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研究了半纯合日粮分别添加 0 .4 %的茶多酚 (TP)和果寡糖 (FOS)对 2 8~ 4 2日龄母肉鸡的生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为 ,添加TP和FOS比对照显著降低了死亡率、腹腔脂肪重量和腹腔脂肪率 (P <0 0 5 ) ,并且TP对腹腔脂肪的抑制效果比FOS大 (P <0 0 5 ) ;添加TP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的总数、各菌群的数量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总量(P <0 0 5 ) ;添加FOS不影响盲肠菌群的总数 ,但选择性地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和真细菌 (Eubacteria)群、降低了其他菌群的数量以及酚类和吲哚的含量 (P <0 0 5 )。试验认为 ,茶多酚和果寡糖具有降低死亡率和腹腔脂肪沉积以及改变盲肠菌群的效果 ,茶多酚表现的是类抗菌素效果 ,即 ,非选择性地降低所有菌群的数量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而果寡糖的效果是选择性地增加有益细菌、降低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以外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储存期玉米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雌性科宝商品代雏鸡144只,根据体重均衡原则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喂由储存2、4年的玉米配制的试验饲粮,与储存0年的玉米作对照,试验期42 d,测定17日龄时血液淋巴细胞转化率,21、42日龄时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1)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储存2年的玉米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储存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肉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淋巴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A的反应性(P<0.05),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新城疫抗体效价和溶菌酶活性(P<0.05)。2)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储存2年的玉米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也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储存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肉鸡脾脏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对其他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玉米储存期过长可导致肉鸡的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研究肉仔鸡生长早期 (2~ 3周龄 )不同代谢能、蛋白质限饲水平对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1 )早期低代谢能和低蛋白的限饲处理均可明显降低肉仔鸡生长速度 (P <0 .0 5) ,并在恢复阶段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 (2 )早期不同代谢能、蛋白限饲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3)早期不同代谢能、蛋白限饲水平均有提高胴体产量、胸肉和腿肉比例的趋势 (P >0 .0 5)。 (4)早期低代谢能限饲明显降低 42日龄腹脂重 (P <0 .0 5) ,低蛋白质限饲增加腹脂重 (P >0 .0 5)。  相似文献   
104.
试验一选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试验二选用7日龄AA肉公雏鸡和北京油鸡各144只,根据体重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进行笼养和地面平养试验,比较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对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翅率、腿率、胫长、腹脂率、胸肌粗脂肪和主要脂肪酸含量无影响(P>0.05),笼养导致肉鸡脚率增加(P<0.05),胸肌率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05.
美国禽肉消费量已达肉类消费总和的50%以上,加之肉骨粉被禁止使用,因此植物蛋白质将会更多地被使用,所以氨基酸营养研究越显重要。另外,为了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必须准确了解家禽氨基酸的需求量。氨基酸需求量可通过用血浆氨基酸浓度作为参数来测定。添加晶体氨基酸既可满足家禽氨基酸需要,又能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而且还降低氮排泄,但容易引起腹脂率增加。本文对内鸡氨基酸营养的这几方面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6.
180只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8日龄起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3.2MJ/kg的日粮,辅酶Q10添加量分别为0、20、40mg/kg.15~21日龄关闭水暖进行较低温处理(15~18℃)以诱发腹水症,并研究辅酶Q10添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对腹水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辅酶Q10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而能显著降低其对腹水症的敏感性.日粮添加辅酶Q10能够显著降低肉仔鸡腹水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肉仔鸡红细胞渗透脆性(EOF)(P≤0.05).虽然辅酶Q10添加与否对血液红细胞压积(PCV)没有显著影响,但40mg/kg的辅酶Q10添加量同20mg/kg的添加量相比,PCV值显著降低(P≤0.05),除了36日龄时添加40mg/kg辅酶Q10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肺动脉舒张压(PADP)外,各试验组肉仔鸡右心室内压(RVP)、肺动脉压(PAP)、右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等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而40mg/kg的辅酶Q10组显著降低了腹水心脏指数(AHI)(P≤0.05).辅酶Q10的这种有益作用可能与其为心肌细胞充足供能、降低血液的红细胞渗透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7.
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北京油鸡公雏各72只,检测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以及肠腔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品种鸡的RBC-C3b花环率均随日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北京油鸡的RBC-C3bR花环率显著高于爱拔益加肉鸡(P<0.05),而两品种鸡的RBC-IC花环率却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爱拔益加肉鸡的RBC-IC花环率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两品种鸡肠腔中的SIgA含量随日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并且北京油鸡肠腔中的SIgA含量比爱拔益加肉鸡高。提示爱拔益加肉鸡和北京油鸡的红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和染料木黄酮对产蛋鸡蛋品质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分泌激素的影响.选用50周龄的农大3号矮小型162只蛋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大豆黄酮(Da,10 mg/kg)处理组和染料木黄酮(Gen,10 mg/kg)处理组.试验8周后测定蛋品质、卵黄蛋白原和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Da和Gen均显著提高蛋壳和蛋黄色泽.Gen组血清卵黄蛋白原含量显著提高;Da和Gen均显著提高垂体β-内啡肽和血清雌二醇水平.  相似文献   
109.
β-1,3-D-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剂β-1,3-D-葡聚糖具有调节动物免疫机能、抵抗感染和应激、促进动物健康等作用。本文主要就免疫调节剂β-1,3-D-葡聚糖的结构特点、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酵母-β1,3/1,6-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品种一致,体重接近,公、母各半,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连续添加(0、50、100和200mg/kg)的-β1,3/1,6-葡聚糖,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β1,3/1,6-葡聚糖有提高血清总蛋白浓度的趋势(P<0.01),可极显著(P<0.01)提高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P<0.0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和LDL浓度,对血清甘油三酯浓度、HDL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也发现,断奶仔猪日粮中连续添加50mg/kg的β-1,3/1,6-葡聚糖,可显著提高日增重及改善饲料转化率,显著(P<0.05)降低腹泻发生频率,有提高日采食量的趋势,各处理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剂量太高有提高腹泻发生率的趋势。上述试验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β-1,3/1,6-葡聚糖可调节其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