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青霉素菌体蛋白营养价值评定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结果表明:青霉素菌体蛋白含粗蛋白质41.0%,钙1.44%,总磷1.11%,代谢能水平为9.96KJ/g,5种主要的氨基酸含量如下:赖氨酸1.84%,蛋氨酸0.60%,胱氨酸0.62%,苏氨酸1.78%,色氨酸0.50%;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8.4%,90.7%,61.9%,80.4%,91.4%。通过饲养实验说明,在蛋鸡全价料中添加3%、5%、7%的青霉素菌体蛋白,可获得不低于玉米-豆粕日粮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22.
试验研究了豆粕日粮和含5%~8%棉粕的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试验Ⅰ为肉仔鸡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AA商品代肉仔鸡公雏67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试验期42d。结果表明:在棉粕和豆粕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对42日龄肉仔鸡体增重分别提高了4.35%和3.49%。试验Ⅱ为排空强饲代谢试验。结果显示:豆粕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增加蛋公鸡色氨酸真消化率(P<0.001),对其他氨基酸消化率无影响。添加α-半乳糖苷酶的豆粕的,真代谢能值与不添加酶的相比,提高了4.69%(0.51MJ/kg)。本研究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提高了色氨酸真消化率和真代谢能,有利于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凤梨酵素复合酶和溶菌酶在地方鸡日粮中的使用效果.试验选用1日龄450只华北柴鸡,平均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日粮中分别添加凤梨酵素复合酶和溶菌酶,与盐霉素组进行对照,笼养,观测0~6周龄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凤梨酵素复合酶和溶菌酶显著提高华北柴鸡日粮中粗脂肪的消化率,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凤梨酵素复合酶显著改善华北柴鸡成活率.结果表明,凤梨酵素复合酶和溶菌酶具有提高华北柴鸡生产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试验选用2 160羽1日龄北京鸭,按4×3两因素设计随机分成12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分别饲喂不同水平的25-羟胆钙化醇(25-OH-D3)(0、35、70、105μg/kg)与维生素D3(2 500、3 000、3 500 IU/kg)的日粮,探讨25-OH-D3在肉鸭日粮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平25-OH-D3对北京鸭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105μg/kg较35、70μg/kg显著降低45日龄北京鸭胸肌率(P<0.05);70、105μg/kg 25-OH-D3较35μg/kg显著提高了胫骨磷含量(P<0.05)。添加3 500、3 000 IU/kg维生素D3较2 500 IU/kg显著提高15~35日龄北京鸭日增重(P<0.05);添加3 500 IU/kg维生素D3较3 000、2 500 IU/kg显著提高14、45日龄胫骨钙含量(P<0.05)。25-OH-D3和维生素D3对14日龄胫骨中钙、磷含量和45日龄胫骨磷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地交互作用。综合本试验可得出,北京鸭日粮中添加3 000 IU/kg维生素D3和70μg/kg 25-OH-D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讨酵母β-1,3/1,6-葡聚糖对自然条件下饲养的断奶仔猪细胞和体液免疫机能的影响,选择品种一致,体重接近,公母各半,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连续添加0,50,100和200mg·kg^-1的β-1,3/1,6-葡聚糖,进行试验,试验期为28d。采用MTT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主要淋巴细胞亚群,IDEXX-ELISAantibodyTestKit检测猪瘟抗体。结果发现,添加β-1,3/1,6-葡聚糖14d后,试验组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28d无明显差异(P〉0.05)。21d试验组猪瘟疫苗免疫的抗体水平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50mg·kg^-1)的β-1,3/1,6-葡聚糖对Th细胞、Tc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均有提高,但高剂量(100和200mg·kg^-1)的β-1,3/1,6-葡聚糖可以导致CD8^+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CD4^+/CD8^+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酵母β-1,3/1,6-葡聚糖可影响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对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有提高,其免疫调节作用受添加剂量和时间的影响。低剂量酵母β-1,3/1,6-葡聚糖能适度提高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机能,增强机体的抗病力,高剂量可能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6.
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我国畜产品安全现状、“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我国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7.
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试验用 6 0 0只爱拔益加肉仔鸡 ,研究了在小麦部分或全部取代玉米配制的日粮中 ,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小麦全部取代玉米后 ,肉仔鸡的小肠食糜粘度、耗料增重比和死淘率显著升高 ,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消化率及能量的利用率均降低 ;在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后 ,耗料增重比和小肠食糜粘度显著降低 (P <0 .0 5 ) ,死淘率降低 71.9% ,能量利用率和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消化率显著提高 (P <0 .0 5 ) ,改善了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达到甚至超过玉米日粮的饲喂效果。小麦取代玉米用量的 5 0 %后 ,除小肠食糜粘度显著升高外 ,其余指标与玉米日粮的无显著差异。在小麦和玉米各半的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后 ,只有食糜粘度显著降低 ,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8.
提高人工受精率方法的研究袁建敏,宁中华,石榜弛,李吉祥,王忠,谢德润(北京衣业大学种鸡场10209)前言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鸡的繁殖,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种鸡场采精和输精...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通过对鸡肠上皮细胞感染锌指蛋白A20基因siRNA病毒和A20基因腺病毒,探究锌与A20基因对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鸡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LPS可显著上调鸡肠上皮细胞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8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作用的最佳剂量和时间分别是10 ng/mL和6 h。体外添加25μmol/L锌可显著缓解LPS诱导的鸡肠上皮细胞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产量的提高以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转录激活。肠上皮细胞感染A20基因siRNA病毒后,A20的蛋白产量显著下调(P<0.05),IL-1β、IL-8和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产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加剧LPS诱导的IL-8、IL-1β基因表达水平和IL-1β、TNF-α蛋白产量的提高(P <0. 05)。相对于对照组,加锌可促进胞浆中A20和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并下调磷酸化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在进行A20基因沉默后,导致胞浆中A20、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和磷酸化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上调以及胞核中磷酸化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升高,而加锌并不能改善。与感染空白腺病毒组相比,肠上皮细胞感染A20腺病毒可极显著提高A20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IL-1β、IL-8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且可极显著降低添加LPS导致的IL-1β、IL-8和TLR4基因表达水平的上升(P <0. 01)。锌添加可显著降低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NF-κB p65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锌可通过A20-NF-κB p65信号通路缓解LPS诱导的鸡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玉米品种、储存时间和条件、粉碎机筛片直径对陈玉米粉碎粒度的影响,试验采集了国库储存不同年份的29个陈玉米样品、19个东北单一品种陈玉米样品,以及不同储存温度的玉米,通过孔径为3.60 mm和6.00 mm的筛片进行粉碎,采用筛分法测定粒度。结果表明:(1)不同储存时间的国库玉米粉碎粒度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成波动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2)储存在相对温度低的玉米粉碎粒度高于储存在相对温度高的玉米;(3)粉碎粒度与玉米粗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和粗纤维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与玉米NDF、ADF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4)筛片孔径显著影响陈玉米粉碎粒度(P0.01),相对于3.60 mm孔径的筛片,使用6.00 mm孔径筛片粉碎玉米能大幅度提高颗粒度大于2 000μm玉米颗粒的比例(几乎提高8倍),并降低颗粒度小于850μm玉米颗粒的比例。由此可知,长时间储存和高温储存导致玉米脆性增加、粉碎粒度变小,提高粉碎机筛片直径可以增加陈玉米的粉碎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