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我国6个肉牛品种肌肉纤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比较我国不同品种牛肌肉纤维特征,为高档牛肉生产和品种培育提供技术参数。运用肌肉组织冰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SDH)研究6个品种肉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背最长肌、腰大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等特征。结果表明:1)鲁西牛和利木赞牛背最长肌的红肌纤维(R型)比例分别为32.7%和29.5%,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晋南牛腰大肌和鲁西牛股二头肌的R型纤维比例最高为42.7%和48.7%;2)秦川牛背最长肌中的3种类型肌纤维直径值分别为60.009、61.109和67.800μm均显著大于另外5个品种(P<0.05),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红肌纤维(R型)和中间型纤维(I型)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其他4个品种(P<0.05);3)皮埃蒙特牛和利木赞牛腰大肌的红肌纤维(R型)密度分别为216.667和189.583根/mm2,白肌纤维(W型)密度分别为200.926和261.11根/mm2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鲁西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R型肌纤维密度大于其他品种;4)每一品种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不同肌纤维...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 CNCPS)饲料组分评定、基础数据库建设、模型验证及模型改进等方面综述了CNCPS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并从建设标准饲料组分剖分方法、扩大基础数据库、校正品种因子、改进瘤胃和小肠模型、开发计算机软件等方面提出了CNCPS在中国的发展趋势。随着CNCPS在中国的发展及转化,它将对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能够将人类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肉和奶,这对农业以及人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转化效率与植物细胞壁的消化率有重要关系,目前植物性原料消化率较低,影响了转化效率。在反刍动物饲粮中补充外源酶制剂具有提高植物纤维消化的潜力,从而提高饲粮的利用效率。本文总结了外源酶制剂应用现状、作用模式以及发展方向,认为目前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应用上有积极的结果,也存在效果不明显的报道,这可能与酶谱、添加水平、添加方式、底物类型以及宿主的生产水平等方面有关。同时阐述了外源酶制剂是在饲喂前、瘤胃中、瘤胃后的不同环境中起到作用,但详细机制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综上所述,尽管酶制剂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以提高饲料消化率为目标的酶制剂仍将会是反刍动物添加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个动物试验(子试验1和子试验2)比较了CNCPS模型预测的我国杂种肉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与实际观察值间的吻合程度,目的在于评估该模型是否适合于预测我国杂种肉牛生产性能。结果表明:①子试验1中3个处理组分别有93%、80%和73%的点落在-0.4至0.4kg/d的范围内,子试验2的4个处理组分别有87%、73%、73%和80%的点落在-0.4至0.4kg/d的范围内,说明CNCPS较好地预测了我国杂种肉牛的DMI。②经线性回归分析,两个子试验中观察和预测的DMI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79,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所有处理组的DMI误差均方根(RMSE)都很小。以上结果说明,CNCPS对中国杂种肉牛DMI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生物碱、皂苷、挥发油、单宁以及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杀菌、促生长及抗氧化等多种功能,被认为是可以替代抗生素药物的天然饲料添加剂之一。近年来,有关植物提取物在畜禽营养调控及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及生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评述了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提高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抑制甲烷生成、提高过瘤胃蛋白数量、调控瘤胃发酵及改善畜产品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植物提取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选择56头利木赞F_1杂交公牛,研究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分别饲喂添加不同梯度的过瘤胃赖氨酸(0、5、10 15 g/d和15 g/d)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赖氨酸添加量对肉牛的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日增重(P=0.036)和饲料转化率(P=0.030)具有二次曲线影响,其中赖氨酸的添加量为10 g/d时,肉牛日增重最大,饲料转化率最高。随着赖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血液尿素氮(P=0.014)和胰岛素(P=0.022)呈二次曲线变化,但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以玉米和玉米青贮为基础日粮的肉牛来说,10 g/d为过瘤胃赖氨酸的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巨菌草青贮部分或全部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90头健康的处于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根据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对照组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奶牛日粮,试验组分别以巨菌草青贮替代50%和100%玉米青贮,试验期8周,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6周。结果显示,巨菌草青贮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分别较玉米青贮高192.3%、45.9%、34.1%、128.6%和194.3%,且均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质含量较玉米青贮低15.3%(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奶牛日产奶量显著提高了2.38 kg/d(P<0.05),而Ⅱ组奶牛日产奶量降低了0.87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乳蛋白和乳糖含量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每头奶牛每天可多盈利7.64元。综上所述,巨菌草青贮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通过合理的调配其在日粮中所占比例,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满足奶牛全年对优质青贮的需要。在本试验条件下,以50%比例替代日粮中全株玉米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