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蛙稻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比较3种种植模式(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常规水稻)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简称SMBC)、微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简称SMBN)、微生物熵(soilmicrobial quotient,简称SMQ)及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差异,以期探究蛙稻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水稻相比,有机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SMBC、SMBN、SMQ。在整个稻季,有机蛙稻和绿色蛙稻稻田土壤SMBC和SMBN较常规水稻分别增加33.0%、20.4%和27.8%、16.1%,SMQ分别增加10.1%、0.5%。(2)与传统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稻季,有机蛙稻和绿色蛙稻土壤细菌数量较常规水稻分别增加20.7%和16.1%,放线菌数量增加6.4%、1.4%,真菌数量增加19.8%、9.5%。(3)稻田土壤SMBC、SMBN、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从土壤微生物角度出发,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优于常规水稻模式,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的微生物特性。  相似文献   
22.
23.
不同生长期太子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太子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土壤 pH 在4月中旬(6.05)和6月初(6.18)分别出现峰值;水分变化无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开花中后期(5月初)含量最高;碱解氮含量在开花后期(5月中旬)含量最低,块根成熟后(7月中旬)含量最高;速效磷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速效钾开花初期含量高于出苗期,且是全生育期的最高值(97.82 mg/kg );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地上部分逐渐凋零后降低;脲酶活性波动较大;出苗后,太子参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出现了3次波峰,2次波谷;放线菌和细菌也分别有2次波峰和2次波谷,从三大微生物菌类比值来看,在块根成熟期的变化波动较大;产量增加速度最快的也是在开花中后期。结论:多个指标均在太子参茂盛生长期出现多个峰值,且部分指标在采收时出现徒增的现象;开花中后期是产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最后活跃的时期,而微生物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块根成熟期;太子参不同生长期会影响其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应加强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菌根的研究,以有效遏制根腐病的发生,改善太子参土壤根际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角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基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本研究用RNAi技术敲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QLE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QLE基因及凋亡和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周期和凋亡检测试剂盒筛选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准确计数处于不同周期的细胞数和凋亡细胞数。结果显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转染siRNA后,SQLE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增殖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G1期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G2期细胞数量没有显著性改变,S期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0.05);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6(又称Fas或CD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B(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P27)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ell lymphoma-2,Bcl-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P21)、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apoptosis regulator,Bax)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敲低SQLE基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5.
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施氮肥水平,设置N1、N2、N3、N4共4个氮肥水平,分别为0、150、300、450 kg/hm2,测定4月中旬叶片叶绿素、MDA(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对MDA、脯氨酸含量,POD、CAT活性影响不显著,N2、N3水平下叶绿素a和b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N1、N2、N3水平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氮肥300 kg/hm2时,叶片生理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26.
采用"3414"施肥方案,开展配方施肥对太子参不同生长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的含量以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5月中,太子参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SOD、CAT、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逐渐减弱;POD活性先减弱后增强;MDA含量逐渐增加。施用不同水平的氮磷钾对太子参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含量)的影响有的持续减弱(少),有的先减弱(少)后增强(加),须要进一步研究调整施肥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只是植物适应一个方面的原因,想更加深入研究太子参,必须从多方面去考虑,例如植物的外在因素土壤、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太子参的氧化酶活性,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7.
28.
为研究A组猪轮状病毒(Po RV)非结构蛋白NSP5在MA-104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本研究将NSP5蛋白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 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SP5,将其转染于MA-104细胞中进行NSP5瞬时表达,并于转染48 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NSP5表达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在MA-104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均有分布,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农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将危害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计算其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以探究其不平等程度。其次,运用农户收入决定方程对江苏省农户的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探究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最后,再运用夏普里值的方法分解回归方程,找出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总的工资性劳动时间是影响农村家庭收入增长及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健康水平顺位在次。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机会,加大对农村教育与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并缩小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30.
盘锦国家气候观象站作为环渤海陆—海—气综合观测区唯一的站点,观测任务多,观测系统多,数据种类多,设计一款功能实用、运行稳定、易维护、易操作的基础数据库,用于收集、存储、监控、查询、共享观测资料,可为日后使用资料进行科学研究、气候分析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对现有观测设备采集的数据格式、数量、频次、存量的资料特点分析,完成对数据库的功能、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