、1.6 cm、0.1~1.7粒、1.2万~2.5万穗/亩和0.7~1.4 g。绿肥粉碎还田可使后茬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5.71%~8.13%,其中饲油2号还田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最高,为7 254.8 kg/hm~2,增产效果更明显。饲油2号和陇黄3号是适宜陇东旱塬区夏闲期种植的绿肥资源,可为后茬冬小麦生长提供营...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以“优胜美”水果黄瓜为试材,设置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两因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共设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沙培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响应特征参数、RuBP羧化酶活性等指标,以明确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沙培黄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施氮量处理黄瓜叶片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低,胞间CO2浓度增大;增加灌水水平和施氮量均可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且高水高氮下能获得最高的蒸腾速率,适宜的灌水水平下增施氮肥能获得较大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值、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灌水水平为80.20%~100%、施氮量为623~1 250 kg/hm2的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叶片光响应特征;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但灌水水平对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沙培黄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进入初瓜期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光响应特征参数与其干物质积累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本试验条件下,T4处理为最优水氮耦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0.
为评价和筛选出适宜江汉平原种植的丰产高效小麦品种,以34个近年在湖北省内大面积种植且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以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的综合评价值的排序结果与各品种产量排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排名的变化幅度因品种而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4个供试品种分为氮低效、氮中效、氮高效3个类群,其中氮高效类群占供试品种的50%,这类品种多数在灰色评价值和产量排序中占据较靠前的排名。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DH16、川麦104、鄂麦170、淮麦35和苏麦188等5个品种为适宜在江汉平原推广种植丰产高效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