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及体成分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25.74±0.51)mg的拟穴青蟹Ⅰ期仔蟹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和0.5%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3种试验饲料,饲喂幼蟹3周。试验结果: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组,拟穴青蟹幼蟹的终末平均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个不同添加量试验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强了幼蟹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对幼蟹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幼蟹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拟穴青蟹幼蟹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体粗脂肪含量也有显著影响,添加0.1%~0.5%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拟穴青蟹幼蟹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可口革囊星虫营养生理和消化生理,比较了稚虫(0.35±0.00)g、幼虫(1.43±0.10)g、成虫(5.15±0.34)g 3个生长阶段可口革囊星虫体壁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个体生长,星虫体壁水分、粗灰分和总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除脯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随星虫个体的生长而增加。随着个体的生长,星虫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成虫显著高于稚虫(P0.05)而与幼虫无显著差异(P0.05)。相反,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随星虫的生长而显著降低(P0.05)。稚虫和幼虫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成虫(P0.05),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稚虫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幼虫和成虫(P0.05)。因此,不同生长阶段可口革囊星虫的营养需求和消化酶活性均不同,在饲养过程中,应考虑星虫这种生理的变化,适当调整饲料营养配比,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凡纳滨对虾对低温持续胁迫的耐受力,为评估低温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有效应对寒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7、8、9、10和11℃ 5个低温持续胁迫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室内自然水温20℃),通过观察凡纳滨对虾对不同低温胁迫的行为反应并分别记录死亡历时,应用统计学方法拟合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模型。【结果】试验期间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未出现死亡,存活率为100%。凡纳滨对虾在低温持续胁迫下,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延长,7和11℃低温胁迫时,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分别为2.6和13.3 h、27.0和158.4 h。凡纳滨对虾对低温反应敏感,7~11℃的持续胁迫均能导致其死亡,但死亡历时时域不一,7和11℃持续胁迫下,其死亡历时时域分别为24.4和145.1 h,即死亡历时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缩短。5个低温持续期内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回归方程R2的置信度均高于0.9500,在7、9、11℃持续胁迫下,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方程,其幂函数指数分别为1.2751、1.0508和1.1173;而8和1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曲线更符合多项式。【结论】凡纳滨对虾不耐低温,低温胁迫致死过程有一定持续期,但死亡速度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加快,因此养殖过程遇低温季节应加强应急管理,最大限度规避寒害风险:胁迫温度较低(7℃)时,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应急管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为1 d;胁迫温度较高(11℃)时,可适当延长应急管理,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不宜超过6 d。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当前森林火灾扑救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对FAE技术原理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森林火灾扑救方法。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7 200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6组方格星虫稚虫分别饲喂糖水平为1.89%、7.35%、12.81%、18.27%、23.73%和29.19%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糖水平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糖水平为1.89%~18.27%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糖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饲料糖水平继续增加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则显著下降(P<0.05)。饲料糖水平对虫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虫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饲料糖水平为23.73%时达到最大值。虫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饲料糖水平为29.19%时达到最大值。饲料糖水平对虫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虫体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酶和淀粉酶分别在饲料糖水平为23.75%、18.27%时达到最大值。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出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糖的适宜水平为18.52%。  相似文献   
26.
饲料中不同糖源对方格星虫稚虫日增重和消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制成7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稚虫8周,研究不同糖源对稚星虫日增重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日增重有显著的影响(P〈0.05)。糊化玉米淀粉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葡萄糖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糖源组(P〈0.05);未经糊化的3种淀粉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蔗糖、糊精及葡萄糖组(P〈0.05)。消化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糖源对稚星虫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中,蔗糖组稚星虫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脂肪酶活性以葡萄糖组最低,显著低于除蔗糖组外的其他糖源组(P〈0.05)。在该研究条件下,大分子糖类(淀粉)的促生长效果优于双糖(蔗糖)和单糖(葡萄糖),糊化淀粉促生长效果优于未糊化淀粉。  相似文献   
27.
2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硒含量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稚虫生长、体成分、组织硒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6.12±0.26)mg的方格星虫稚虫苗种7 200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0条。此6组方格星虫稚虫分别饲喂饲料中硒含量为0.19、0.37、0.63、0.82、1.06和1.29 mg/kg的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硒含量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在1.29 mg/kg组达到最大,但成活率在此组则最低。饲料中硒含量对虫体的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虫体的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硒含量对体壁和虫体硒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两者都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饲料中硒含量的变化还对虫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随着饲料中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含量的硒可以促进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从而增加方格星虫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29.
许明珠  张琴  董兰芳  童潼  谢达  苏琼 《水产科学》2020,39(2):175-181
在水温26~30℃,盐度18~22条件下,初始体质量(0.012±0.000)g的拟穴青蟹仔蟹饲养在底铺1~2 cm细沙、边缘放5 cm^2瓦片的塑料水桶(直径20 cm,水深20 cm)中,投喂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糊化木薯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养殖3周,研究不同糖源对拟穴青蟹仔蟹生长、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糖源显著影响拟穴青蟹仔蟹的生长性能(P<0.05);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依次为糊化木薯淀粉>糊化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葡萄糖试验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糖源对拟穴青蟹仔蟹体组成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仔蟹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糖源对3种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拟穴青蟹仔蟹对大分子糖源的生物利用度要大于小分子糖源。在本试验的研究条件下,7种常见糖源中糊化木薯淀粉是拟穴青蟹仔蟹的最适糖源。  相似文献   
30.
设置4个试验组(A、B、C、D)和1个对照组(E),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对巴马拟缨鱼进行人工催产,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样本鱼催产前后血清激素水平,试验周期365 d。结果表明,催产前,C组的雌二醇(E2)含量最高,较A组有显著提高(P<0.05),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D组的雌三醇(E3)和睾酮(T)含量最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孕酮(P)含量最高,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雌酮(E1)含量最高,较A组和D组有显著提高(P<0.05),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催产后,A组E2含量上升,B、C、D组下降,且C组催产前后差异显著(P<0.05);A、B组E3含量均上升,其中B组催产前后差异显著(P<0.05),C、D组下降,催产前后差异不显著;A、B组P含量下降,而C、D组上升,催产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A、B组E1含量下降,A组催产前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