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第14届世界禽病大会于2005年8月22日-2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参加会议的人员约600余人,中国派出以周蛟理事长为团长、杨汉春副理事长为副团长的28人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具有不同致病特性,将IBV XDC-2株接种9日龄SPF鸡胚培养,可引起鸡胚死亡和出现侏儒胚,病毒EID50达5×10-5.33/mL。将IBV XDC-2株接种18日龄SPF鸡,饲养观察14 d,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凌乱,双翅下垂,轻微腹泻,多数拉白色水样稀粪。病死鸡出现肾肿大、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25%。死亡鸡肺脏、肾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发现病理变化明显,主要为: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呈玻璃样变性,部分管腔内可见坏死脱落之上皮细胞,于肾间质可见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肾间质有充血、出血现象;肺内动脉、毛细血管充血,淋巴细胞浸润。死亡鸡肺脏、肾组织接种鸡胚分离病毒,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表明该分离株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很强的嗜肾性。  相似文献   
23.
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引起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且多发生混合感染。目前,这3种疾病在我国均有流行,并已有单苗可供预防接种,该文就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许家荣 《中国家禽》2005,27(24):7-10
提到流行病学,有相当比例的兽医专业的人士的回答是“兽医传染病学的前言部分”、“兽医传染病学的一部分”或“兽医传染病学的总论部分”,由此可见,人们对流行病学的概念十分模糊。养殖业发展到今日的规模,流行病学还没有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兽医专业(动物医学)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尽管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将兽医流行病学设置为兽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生产中疾病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5.
猪附红细胞体MSG1蛋白的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将附红细胞体的MSG1蛋白基因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改造后进行全基因人工合成,合成的基因连接入pBAD/HisB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中,进行MSG1诱导表达,确定诱导表达的最佳时间和最佳诱导剂浓度。对表达的蛋白应用His单抗进行了特异性鉴定,对鉴定后的蛋白应用Ni-NTA纯化试剂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蛋白纯化。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蛋白的分子量在45 ku左右,加入0.2%的L-阿拉伯糖,诱导2 h后所表达的蛋白量最高。经Western-blot鉴定,该蛋白可以被His单抗特异性识别,经纯化后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MSG1蛋白。表达的MSG1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证明制备的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MSG1蛋白的表达和多抗的制备可以为后续研究附红细胞体的吸附机制、致病机理,以及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安徽省某种鸡场发生的以心包炎、肝周炎及腹膜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病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临床用药治疗。[结果]分离培养得到的病原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均与大肠杆菌相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致病菌对菌必治、阿米卡星、壮观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头孢拉定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呋喃妥因、庆大霉素表现低度敏感。采用菌必治进行治疗,3 d后病情得到控制。[结论]对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是临床上治疗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引起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且多发生混合感染.目前,这3种疾病在我国均有流行,并已有单苗可供预防接种,该文就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猪魏氏梭菌病又名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 ,俗称仔猪红痢[1] 。主要发生于 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 ,以泻出红色带血的稀粪为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 ,一旦流行会导致大批动物死亡。在规模化、集约化畜牧生产的今天 ,该病流行呈逐年扩大之势[2 ] ,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临床工作中所遇病例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2 0 0 0年 7月 ,江苏某大型猪场的 2头 30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 ,共济失调 ,狂躁 ,腹部臌气 ,体温升高。口鼻流白色泡沫 …  相似文献   
29.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发病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症状、病变的观察,以及涂片镜检、细菌培养、鸡胚接种、ELISA、回归试验等实验室检查,作出了对发生于海安一肉种鸡场的病毒性关节炎疾病的诊断,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囊素肽对禽流感(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200只鸡分为疫苗组、疫苗+囊素组、囊素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从13日龄起每7 d测定其法氏囊指数、禽流感(H9)HI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囊素肽能提高禽流感(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延长高水平抗体的维持期,能显著地促进法氏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