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1篇
  30篇
综合类   31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为进一步提高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了2019年度全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共有12个市级、65个县级实验室参加,样品正确率分别为100%、99.17%,实验室正确率分别为100%、92.31%。结果表明: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均具备正常开展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检测的能力与条件,但有个别县级实验室的个别比对项目检测值出现较大偏差。这提示应进一步重视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工作,加强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兽医系统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饱和脂肪酸钙和不饱和脂肪酸钙替代豆油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和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360尾初始体重为(0.30±0.02)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D_1)、不饱和脂肪酸钙(D_2)及饱和脂肪酸钙(D_3)替代豆油的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各组间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肝胰腺中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淀粉酶、胰蛋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D_2、D_3组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D_1组(P0.05)。各组间血淋巴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_3组血淋巴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D_1组(P0.05),D_1与D_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D_3组血淋巴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D_1组(P0.05); D_3组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D_1组(P0.05),D_1与D_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脂肪酸钙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豆油是可行的,并且不饱和脂肪酸钙的替代效果优于饱和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与银杏有效成分的降血糖作用,试验选用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腹腔注射0.2 mL 200 mg/(kg·d)四氧嘧啶,连续5 d,断尾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其值大于11.1 mmol/L时表明造模成功。试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CY组)、单一用药组(螺旋藻多糖组(P组)、银杏黄酮组(F组)、银杏内酯组(L组),复合用药组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有效成分(GBE)配制成1:1(CP_1组)、2:1(CP_2组)、1:2(CP_3组)的复合组,每组10只,共9组。对照和CY组每只小鼠灌服2.5 mg/(kg·d)格列本脲,其余各组按200 mg/(kg·d)灌服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灌服30 d,测定小鼠血糖值及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显示,与M组相比,用药组小鼠体重均极显著增加(P0.01),复合用药组药效高于单一用药组;各用药组脾脏、胸腺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肝糖原含量极显著增多(P0.01);血糖值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CP_2组的小鼠血糖值降幅最大,其降糖率为52.14%;肝糖原增加为61.88%。综上所述,螺旋藻多糖和银杏叶有效成分发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对由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94.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是针对陕西气候特点摸索出的一项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新技术,可以使葡萄整个生长季节不被雨水淋漓,从而使所有的雨媒病害如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得到控制。这项技术的推广对解决葡萄丰产不丰收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中国水仙病毒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是我国重要名花之一,特别是漳州的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 Roem)更是驰名中外。近年来病毒病发生十分普遍,致使种性退化,种球变小,花枝减少,花质劣化,严重影响产量、质量,影响出口创汇。关于水仙病毒病的病源学问题,国外已有不少研究,迄今报道的病原病毒已达20余种。我国开展此项研究较晚,先后报道的有水仙花叶病毒(Na-rcissus mosaic virus NMV)(谢光兀,1985;谢  相似文献   
96.
我国福建和湖南水稻东格鲁病的两个分离物--闽株2号和湘株1号,与菲律宾的菲株1号,在电镜下均能见到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RTSV)粒体,直径为30-33nm,闽株2号和菲株1号尚能见到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RTBV)粒体,大小在(35×150)-280nm,而湘株1号则否;闽株2号和菲株1号,与RTSV和RTBV都有血清学关系,而湘株1号只与RTSV有关;3个分离株均能以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为其介体,并作半持久性传毒,但3种介体对3个分离株的亲和力、获毒时间、传毒时间及其在TN1和Sukanandi两个水稻品种上的反应特征都有不同;通过交叉接种,菲株1号和闽株2号不能侵染已被湘株1号侵染的植株。  相似文献   
97.
采用SSR荧光标记技术对240份睡莲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Structure软件分析其群体结构,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验证;基于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核心种质并进行t筛选验证。结果表明,16对SSR荧光引物共检测到205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03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168,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97,表明睡莲的遗传多样性丰富。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最优的群体数K值为3,群体间有少量种质混杂;群体结构分析将240个睡莲品种(种)分为3个类群。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按70%、65%、60%、55%、50%、45%、40%、35%、30%、25%、20%、15%和10%的比例取样,各个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变化不明显;最终确立了15%的取样比例,包含36个睡莲品种(种)核心种质,其中Shannon’s信息指数(I)保留率为11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保留率为118%,有效等位基因数(Ne)保留率为102%。t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36个睡莲...  相似文献   
98.
<正>秋季是菊花盛放的好时节,知名育种商荷兰皇家范赞腾(Royal Van Zanten)专门展示和推出了切花菊秋季系列,包括多个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流行色调的单头菊(Disbud)、多头菊(Spray)和迷你菊(Santini)品种。这些品种的共同点是瓶插寿命长,在运输过程中和运输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质。这意味着,只要护理得当,消费者可以欣赏至少两周的时间。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具有很好的保色性,做成单一花束的表现出色,作为混合花束的补充材料也很漂亮。  相似文献   
99.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课程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对学生学情的研究,笔者在《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初步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提高《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总体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揭示偏肿革裥菌(Lenzites gibbosa)在分解木材过程中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 GMCs)基因的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L. gibbosa分解木屑过程中0,3,5,7,11 d的菌丝体进行转录组测序,以Count值与校正后的FPKM值为表达量进行基因筛选。分析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及在eggNOG,COG,GO,KEGG,NR,SwissProt和Pfam等数据库中的功能注释结果,通过qPCR验证基因表达量。根据基因注释结果共筛选到23个GMCs基因,表达量变化表明其中有9个是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结果表明,L. gibbosa的GMCs至少有6种,分别为纤维二糖脱氢酶、葡萄糖氧化酶、吡喃糖脱氢酶、L-山梨糖1-脱氢酶、醇氧化酶、吡喃糖氧化酶,属于CAZy-AA3家族下的4个亚家族,在木材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它们主要参与能量转运和代谢有关的碳代谢、甲烷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GMCs与木质素降解过程中H2O2的形成有特定关系,可与FAD结合,将初级醇基氧化形成醛并释放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