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为探索贵州香猪零天断奶人工哺乳技术程序,配合应用剖腹取胎净化技术对其净化作初步准备,将22头无菌剖腹取胎仔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零天断奶人工哺乳,结果在隔离饲养条件下有5头仔猪健康成活,成活率为83.3%(5/6).仔猪在21日龄改为自由采食乳猪颗粒料后,出现补偿生长现象,平均日增重超过自然哺乳仔猪,且差异显著(P<0.05);30日龄无菌取其新鲜粪便检测各种病原菌,同时随机选2头仔猪检测猪瘟病毒、猪丹毒杆菌、猪巴氏杆菌、猪细小病毒、口蹄疫、弓形体、大肠杆菌7种致病病原体,结果全为阴性.结果表明,通过对健康母猪剖腹取胎,所得仔猪在隔离饲养条件下零天断奶人工哺乳来实现贵州香猪的净化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2.
实验旨在探究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各组织间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3只)和努黔F_1代(3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等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各组织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间表达差异不显著;2种基因在黔北麻羊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肾脏、肝脏、心脏、脾脏、肺脏(P<0.01),其中Myf5基因在肾脏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脾脏和肺脏(P<0.05),Myf6基因在心脏和肝脏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脾脏(P<0.05);2种基因在努黔F_1代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P<0.01),心脏和肝脏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肺脏(P<0.05)。综上,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不等,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贵州地方黄牛不同组织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和表达规律,以4个品种贵州地方黄牛(关岭牛、思南牛、威宁牛和黎平牛)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和背最长肌的总RNA,设计MSTN实时荧光定量引物,以牛GAPDH基因作为内参,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STN基因在4个品种黄牛不同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利用MAS3. 0在线软件分析MSTN基因功能。结果显示:MSTN基因在4个贵州地方黄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和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 05),不同品种之间MSTN基因在部分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所分析的通路与机体生长发育和转录调控存在关联。研究表明MSTN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品种对于MSTN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大,而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4.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65.
旨在构建不含CMV启动子的pEGFP-N3-UCP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PCR技术克隆UCP3基因启动子,扩增不含CMV区的pEGFP-N3载体片段,将UCP3启动子与该载体经连接、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载体pEGFP-N3-UCP3,为UCP3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为了进一步揭示PDK4基因在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采集5日龄从江香猪背最长肌,采用Ⅱ型胶原酶进行消化,分离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及形态学观察;根据克隆得到的PDK4基因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单链siRNA序列和1对阴性对照序列,经退火后形成双链,连接pLVX-shRNA2-Puro载体,重组质粒采用双酶切及测序进行验证。针对干扰载体转染培养的从江香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出最有效的干扰序列。结果显示,原代从江香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约4 h开始贴壁,24 h后细胞形态均一,贴壁牢固,第5天汇合呈单层细胞,基本铺满培养板;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设计合成的4对siRNA干扰序列与载体质粒均连接正确,表明成功构建了PDK4基因的干扰载体,并可成功转染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现,干扰载体可有效减少从江香猪肌内脂肪前体脂肪细胞中PDK4基因mRNA的表达,最佳干扰效率可达81.90%。本试验成功培养了从江香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构建并得到了PDK4基因的最佳干扰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DK4基因对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骨形态发生蛋白ⅠB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ⅠB,BMPR-ⅠB)基因在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在山羊(Capra hircus)中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为揭示BMPR-ⅠB对黔北麻羊(Ovis linnaeus)繁殖性状的影响,利用直接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技术检测了BMPR-ⅠB外显子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采用qRT-PCR对黔北麻羊垂体、输卵管、子宫、下丘脑和卵巢等不同组织中的BMPR-ⅠBmRNA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黔北麻羊BMPR-ⅠB在第9外显子中存在C40G突变,属于同义突变,SSCP分析检测到CC、CG和GG共3种基因型,且GC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与CC和GG基因型间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qRT-PCR结果显示,BMPR-ⅠB在两组黔北麻羊(单羔组和双羔及以上组)的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两组中BMPR-ⅠB的表达水平趋于一致,卵巢最高,输卵管最低,且在卵巢组织BMPR-ⅠB mRNA表达量在两组间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但其他各组织间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对不同物种BMPR-ⅠB编码区序列的多重对比发现,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牛(Bos taurus)、山羊、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绵羊(Ovis aries)、野猪(Susscrofa)、云岭黑山羊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99.6%、98.8%、99.2%、97.4%、97.8%、99.0%、98.0%和99.6%.结果提示,BMPR-ⅠB中的C40G突变可能影响黔北麻羊的繁殖性状,在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可配合BMPR-ⅠB的筛选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进一步提高贵州地方山羊品种的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贵州白香猪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7对微卫星标记对贵州大学香猪育种场F11、F12世代贵州白香猪的2个品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11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9281、1.8189,0.4582、0.4221,0.3664、0.3348和0.5418、0.5779;F12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8289、1.7100,0.4315、0.3868,0.3430、0.3063和0.5685、0.6132。结果表明,经过多个世代的近交繁育,贵州白香猪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低,近交程度高,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对贵州关岭牛解偶联蛋白3(uncoupling protein,UCP3)基因5'侧翼区进行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1080 bp的克隆序列进行分析,以研究UCP3基因5'侧翼区特异性转录调控元件的调控机制。软件分析发现关岭牛UCP3基因5'侧翼区含有6个可能的转录起始点和33个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与东北虎、家猫、印度水牛、藏羚羊、山羊、绵羊UCP3基因5'侧翼区(-196~+100 bp)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2%、82%、98%、95%、96%和98%;该区域保守性较强,推测转录起始点上游-200~+1 bp可能是其核心启动子区域,该区域在调控基因转录和翻译方面具有共同的作用。试验成功克隆了UCP3基因5'侧翼区序列1080 bp,初步预测了该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旨在对白洗猪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 (phosphotyrosine interaction domain containing 1,PID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Nest PCR及T克隆技术对白洗猪PID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运用生物学分析软件分析其结构功能及其在种内及种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白洗猪PID1基因CDS区全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白洗猪与山东莱芜猪、广西陆川猪PID1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8.2%与97.7%;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白洗猪与两个猪种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种间比对黄牛、牦牛、猕猴、小鼠、眼镜王蛇、人、原鸡、非洲爪蟾、大鼠和斑马鱼PID1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依次为96.6%、96.6%、96.3%、95.0%、93.9%、91.7%、90.8%、88.2%、69.7%和67.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ID1基因在多物种之间的进化高度保守,结构功能分析表明白洗猪PID1基因功能区主要是编码链氨基酸C端的PTB结构域。本研究成功克隆了白洗猪PID1基因,为探究其对白洗猪肌内脂肪沉积方面的影响及为白洗猪种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