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108篇
  78篇
综合类   461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22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拟除虫菊酯作为全球第三大杀虫剂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环境影响。然而,目前有关拟除虫菊酯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行为和风险评估报道较少。以典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甲氰菊酯(FEN)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在不同性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以及对典型土壤生物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碱性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快于酸性土壤,同时在非灭菌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为灭菌土壤的4倍。因此,土壤酸碱度和微生物是影响FEN在土壤中降解快慢的主要因素。此外,在降解过程中检测到甲氰菊酯主要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3-PBA)的生成。蚯蚓富集结果表明,FEN在蚯蚓体内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大生物富集因子为0.3。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高剂量(5 mg?kg-1)甲氰菊酯暴露14 d后,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色素P450(CYP450)、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存在剂量效应,证实土壤中残留的FEN对蚯蚓具有毒性效应。本文对甲氰菊酯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行为研究以及生态毒性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6年3月17日至20日在长春市召开了第2次常委扩大会议,会上审定通过玉米、水稻、大豆等14种作物24个品种。这批审定通过的作物品种有:玉米品种丹玉13号、吉单108号,通单14号;水稻品种铁粳2号、长白7号;大豆品种合丰25号、吉农1  相似文献   
63.
泡桐无性系苗期年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4.
马尾松共生真菌(P.t)增殖培养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5.
扬州市古运河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营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对扬州市古运河的整治,营建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滨河绿地风光带。在其实施的第1期工程中,就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的定位功能、建模原理、模式结构、绿化设计原则、主要地段景点的绿化配置与造景造意,以及模式绿化的初期效果等进行初步研究探讨。要求通过增加乔木数量,配置观赏人工植物群落,搭配仿古园林建筑,保护古文化遗迹,形成滨河绿地森林公园,最终达到既发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游憩功能,又发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生态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抵制滥伐森林挑战森林在开发和环境保护双向作用中的平衡被打破占地球表面约37%的森林,有助于调节环境和气候,保护重要的资源如水和土壤等,同时还是地球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巨大储库。除此而外,森林的经济作用也十分重要。林产品总值(主要指木材)每年约4000亿...  相似文献   
67.
马尾松菌根真菌的筛选及圃地接种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8.
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Alniphyllum tortunei、冬青Ilex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后在室内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以不同树种器官的含水率、热值、燃点、木质素、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素,对10个树种的抗火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是冬青;抗火性较强的有3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油茶、山杜英、拟赤杨;抗火性一般的有2种,由强到弱依次是苦槠、石栎;抗火性较弱的有4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木荷、樟树、甜槠、罗浮栲。研究结果能为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膜式氧合器3种不同解吸方式,即:O2对流法、真空抽取法和酸吸收法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对其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氨氮初始浓度和pH是氨氮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当pH>9时,O2对流法和真空抽取法对氨氮去除效果比pH<9时要高,而酸吸收法不论pH高低时比其它2种方法都能获得较高的氨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70.
以"浙双72"油菜种子为试材,研究了2种pH值氯化镧(LaCl3)溶液浸种对模拟酸雨胁迫下(pH 3.5)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H 6.5LaCl3溶液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10mg/L LaCl3浸种能显著缓解pH 3.5酸雨胁迫的影响;用pH 4.5LaCl3溶液浸种,只有1mg/L LaCl3浸种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5、10mg/L LaCl3浸种多为负面效应,表现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及对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稍高,丙二醛(MDA)含量也比对照高,可能是低pH值溶液中,镧元素的离子态增加,毒性也增强;因此,用LaCl3溶液浸种,必须选择适宜的剂量,还须控制浸种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