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1篇
  30篇
综合类   321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仔猪腹泻和水肿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防治困难,严重威胁着仔猪的健康。  相似文献   
32.
<正>犊牛脐尿痿在临床中非常少见,笔者与2010年4月6日在富平县张桥镇段家奶牛养殖小区成功手术接诊一倒。笔者现将手术治疗过程总结如下。1临床检查出生5天的小母牛脐部湿润,不时漏液。将小牛犊脐部用手挤压,小牛犊自然努责,发现脐部滴液呈水柱状流出。用一次性纸杯接住液体,发现其颜色、气味均  相似文献   
33.
养牛业是一项涉及遗传、繁殖、饲草调制、饲料配合、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肉牛生产作为养牛业的主要内容是一项综合技术。如何提高肉牛生产的效益,本文提出若干策略,供探讨。  相似文献   
34.
“大群选育法”(简称“群选法”)的概念是21世纪初陈宽维等提出来的,目前在育种理论界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该选育法在企业界得到普遍认可,它给很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回报。“群选法”是指在规范的生产条件下从大批量饲养的优质鸡中,按照市场要求进行选种,重点针对一项或几项性能进行,以期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往往是在几千羽到一二万羽的群体中只选留几十羽或几百羽鸡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35.
<正>《畜牧法》是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国家法律。国家在支持畜牧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提供了法律保证,对发展规模养殖,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6.
开展"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系统研究",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行动.课题组调查了小范围林业干部的基本科学素质状况和科技信息获取渠道,为下一步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调查显示,我国林业干部的基本科学素质比以往有了显著进步,但仍然有较大欠缺.  相似文献   
37.
旨在通过对产蛋前期和产蛋高峰期鸡肝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进行分析,解析基因组甲基化对不同发育阶段肝中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GBS)技术对产蛋前期(20周龄)和产蛋高峰期(30周龄,各3只DNA混池)卢氏绿壳蛋鸡肝全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已有的肝mRNA转录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基因组甲基化对不同生理阶段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基因组范围约有4%的胞嘧啶(C)发生了甲基化(mC);两个生理阶段的总体甲基化水平基本一致。共检测到670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和356个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基因本体(GO)和相关信号通路(KEGG)分析发现,超甲基化DMGs显著富集在发育的正向调控、细胞形态改变的调控、VEGF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粘着斑及间隙连接等相关过程,低甲基化DMGs显著富集在胚胎消化道形态的发生、间充质细胞增殖的正向调控、淀粉和蔗糖代谢及Wnt信号通路等相关过程。基因不同功能区域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有关,启动子(promoter)及基因体(gene body)区域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区域(内含子、3'UTR)的甲基化水平与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关系。其中,与肝脂质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RASD1、HAO1、UBE2O、MSRB3受甲基化调控。本研究绘制了不同生理时期卢氏绿壳蛋鸡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结合mRNA转录组数据阐述了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方面的调控作用,并鉴定出了不同生理时期受甲基化调控的基因,为深入研究表观遗传调控在不同生理时期蛋鸡肝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俞欣妍 《绿色科技》2020,(5):112-113
试验采用竹柏5年生大苗在杉木林冠下进行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Ⅱ级、Ⅲ级、Ⅳ级)造林效果的比较,根据造林3年的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竹柏造林保存率、胸径、高度、冠幅、分枝数5项指标均以Ⅱ级最高,平均造林保存率达92.6%,平均胸径达2.89 cm,平均高达270.1 cm,平均冠幅达175.6 cm,平均分枝数达44.4条;5项生长量指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Ⅱ级﹥Ⅲ级﹥Ⅳ级。  相似文献   
39.
干旱缺水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燕山丘陵区春玉米子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覆膜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水分条件。于2017—2018年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不覆膜(CK)、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和全膜双垄沟播4个处理,测定土壤含水率、玉米生育期、土壤容重、玉米产量及产量影响因素,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处理间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一致,最高均为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子粒产量和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最高。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可延长玉米生育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适宜在干旱少雨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物质炭的增产机制。【方法】分别以木屑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450、550℃下裂解得到生物质炭。采用热水浸提法将生物质炭中的可溶性组分(浸提液)与难溶性组分(炭骨架)分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及组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1 g/盆,显著高于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13.0 g/盆)和对照处理(13.5 g/盆)。与地上部生物量类似,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形态学指标较木屑生物质炭和对照处理显著改善。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5 g/盆,较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和浸提液分别提高26.9%和17.9%。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较添加浸提液处理分别提高64.1%、51.1%、38.3%和80.0%。不同炭化温度裂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对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处理相比,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氮含量提高25.9%,而磷和钾含量分别降低39.7%和14.1%。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土壤pH、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处理分别提高0.1个单位、20.3%、19.1%、29.1%和189.2%。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相比,添加生物质炭骨架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4.6%、6.6%、41.3%和55.1%,土壤pH升高0.13个单位;而添加生物质炭浸提液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49.8%、18.9%和24.2%,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长、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pH呈正相关,与小白菜地上部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生物质炭制备原料和组成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较木屑生物质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经热水浸提后再添加至土壤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生物质炭中可溶性组分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是生物质炭增产的主要机制,而可溶性组分对根系促生作用与原料、制备温度和其本身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