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526篇
农学   309篇
基础科学   292篇
  244篇
综合类   2233篇
农作物   277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1639篇
园艺   452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炭化温度和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物质炭的增产机制。【方法】分别以木屑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50、450、550℃下裂解得到生物质炭。采用热水浸提法将生物质炭中的可溶性组分(浸提液)与难溶性组分(炭骨架)分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及组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1 g/盆,显著高于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13.0 g/盆)和对照处理(13.5 g/盆)。与地上部生物量类似,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形态学指标较木屑生物质炭和对照处理显著改善。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平均为16.5 g/盆,较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和浸提液分别提高26.9%和17.9%。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较添加浸提液处理分别提高64.1%、51.1%、38.3%和80.0%。不同炭化温度裂解得到的生物质炭对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处理相比,添加炭骨架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氮含量提高25.9%,而磷和钾含量分别降低39.7%和14.1%。添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其各组分处理下土壤pH、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添加木屑生物质炭处理分别提高0.1个单位、20.3%、19.1%、29.1%和189.2%。与添加原状生物质炭相比,添加生物质炭骨架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4.6%、6.6%、41.3%和55.1%,土壤pH升高0.13个单位;而添加生物质炭浸提液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49.8%、18.9%和24.2%,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长、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pH呈正相关,与小白菜地上部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生物质炭制备原料和组成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较木屑生物质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经热水浸提后再添加至土壤中有更好的增产效果。生物质炭中可溶性组分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是生物质炭增产的主要机制,而可溶性组分对根系促生作用与原料、制备温度和其本身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2.
建立石斑鱼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模型,比较噁喹酸在健康和感染石斑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腹腔注射感染对石斑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2×105 g-1鱼体重,在20 mg·kg-1肌肉注射给药剂量下血药达峰时间从健康时的0.5 h延迟为感染时的1.0 h,达峰浓度从15.58 mg·L-1降低为11.32 mg·L-1,消除半衰期从26.451 h延长为55.247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从351.625 mg·h-1·L-1减小为336.470 mg·h-1·L-1,这些结果表明感染哈维氏弧菌影响了石斑鱼对噁喹酸的吸收与代谢。11株哈维氏弧菌对噁喹酸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5~2.0 mol·L-1,表明哈维氏弧菌对噁喹酸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其MIC较低。药动学和体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石斑鱼在哈维氏弧菌感染情况下采用20 mg·kg-1体质量噁喹酸给药剂量其Cmax/MIC>8,可达到较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3.
刺槐林木生长到中龄林以上阶段,出现老化衰退现象,经人工平茬后达到萌蘖复壮更新的目的,其经营管理技术极为重要。通过清除伐根、严格管护、林间挖沟、补植等系列经营管理技术,才能达到复壮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4.
利用生物测试法研究8个烟草品种(系)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烟草品种的幼苗鲜质量、干质量、最大叶片长和根长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黔西1号在稀释1倍的水平下,以上生长指标抑制率分别为63.3%、34.3%、42.4%和30.8%,居各品种之首;但新品系1号表现为以上生长参数均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稀释1倍水平下生长促进率分别为13.0%、51.8%、13.0%和16.7%;此外,新品系7号、1号和品种云烟85和春雷3号的发芽率受根系分泌物的促进,而其他品种则受抑制;生物测试结果显示,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自毒作用以新品系1号最弱,黔西1号最强。可见,自毒作用在烟草品种间差异明显,栽培上应选择适宜的烟草品种以减少自毒作用引起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35.
基于链合模型的中国禽蛋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我国禽蛋供应链价格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01—2012-02的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商品代蛋雏鸡价格、鸡蛋批发价格和鸡蛋零售价格月度数据应用链合模型研究整个系统内部的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禽蛋供应链价格系统内部存在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系统内部各个价格序列的调整系数均小于0.2,调整速度缓慢;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和鸡蛋批发价格分别是下游鸡蛋零售价格的Granger原因,而是鸡蛋零售价格仅是上游商品代蛋雏鸡价格的Granger原因;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对鸡蛋零售价格的动态影响最大,在整个禽蛋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整个供应链价格的监测和预警,特别是对上游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的干预和适时调控。  相似文献   
236.
【目的】分析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受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侵染后多酚氧化酶(PPO)基因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根据不同作物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序列的相似性,筛选出长春花多酚氧化酶基因Pw PPO引物,PCR扩增得Pw PPO基因片段,运用qRT-PCR和生理生化方法分析长春花嫁接黄龙病芽后,不同时间长春花叶、主茎和根中Pw PPO基因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结果】长春花受黄龙病菌侵染后,叶、主茎和根中Pw PPO基因的表达分别在嫁接后30、35和40 d上调表达4.23、12.64和33.80倍,不同组织中Pw PPO基因上调表达的时间和幅度不同。染病长春花的叶、主茎和根中PPO活性分别在嫁接后30、35和45 d为对照的2.87、2.10和1.89倍。【结论】Pw PPO基因表达量与PPO活性成正比,与长春花抵抗黄龙病菌侵染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7.
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简便、准确、可靠的木麻黄(Casuarinaceae)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开展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良抗病无性系。【方法】在木麻黄抗病品系筛选技术基础上,参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烟草Nicotiana及桉树Eucalyptus等植物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设计8种木麻黄青枯菌人工接种方法,系统探讨水培生根苗、嫩枝、绿梗小枝、褐梗小枝、青枯菌粗毒素及盆栽小苗伤根接种、盆栽小苗无伤接种等接种方法对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影响。【结果】不同无性系利用盆栽幼苗伤根接种法接种后的死亡率介于25.79%~83.06%,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无性系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的病情指数介于2.16~69.48,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这2种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木麻黄抗、感无性系,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6 5)。不同无性系在盆栽幼苗不伤根接种及水培生根小苗、嫩枝室内水培接种中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有效区分抗、感无性系。绿梗小枝接种后症状变化小,不易分级,容易出现观测误差;青枯菌粗毒素接种存在浓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法,对53份木麻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X1、30、杂交、G1等12份高抗材料。【结论】盆栽幼苗伤根接种及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方法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较好方法,文中其他接种方法不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238.
【目的】建立库尔勒香梨叶片诱导再生的稳定高效再生体系。为梨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库尔勒香梨离体培养的继代30 d左右的无菌苗叶片为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用 TDZ与 IBA或 NAA分别组合设计配方,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组合对不定芽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率和不定芽形成率的影响,选取最优配方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AgNO3,获得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用IBA和NAA分别组合设计生根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根据生根率、平均生根数以及平均生根长度筛选最适宜生根的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建立生根的培养体系。【结果】库尔勒香梨叶片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TDZ 1.0 mg/L+IBA 0.5 mg/L+AgNO3 0.5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100%,不定芽形成率84.92%。最适宜香梨再生苗生根的培养配方为1/2 MS + 0.5 mg/L IBA + 0.9 mg/L NAA,结合前期暗培养7 d,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条数为5.66,平均根长度为 2.8 cm。【结论】建立了库尔勒香梨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39.
基于Buck/Boost双向变换器的AC/DC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中,双向变换器的储能电容电压平均值通常保持不变且高于输入电压。当LED轻载,由于储能电容上电压依然很高,开关变换器的磁芯损耗和开关损耗就会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储能电容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即双向变换器中的储能电容电压根据负载大小而发生变化,可大大提高系统效率,且使LED电源可适应不同大小的负载。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LED驱动电源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0.
结合江西农业产业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收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农业科技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为发挥好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人才体系、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