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记第13届国际猪兽医学大会许乐仁(贵州农学院,贵阳550025)“第13届国际猪兽医学大会”(The13thInternationalPigVeterinarySocietyCon-gress)于1994年6月26~3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国际猪兽...  相似文献   
52.
山羊痘(goat pox)是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山羊痘病毒(Goat poxvirus,GPV)引起山羊及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与ITR(inverted terminal repeat)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比较2对引物扩增山羊痘病毒基因的特异性、敏感性,并将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拟为山羊痘的诊断提供快速、可靠、简便的诊断与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3.
对试验性蛔虫感染鸡的空肠粘膜和胸腺髓质肥大细胞的数量变化的研究表明 ,蛔虫感染鸡空肠粘膜肥大细胞较对照组有轻度增多 ,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性 (P>0 .0 5 )。然而 ,试验组鸡的胸腺髓质肥大细胞为 (136± 49)个 / m m2 ,较对照组的 (2 73± 5 6 )个 / mm2有极显著减少 (P<0 .0 0 1)。似乎试验感染鸡胸腺髓质肥大细胞的显著减少与空肠粘膜肥大细胞的相对增多之间存在某些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六种动物含类胰蛋白酶肥大细胞的酶组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使用鉴定人类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酶组织化学技术,证实猪,牛,绵羊,狗,猫及小鼠的肥大细胞中均信在胰蛋白酶。与采用甲七胺兰的常规组织化学色比较,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与甲苯胺兰阳性肥大细胞在分布,形态和密度方面是相亿主的。  相似文献   
55.
山羊痘在我国的不少地区流行,给养羊业,特别是西部山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笔者结合在贵州省的研究工作,对该病的病原、地区分布、流行病学、病程、病理学、诊断、防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为了获得具有生物安全性高的体外表达蛋白,以含山羊痘病毒贵州LD株P32基因的质粒pMD18-T-P32/LD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P32基因不同片段,将基因片段克隆至毕赤酵母菌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毕赤酵母菌X-33中并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有分子量约为64 ku的融合蛋白获得表达,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blot证实该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57.
为验证山羊痘病毒诱导BHK-21细胞出现凋亡现象的存在,分别采用HE染色、凋亡试剂盒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和DNA Ladder检测,对山羊痘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培养物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不同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山羊痘病毒感染BHK-21细胞组相同时间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山羊痘病毒可诱导BHK-21细胞发生...  相似文献   
58.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兔抗山羊痘病毒IgG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该诊断试剂与山羊痘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PBS中不自凝;与其它动物病病毒抗原无交叉反应。对贵州省8个疫区现场采集山羊痘待检抗原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阳性检出率为87.5%(7/8)。与琼脂扩散试验(AGP)阳性检出率为50%(4/8)相比较,RPHA敏感性比AGP高;同时对山羊痘野生强毒H—GZ株F1~F5代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F1代就可检出RPHA效价,而AGP则不能检测。该诊断试剂可用于兽医临床上山羊痘的快速诊断及作为病毒分离培养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9.
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性牛蛙卵巢、输卵管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结果]卵巢中肥大细胞分布在卵泡之间,卵泡的白膜上亦见;肥大细胞的形状多样,大小不等,在白膜上的以呈长椭圆形为多见,在卵泡之间的呈圆形、锥形、椭圆形等。输卵管中的肥大细胞均在黏膜层、肌层及外膜层分布,肥大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论]为丰富和发展两栖动物的生殖内分泌学理论及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探索山羊痘病毒(GPV)感染神经细胞的病理过程,采用GPV实验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雪旺氏细胞(RSCs),通过细胞病变(CPE)及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收集不同时间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ELISA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GPV感染72 h后,RSCs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圆缩、聚集、脱落、极性排列不明显等现象;试验组RSCs发绿色荧光,而未感染组无荧光现象;GPV感染后,RSCs的NGF及BDNF分泌量先增加后减少,而NT-3分泌量则一直下降.说明,GPV可感染RSCs并致其细胞因子分泌量发生改变,提示外周神经细胞病变可能在痘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