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部级质检机构风险的主要特征、来源及引发质检机构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总结质量控制手段存在的问题,探寻了防范风险的相应质量控制的途径和方法,以为农业部级质检机构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几种农药在露地黄瓜上的残留降解动态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露地黄瓜栽培中。喷施毒死蜱、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吡虫啉、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王铜等农药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黄瓜果实中的残留量和降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在杀虫剂中.甲氰菊酯在喷药后第1d的残留量最大,其后的降解速度较快;毒死蜱残留量位居第二,其降解速度比较稳定;氯氰菊酯在喷药后第1d的残留量超过标准.但第3d以后就检测不到其残留:吡虫啉在施药后第1d的残留量最低,降解速度也比较稳定。在杀菌剂中.甲基硫菌灵的降解速度较快,百菌清和王铜的降解速度较慢。无论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施药后在黄瓜上的残留量随喷药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2001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陆续制定颁布了逾300项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4.
茉莉花茶中农药残留的来源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茉莉花茶素以清新幽雅的花香、醇爽的茶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也是中国出口比较重要的茶类。随着食品生产的无公害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5.
模拟加工对菠菜中农药残留量及膳食暴露评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喷药、室内模拟加工和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水洗、漂烫和烘干处理对菠菜中毒死蜱、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剂量下,当毒死蜱、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0.038 8、0.001和0.01 g/m2时,经水洗和漂烫处理,菠菜中上述3种农药的残留量分别降低22.6%、53.8%和50.8%;而加倍剂量处理时,则分别降低8.5%、61.4%和40.2%;烘干处理对毒死蜱的去除作用大于50%,但对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去除作用仅为10%左右。对新鲜菠菜和干制菠菜的农药残留量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的结果表明,合理的加工方式可以降低农药膳食摄入估计量的62.1%~76.7%。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的残留受水洗和漂烫影响较小,受烘干影响较大;而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残留受水洗与漂烫影响较大,受烘干影响较小;引入加工因子后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6.
西藏茶叶具有高原茶品质特征,是助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高价值农产品。为探明西藏茶叶同位素特征,探索气象环境对茶叶同位素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茶叶以及全国主产区茶叶样品,分析茶叶中稳定同位素值(δ13C、δ15N、δ2H、δ18O),同时收集部分采样点的环境气象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探究西藏茶叶同位素特征及环境因子关联性。结果表明,西藏茶叶δ13C值分布于-31.9‰~-27.8‰之间,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显著低于其他主产区样品(P<0.01),δ13C值主要与采样当月的日照时间和气温有关;西藏茶叶δ15N与其他主产区样品无显著差异,且与环境气象因子关联性较弱;δ2H值介于-111.5‰~-40.5‰之间,与环境气象因子关联性最强,受相对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δ18O值介于22.2‰ ~ 27.6‰之间,主要与气温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为西藏茶叶产地特征挖掘提供了研究思路,为西藏茶叶品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茶叶产地溯源与鉴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地域特色和品质特征明显,溯源与鉴别检测技术对保证其产地和品质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茶叶产地溯源和种类鉴别中稳定同位素、多矿物元素、近红外光谱和化学指纹图谱等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茶叶产地溯源与鉴别检测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茶叶产地溯源和鉴别的研究重点,对我国茶叶原产地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澳大利亚法典工作的现状与特点,为我国参与国际食品法典的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促进贸易出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氮稳定同位素的印迹规律与有机食品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肥料是有机食品认证中监管的农业投入品之一。不同来源的氮肥中稳定同位素1δ5N的丰度不同,由此农产品中δ15N的丰度也存在差异;有机肥种植的农产品中1δ5N丰度最高,不施肥种植的次之,而化学氮肥种植的则最低。施肥方式、作物类别、生长阶段和部位对农产品中1δ5N丰度的影响不一样,一般对于生长期较短的蔬菜适合用δ15N丰度标记其氮肥来源,对于生长期较长或具有固氮作用的作物则不适合。采用氮稳定同位素1δ5N丰度检测来标记作物的氮肥来源,对有机食品的真伪鉴别,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具有积极的法规理论探讨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需求型和膳食营养型过渡,乳类食品作为一种“最接近完善的食品”。在改善膳食结构、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大众关注。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由于乳及乳制品的标准缺陷、监管力度的不够和检测方法的不足,假冒伪劣乳制品南“营养不足”变为“蛋白质过高”.非法添加外源氮“提高”乳及乳制品中的蛋白质检测含量.直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产业的发展。因此.健全乳及乳制品标准的制定和法规管理.构建全程监控体系和完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