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河湖沼系统具有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及调节功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中国河湖沼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转移矩阵及相关系数计算等方法,核算探究1990至2015年中国河湖沼系统水面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迁移转换趋势,在此基础上,定量及定性对我国河湖沼系统的变化驱动力影响开展分析及讨论。结果表明:(1)河湖沼系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长江区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2)我国河湖沼系统水面率在1990-2010年总体变化幅度较小,而2010-2015年有所增加,且河湖沼系统中水面率沼泽>湖泊>河流;(3)1990-2015年河湖沼主要与耕地、草地和林地之间发生地类的迁移转换,其中沼泽与草地间的迁移转化趋势更明显;(4)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人为因素与河湖沼系统变换相关性更显著,是河湖沼系统短期内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对河湖沼系统时空变化的影响持久且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提供基础,对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快速准确地检测森林火灾中的火点对于减轻火灾损失和开展有效的灭火救援工作至关重要。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自动学习并提取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林火特征。无人机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快速获取森林实时图像,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特征不同,导致深度学习模型在不同图像中的迁移性较差。本研究基于YOLOv5预训练模型,使用286张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迁移学习,以增强模型对不同图像类型的适用性。迁移学习后,模型对可见光图像测试集的检测精度提升了6%,对红外图像测试集的检测精度达到0.952,证明模型对两种传感器图像数据均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相比可见光模型,多模态模型在包含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测试集上的mAP50达到0.914,表明模型成功地提高了对红外图像的检测能力,并保留了对可见光图像的良好检测性能。综上,本研究采用少量图像进行迁移学习,取得了较好结果。迁移学习可以使YOLOv5火灾检测模型适配红外图像,在保留可见光图像检测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对火情的检测准确性与环境适应性。这为实现基于多源数据的森林火灾检测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森林火灾检测系统的智能化与自适应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3.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进行研究,探讨季节变化对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季节变化对酶活性与土壤肥力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养分指标和酶活性随季节和土层深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变异性,变异系数由0.1~1.5不等;季节变化对各养分指标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随季节变化相关关系发生改变;土壤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季节影响较小,相关性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酶活性的直接影响力随季节变化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相似文献   
24.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资料,综述了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对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森林类保护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土壤养分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森林类保护区土壤的深入研究及对其保护提供指导。森林土壤养分的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最终分布格局是地形、植被、土壤类型、季节变化、土壤微生物等环境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生态系统下,环境因素是土壤养分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有效的人为管理方式能促进森林土壤养分的积累,而不当的干扰则会造成养分显著流失。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能够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保护区建立森林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站,是全面掌握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较好途径,最终为保护区森林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5.
茯砖茶及其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G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1mL/L的20%医用脂肪乳剂处理L-02肝细胞48h复制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及配方分别处理24h和48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探讨茯砖茶提取物和两个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TG的影响。结果显示,茯砖茶提取物和配方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的水平(P<0.05),而与血脂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出茯砖茶和配方1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季节性干旱丘区稻田麦秸覆盖的节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在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地区对麦秸覆盖稻作的节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生态区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多蘖壮秧,旋耕后采用宽窄行移栽,田间苗数达到225×104.hm-2时用等面积的小麦秸秆全量覆盖宽行的技术模式,可节水30.04%,增产5.88%,水分生产率提高0.52 kg.m-3,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提高1.24 kg.m-3;全程节本增效1129.70元.hm-2。稻田麦秸覆盖的节水效果与秧苗栽插方式有关,与麦秸还田量成正相关;翻耕比免耕节水、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7.
袁勇  黄静忠 《江西棉花》2001,23(1):31-33
棉田立体种植是以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新种植体系 ,是旱粮棉区的高效耕作制度。这一耕作制度的开发应用 ,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 ,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种植业整体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东县兵房镇棉田立体种植已经历 15年左右的历史 ,常年 180 0公顷棉田都立体种植。主要种植模式有 6种类型 :①蔬菜 (蒜头、青蒜、鲜食蚕豆、日本大叶波菜、马铃薯等 )或大麦或油菜 /西瓜 /棉花 ;②蕃茄 /棉花 ;③豇豆 /棉花 /秋蕃茄 ;④棉花 /山鹰椒 ;⑤糯玉米 /棉花 ;⑥棉花 /花生。这几种类型的经济效益均较高 ,一般是纯棉花的 …  相似文献   
28.
杨树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泛,是单县用材林、防护林的主栽树种。1990年以后,随着杨木加工业的迅速兴起,对杨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胶合板材尤其紧缺,进一步促进了杨树的发展。但是,由于胶合板材培育周期长,投资大,因而发展相对滞后,同  相似文献   
29.
袁勇  孙君厚 《山东饲料》2013,(15):418-419
自十九世纪初,电子通讯技术诞生以来,到今天,历经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它发展的脚步是日新月异,无人能及。神话故事里常听到的"千里眼"、"顺风耳"等古时人以为遥不可及的事情,在今天不仅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还发明了许多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通讯设备。如今的通讯技术正在用一种不可预知的脚步前进、发展,当然,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病和一些不足,那么展望未来呢,会是怎样?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0.
沼气不但是很好的清洁能源,其副产物沼渣和沼液因富含有机质、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酶类、有益微生物、B族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具有营养、抑菌、调节、抗逆等功效,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好沼液和沼渣,不但能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