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为研究不同pH和短链脂肪酸(SCFAs)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SCFAs转运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表达影响,设计6组试验,每组3个重复,培养24h之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结果表明:在添加SCFAs条件下,pH 6.2、6.8和7.4之间的MCT1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pH 6.8且添加SCFAs条件下,MCT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缺乏SCFAs pH 6.8和7.4试验组(P0.05);pH 6.2的MCT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H 6.8和7.4(P0.01),MCT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缺乏SCFAs(P0.01),NHE1、NHE2和NHE3表达量显著高于缺乏SCFAs时的表达量(P0.01);随着pH的降低,NHE1、NHE2和NHE3的表达量逐渐上调,而在缺乏SCFAs条件下,GPR41不表达;在添加SCFAs之后,显著激活了GPR41的表达。研究发现SCFAs能够显著加强奶牛瘤胃上皮细胞SCFAs转运蛋白和GPR41的表达量,从而证明细胞对SCFAs的吸收主要依赖于SCFAs转运蛋白和GPR41。  相似文献   
24.
为探索苜蓿黄酮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个组:1)基础培养基(Con);2)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的LPS(L);3)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的LPS和75μg/mL苜蓿黄酮(L+F);4)基础培养基中加入75μg/mL苜蓿黄酮(F)。细胞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12h后,对其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组,L组和L+F组的酪氨酸激酶(JAK2)表达显著降低(P0.01),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5)和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表达显著升高(P0.05)。L+F组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表达显著高于F组(P0.0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的表达显著高于L组和对照组(P0.05)。2)F组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显著低于L组(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则相反;F组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的表达显著低于L和L+F组(P0.01),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的表达则相反;对照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L+F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P0.05)、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P0.05)和葡萄糖转运蛋白8(Glut8)(P0.0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组己糖激酶2(HK2)的表达显著低于L组和L+F组(P0.05),而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al T)的表达最低。因此,在无LPS刺激下,添加苜蓿黄酮可能会抑制乳脂合成;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黄酮可能会促进乳蛋白和乳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茶树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64头初重为(68.13±0.46)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和300 mg/kg茶树油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00和300 mg/kg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g/kg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200和300 mg/kg组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00 mg/kg组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背最长肌红度值、p H24 h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g/kg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茶树油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肉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茶树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短链脂肪酸(SCFA)对奶牛瘤胃上皮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 PR41)表达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用5、10、20和40 mmol/L的SCFA培养奶牛瘤胃上皮细胞24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G PR41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20和40 mmol/L SCFA条件下,G PR41表达量显著高于添加5 mmol/L SCFA (P 0.05);与添加5和10 mmol/L SCFA相比,添加20和40 mmol/L SCFA显著加强了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量(P0.05);与添加5 mmol/L SCFA相比,添加10、20和40 mmol/L SCFA显著加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P 0. 05);此外,添加5、10和20 mmol/L SCFA之间的趋化因子20(CCL20)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添加40 mmol/L SCFA条件下,CCL20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添加5和10 mmol/L SCFA相比,添加20和40 mmol/L SCFA显著加强趋化因子2(CXCL2)和趋化因子8(CXCL8)表达量(P0.05);随着SCFA浓度逐渐上升,趋化因子3(CXCL3)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SCFA诱导GPR41表达,从而介导炎性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的表达上调,介导瘤胃上皮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7.
本实验旨在研究苜蓿黄酮对热应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将乳腺上皮细胞分成5组,每组培养基中分别含有0,25,50,75和100 μg/mL苜蓿黄酮,同时置于细胞培养箱37℃,5%CO2培养72 h,再在 42℃恒温水浴锅中热应激1 h后返回细胞培养箱培养12 h,检测细胞活性、抗氧化指标和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添加25 μg/mL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0和50 μg/mL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相对于0 μg/mL组,50~100 μg/mL组细胞的GSH-Px活性升高(P<0.01),LDH和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而CA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3)相对于0 μg/mL组,50和75 μg/mL组Caspase3和Socs3基因表达降低(P<0.01),25 μg/mL组P53、Stat1和Socs1基因表达升高(P<0.01或P<0.05),而Bcl-2和Fas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热应激下,苜蓿黄酮能够提高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改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细胞凋亡,其中添加75 μg/m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为探明饲粮添加益生菌对山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器官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36只健康、体重相近的2月龄左右努比亚母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试验羊分别饲喂添加0 (试验Ⅰ组)、0.5‰ (试验Ⅱ组)和1.0‰ (试验Ⅲ组)益生菌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 试验Ⅱ组山羊的胴体重和后腿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 < 0.05),试验Ⅱ组山羊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其他两组(P > 0.05)。2) 各组间山羊的肌肉pH、熟肉率、失水率、剪切力和肉色无显著差异(P > 0.05)。3) 试验Ⅲ组山羊的心脏重量和指数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 < 0.05),但其他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4) 试验Ⅱ组山羊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illus height/crypt depth, VH/CD)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 < 0.05);试验Ⅰ组山羊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 < 0.05),而回肠绒毛高度则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 < 0.05),其他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低水平益生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山羊的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  相似文献   
29.
猪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功能性永生化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并为猪肠道营养吸收与免疫调控以及仔猪肠道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来分离纯化猪小肠上皮细胞,并通过细胞角蛋白18、细胞增殖曲线、核型分析来鉴定猪小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成功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11代。2)本试验获得的猪小肠上皮细胞角蛋白18抗原鉴定为阳性,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至第11代的猪小肠上皮细胞仍然保持着上皮细胞的特征,呈现"铺路石"和上皮样形态。培养11代后的猪小肠上皮细胞间隙开始变大,规则不明显,细胞开始凋亡。第15代的猪小肠上皮细胞则出现大量凋亡并从瓶底脱落,仅有很少细胞贴壁生长。综上所述,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能够获得生物学功能稳定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并能正常传11代,可为细胞的永生化提供试验素材。  相似文献   
30.
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可为奶牛瘤胃生理功能和吸收机制研究和永生化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奠定基础。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从奶牛瘤胃组织中分离出瘤胃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CK-8检测细胞生长曲线,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细胞的衰老以及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来鉴定瘤胃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可以稳定的培养出瘤胃上皮细胞并且能够在体外传代大约5代;2)通过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呈单层"岛屿状";3)在荧光显微镜下细胞角蛋白抗原能够发出绿色荧光;4)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传至第5代,β-半乳糖苷酶被染成蓝色,同时,细胞出现衰老和停滞生长;5)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奶牛瘤胃上皮细胞的染色体数为60条。研究发现通过酶消化奶牛瘤胃组织能够获得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但只能传至5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