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108篇
  79篇
综合类   464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以红茶为对照,夏秋茶自然晾干的鲜茶、杀青茶和发酵茶为实验组进行红茶菌发酵试验,通过改变初始茶水比、初始糖浓度和装液量,结合口感、红茶菌长势及茶多酚含量,筛选出最适夏秋茶处理方法和茶浓度等,初步得出夏秋茶发酵红茶菌的最适方法。结果显示:浓度为1.0g/400m L的杀青茶茶汤做基质,控制初始糖浓度为8%,装液量为400m L,在30±2℃环境中培养得到的发酵液中茶多酚含量较高,且口感酸甜适口不亚于红茶发酵的红茶菌。  相似文献   
172.
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基因TaWIR1b(Accession no.M94959.1)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新农19’的cDNA,获得了完整ORF,编码85个氨基酸残基,比对后发现与TaWIR1b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获得的TaWIR1b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定量引物,分析TaWIR1b在全蚀菌胁迫条件下不同互作模式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接种全蚀病菌后抗病小麦品种‘新农19’中TaWIR1b基因被诱导表达,接菌后3d达到峰值143.97,感病品种‘新麦19’中峰值出现在接菌后8d,表达量仅为对照的4.22倍,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麦对全蚀病的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3.
锰化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景观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Mn污染场地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锰化厂污染场地植物,分析场地植被物种组成、土壤和主要优势景观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结果]锰化厂场地所记录的高等植物共有33种,隶属22科31属,优势种共有8种,分别为木薯、银合欢、类芦、鬼针草、金叶假连翘、马缨丹、水茄、杉木;土壤重金属Cu、Zn、Pb、Cd、Mn均不同程度的污染,与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1125—2016)相比,类芦土、金叶假连翘土、杉木土Mn含量均远超修复标准值,为标准限值的3.63~40.52倍,污染严重;5种景观优势植物中,杉木对Mn具有超富集能力,为Mn超富集植物,金叶假连翘对强酸性土壤适应性强,可应用于酸污染土壤修复。[结论]在场地植物修复时,可根据土壤污染特征,合理配置植物,实现场地"修复+景观+经济效益"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174.
该文主要介绍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针对目前本专业教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通过开展"问题式、案例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建立课堂、科研和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冬春低温季节,利用大棚密集型饲养肉鸭,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养殖效益.其具体饲养技术如下: 1大棚的建造 1.1 大棚位置  相似文献   
176.
测定了桦甸市李家村苗圃、旱田、水田土壤中各营养元素的含量,采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一般水平,其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缺乏,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77.
农业废弃物是一类可再生、易降解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再生吸附剂可以用于重金属废水和染料废水等的处理,具有廉价、可再生、来源广泛的优点。介绍了农业废弃物再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处理染料废水的吸附理论的研究,包括吸附剂的表征、吸附动力学以及影响吸附能力的诸多因素如温度、pH、浓度、离子强度等。  相似文献   
178.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色素提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准噶尔山楂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固液配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准噶尔山楂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温度25℃,时间2 h,固液比1∶30。  相似文献   
179.
不同花色品种非洲紫罗兰花色素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花色花瓣色素组成的分析,可以为花色显色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14种不同花色非洲紫罗兰的特征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非洲紫罗兰花色品种中的色素由类黄酮组成,白色非洲紫罗兰仅含黄酮类化合物,其它花色品种主要由花色素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本试验为非洲紫罗兰花色素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  相似文献   
180.
王露露  闵稀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62-15865
为全面了解北京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种类应用情况,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校园木本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校园木本植物种类、区系特征、应用频率、植物受保护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所高校共栽植有木本植物59科、136属、252种(含变种、变型及栽培变种),其中有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13种。252种木本植物有128种集中分布于6个科中,而单种科有28科,木本植物的区系组成极不平衡。有60种木本植物在10所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在70%以上(常见种);约162种出现频率很低,在30%以下。并且有7所高校的木本植物常见种占木本植物总种数比例超过了60%。最后对北京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增加灌木、藤本、常绿植物的种类;避免集中过多应用某几科植物,扩大一些目前在校园绿化中为单种科的植物类群;挖掘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树种,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体现高校的特色;引种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增强校园绿化在植物保护和教学、科研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