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品种抗条锈性鉴定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和1个类型对5282个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和国外引进的1405个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分小种抗条锈性鉴定,共43038个次(一小种一品种为1个次).通过抗条锈鉴定,共计125个左右品种在生产中推广,面积累计达4千万hm2以上:鉴选的532个抗源材料被不同育种单位利用,筛选出了一批抗条中28号和29号的抗源.  相似文献   
12.
洛10、洛13致病类群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77年以来对洛夫林10、13等“洛类”品种有毒菌株的筛选、研究结果。继1983年发现条中28号后又陆续发现7个对“洛类”品种有较强致病力的条锈菌小种类型,可分为洛10、洛13两个致病类群。它们对我国鉴别寄生、生产和后备品种、高代品系、重要抗源的毒力均有重要区别,对“洛类”品种及其后代的毒力也不尽一致。证实两类群的出现和发展是“洛类”品种“丧失”抗条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止“洛类”品种“丧失”抗条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沧州市冬季植物景观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当前冬季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沧州的自然条件,通过选择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树种,选用不同特色的配置方式,让北方的冬天展现出独特的冬态美。  相似文献   
14.
抗锈育种中慢条锈性品种鉴定方法和判别函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和种植抗锈性品种是世界各国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近百年抗锈育种研究中, 垂直抗病性品种(即完全抗锈性品种)对控制锈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而格外受到重视。 然而, 垂直抗病性品种其抗病性会因锈菌新毒性小种的出现很快丧失, 许多品种推广使用3~5年后便丧失其抗病性, 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1,  相似文献   
15.
禽喘灵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禽业的发展,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目前又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我们研制了数味中草药组成的禽喘灵试治,自1991年开始至今9年间,已在我县400万只家禽上应用,有效率均在98%以上,治愈率96%以上,取得了显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禽喘灵由鱼腥草、黄芩、苍术、神曲、杏仁、薄荷、山豆根、射干、大青叶、穿心莲、栀子、茵陈、桔梗、甘草、益母草、陈皮、麦芽、紫苏、艾叶、葶苈子、麻黄等21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制,粉碎过筛,混匀包装而成。1.2 典型病例 1998年3月天津武清区某专业户饲养的1000…  相似文献   
16.
大年初三的早晨,我去阳台浇花,惊喜地发现朱顶红钻出了花葶。要说我养朱顶红也有几年了,多次见它开花,应该不新鲜了。然而,这是我试验朱顶红一年开两次花获得成功的第三个年头,能不高兴吗?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中、下游农家小麦品种资源抗条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旱原小麦育种亲本资源,研究农家品种的抗逆性是十分必要的。但以往对农家品种,国内外接种多种小种研究其抗锈性的工作很零星。解放初期卜慕华等在天然诱发杀件下,对15省的548份农家品种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1962年季良、阮寿康研究了10个品种的耐锈性,其中有4个农家品种;近年来曾士迈为研究品种的水平抗性、对8个农家品种接种4个小种进行了测定。我们于1965年对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保存  相似文献   
18.
小麦品种资源抗条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陕西省是小麦条锈病常发地区。从1956—1964年九年中,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流行,其中1957、1958、1960和1964年出现过四次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1965年以来,推广了以“丰产3号”和“阿勃”为主的及“青春2号”、“武农132”、“生选2号”、“官村1号”等抗锈良种,其面积占麦田面积的80%。至1976年,我省关中小麦主产区,近十二年来基本上控制了条锈病的流行为害。实践证明,利用抗锈品种控制锈病灾害,是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洛夫林10和山前麦等品种抗条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小麦抗锈育种利用最广泛的洛夫林10、山前麦、阿夫乐尔等抗源品种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已经严重感染条锈病。这对目前正在华北平原和关中地区推广它们的许多后代品种(系)抗条锈性的前景有何影晌,是许多育种学家强烈关注的问题。李振岐教授等(1984)已报道了低温菌系等对洛夫林10等抗性的影晌。我们从  相似文献   
20.
对抗条锈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和毒力不同的条锈菌小种互相作用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锈菌在入侵期(接菌48h)感病品种酶带一致,免疫品种酶带发生明显的变化,慢锈品种在Rf值0.60处增加1条酶带。酶活免疫品种高于感病品种(p<0.05);在发病期(接种20天)感病品种酶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免疫品种酶带稳定,慢锈品种在Rf值0.85处增加2条酶带。免疫品种酶活性比感病品种显著增强(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